周永华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是追求收获最大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就情境教学创设原则与实践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期望同仁斧正。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原则;创设与实践
新课标指出:“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强调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料状态下,追求收获最大教学的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是追求收获最大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学生对物理现象及其认知规律,一般都会有很强的新鲜感、好奇感,情境教学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课堂时空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
初中物理知识具有非常明顯的生活化,主要是物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常识的一种科学认知与解释。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创设激趣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创设情境教学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知识积累,是通过生活的情境体验而得来的。对于初中生而言,对一些浅显的事物物理现象产生独到的理解与观点,是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来获得的。因此,老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情况展开,有的放矢,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
学习知识,必然要和生活情境、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联系。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在进行情境教学创设时,教师一定要加强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深入思考,探究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物理知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创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在情境教学中适当的融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问题”“航天航空问题”“转基因问题”等时事物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对时事物理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情境教学创设的实施意义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学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活动,但教学者一方是构建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发展模式是:师对生:熟悉一和睦一理解一信赖一睿智。相应的,生对师:接近一安定一共鸣一信赖一觉悟、决心。
这一模式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气氛,使教师所教的内容更易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师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使教师的知识向学生迁移,用师情融生情,用师魂铸生魂,使教学由客观的认识活动上升为主观的同化活动,继而再上升为师生共同创造,具有生成新智慧的真正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情感得以和谐发展,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2创设实验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括过程,物理学上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做好实验就弥补了只见“理”不见“物”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其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其中动作思维是以个体探索外界物体的动作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听、看、嗅、触,从而满足感知的第一阶段的要求,这为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升华及新理论的内化创造了条件。
三、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
1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追本求源
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习惯于凭感觉判断事物,若教师提出与学生生活认知相冲突的看法,定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例如,做不同金属同等条件下受热膨胀的程度不同的实验。课堂上,教师拿出两片粘合在一起的不同材质的金属片,问同学们:“这两片金属加热到一定程度,会往哪个方向弯曲?”同学们以重力向下的生活认知,一致回答向下弯曲。这时教师提出不同的观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向上弯曲。”大家听到教师这种与生活认知相悖的说法,想一探究竟的想法便很急切。这时,教师用钳子夹着两片金属放在酒精灯上煅烧,将做标记的一面朝上(膨胀系数小的金属片),经过两至三分钟煅烧后,产生了与同学们认知截然相反的现象,金属片并没有因为重力的原因,煅烧后向下弯曲,而是向上弯曲了。教师这时趁热打铁,提问几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结论:“金属片之所以会上向弯曲,是因不同材质的金属,在相同受热条件下,其膨胀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下面的金属膨胀系数大才会出现向上弯曲的现象。”通过创设与生活认知相反的情境,利用学生凭感觉判断事物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师若能较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运用所提的问题快速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提问便是成功的提问。例如,在讲解“物体受力运动”时,教师可以提问:“一只小蚂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推动一个一吨重的铁球前行?是否有这种可能?”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整个课堂沸腾了。平时听课不认真的同学也迅速被吸引过来,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受力运动与受力面积有关,有了这个指引,同学们便深刻理解到:“铁球能否运动,与铁球自身重量没有关系,而只与地面接触摩擦受力有关。”总之,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教学策略,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而深入地分析大纲和教材内容,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