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几点看法

2017-07-29 21:28欧阳书婷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考

欧阳书婷

摘要:本文立足于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周①,并结合音乐周的个别活动情况,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及音乐学习者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学校音乐教育应将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完善各级学校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周 学校音乐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17-02

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周于2016年10月10日-22日圆满举行,共包括7场音乐会、8场讲座、9场大师课。丰富的活动盛宴虽早已落下帷幕,但它那美妙的琴声、动人的歌声、严谨的教学、活跃的氛围,却回荡在耳边,萦绕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惹人思绪万千。笔者现结合本届音乐周部分活动,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及音乐学习者四个方面浅显地谈一谈笔者对不同阶段的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

一、应努力完善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力、表现力为目标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本届音乐周讲座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arlo②教授的“歌剧与儿童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做法是由儿童担任歌剧中合唱部分的演唱者,并随歌剧演员一同在各地演出。由老先生带领的团队,先给学校音乐教师培训,再由教师向学生具体教唱合唱部分。这样一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已在意大利各大城市上演80余场,并将持续下去。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利用歌剧教学促进儿童的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力、表现力。同时,讲座中Carlo教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一起用各种小乐器参与创编、表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聆听声响,感受人声、器乐声、自然的声音。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与参与性的教学理念特别值得提倡。对音乐的感受与领悟能力,对于儿童来说其教学要先于那些理性的知识。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类型,以声乐演唱来展开故事情节,伴有器乐、表演的因素。让儿童参演歌剧对儿童艺术素养尤其是音乐素养的提高,作用很明显。通过学习并演唱歌剧中的合唱作品,学生的演唱能力获得提升;通过参演歌剧,学生的表现力获得发展;对歌剧的整体感受对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这样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与单纯在课堂上教授识谱、演唱相比,形式新颖、开放,更具吸引力与创造性,中小学生更乐于接受。虽不说照搬这样的模式,但其中诸多的理念与做法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尤其是儿童,一定不能灌输式传授知识。否则,不仅知识无法传授成功,更会打消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完全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初衷。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性、音乐表现力、感受力为主,淡化教条式的理论知识,寓知识于愉快、轻松的音乐课堂中。如何把握好知识与学生兴趣、创造性、音乐感受力之间的度,是每一位教师要准确拿捏好的,也是需要长期于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的。Carlo教授的讲座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图打破应试教育的弊端,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效。但在音乐教学上,需要变革和改善的地方仍很多。部分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流于形式,甚至随意剥夺音乐课,并未将释放学生的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创造、表现力作为首要目标。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应大力发展以提高大学生基础音乐素养为目标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除具有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等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实践性、体验性、表现性。音乐素质教育强调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艺术的魅力,并能通过一定的技巧与形式表现出来。基本的音乐欣赏与表现能力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素质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音乐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体制,教学存在不完善、不系统、不连贯的现象。本届音乐周的成功举办对提高普通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完善音乐素质教育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音乐周依托的是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这样一个高校平台,而音乐周自身是一个很好的拓展音乐素质教育的窗口。虽然音乐周所展现的水准相对比较高,不是素质教育所必须达到的程度,但对于改进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还是很有启发的。要完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首先要建立完整、科学的体系,尤其是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制度,中小学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基础,要承前启后、相互衔接。音乐课程的设置上要贴切音乐教育的个性特征,于音乐课程实施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教授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良好的音乐教育一定离不开优秀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具有一专多能的才能之外,良好的教学技巧也是必备的。只有拥有良好的教学技巧,才能将知识和才能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发展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要从体系、课程、教学上不断加强。

三、应不断强化以培养全面音乐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

所谓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是指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高等学校里所接受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即音乐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级音乐实践与理论人才的必要阶段,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阶段。从本届音乐周的整体状况,尤其是各音乐家来看,无一不是专业音乐教育下的顶尖人才。对于钢琴家来说,几乎都具有海外学习的经历或文凭。近年来,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在国内舞台及国际舞台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届活动中的国内外音乐家从技巧到理论的全能才干,让我们深思当下高等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上的前景。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技巧精湛的音乐表演人才,也要培养全面的音乐理论人才。教师在教授学生技巧时,也要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表演领域亦或教学领域都需要理论素养的支撑,没有一定高度的理论知识,可能不会影响你短期的技巧学习,但一定会限制水平提升的高度。没有深厚理论修养的音乐学习是不健全、不长久的。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每一位音乐人要足够重视的,也是每一园丁在教学实践中要侧重的。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是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当然对于专业院校与师范类或综合院校而言,侧重稍有不同,这毫无疑问但都不可偏废一方。

四、反观音乐学习者自身:音乐学习之路应坚持不懈

本届音乐周的专家几乎既举办学术讲座,又举行独奏、独唱音乐会,同时还有大师课,专家的全能尽显无余。这不仅让每一位观众内心油然升起一股钦佩之情,更是彻底被震撼,引人赞叹、深思。深思这些专家是如何成为如此出色的音乐家的,深思其背后辛勤的付出。反观大多数音乐专业学习者自身,不禁感慨:学艺之路不易,不可轻言放弃,不可轻易松懈。需明白,技巧的提升不是短时之内可成。技法学习,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加强练习,获得提高的过程。技法练习,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切不可急功近利。在专注技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专业音乐学习者不要做音乐路上的跛脚者,应该要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全面的音乐素养,不能只重技巧而轻理论。要向音乐周上的专家看齐,有意识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理论水平。不仅仅是演奏能力,更是授课、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音乐人才。当然对于音乐学习者而言,演唱、演奏等技巧是必须的,而且水平越高越好。音乐表演的一切毕竟是依托于一定的载体——乐音,由此才引申出其他。因此优秀的专业音乐学习者,不仅要有良好的表演能力,更要有一定的学术能力。而这,同样是任重而道远。

学校音乐教育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类型,无论是在素质教育或专业音乐教育中,亦或是对全民基本音乐素养的提升还是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面对的对象不同,因此音乐教育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对象的情况相结合,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再加上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机构、教师、学生自身等的共同努力,学校音乐教育未来之路一定会更完善。

注释:

①本届音乐周的相关情况请见笔者《国际化引领,高水平展现——记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周》一文。

②Carlo Delfrati(卡尔罗·德夫拉蒂):意大利音乐教育协会奠基人之一、意大利教育部前音乐教育高参、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成员及高参、意大利音乐教育法研究中心科学审委成员、米兰斯卡拉歌剧学院教务主任、2008年國际音乐教育协会奖金获得者。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