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龙
摘要:《林氏大迁徙》是一部探索林氏家族迁徙的纪录片;《在路上》是纪录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和接触的沿途林家人的纪实影片。笔者作为摄影,参与了两个影片前期拍摄和部分后期工作,本文是通过对创作过程的梳理,总结拍摄得失以及对纪录片及其创作的思考来进行论述的。
关键词:《林氏大迁徙》 《在路上》 纪录片 摄影 创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62-02
一、创作缘起
2013年5月,导师跟笔者提到了一个纪录片拍摄的项目,那时候正好笔者完成短片《胜利街》的拍摄任务,学习到了一些拍摄纪录片的经验知识,在导师的引荐下,笔者和另外一名同学有幸加入到《中华林氏人文史纲》摄制组。
2013年7月,笔者和另外一名同学一起到河南,见到了项目制片人傅世强老师并与项目的总撰稿黄河清老师取得了联系,在与他们的交谈过后,清楚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他们摄制组历时八年收集了大量关于林氏家族的文献史料,并到全国几个省和周边几个东南亚国家进行了拍摄采访,已经完成了《中华林氏人文史纲》第一、二部分纪录片《太始祖比干》和《回望金边》的制作,笔者这次主要负责文献纪录片《林氏大迁徙》副摄影和附属纪录片《在路上》的摄影和部分剪辑工作。
二、前期准备
(一)主体思路
在拍摄前期,总撰稿黄河清老师给到笔者《林氏大迁徙》的解说词,笔者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对林氏家族的迁徙脉络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解说词里出现的大量古文、人名也反映了黄河清老师前期对史料庞杂细致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让笔者感受到拍摄这种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使命感和文献片前期枯燥且严谨的研究工作的不易。
怎么样找到一条线索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地方串起来是《林氏大迁徙》拍摄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大家的探讨,最后决定让总撰稿黄河清老师出镜,以一个外姓研究者的角度来向观众展现林氏家族的历史。《在路上》是《林氏大迁徙》的子纪录片,纪录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和接触的沿途林家人,是以一个地方为单位,拍的同时剪辑并在网路上分享的纪实短片,一方面让各地的林家人了解他们家族迁徙历史,另一个目的是让各地方的林家人与摄制组更好的对接,促进正片《林氏大迁徙》的顺利拍摄。
(二)影像基调的确立
在敲定了《林氏大迁徙》的主题思路与整体架构后,我们将重点放在了确定影片的基调上, 优秀的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研究与参考,其中纪录片《天地轮回》与《海上传奇》对《林氏大迁徙》的影响最大。影片《天地轮回》影像风格沉稳大气,整个影片没有一句台词,通过画面和音乐来让观者思考,影片里对节奏的把握是《林氏大迁徙》里面要学习的。《海上传奇》采访与空镜紧密结合,精彩的镜头运用和低调厚重的色调也是《林氏大迁徙》追求的影像基调。而《在路上》则是想借鉴《宗师之路》和《将军令》的拍摄方式来进行纪录。
总撰稿黄老师给《林氏大迁徙》拟下三个关键词:严肃、学术、文献。并阐述出视听语言采用纪录片纪实风格,部分情景采用叙事电影搬演;影调低调摄影,取色古朴平拙,吻合历史情怀之厚重,避免色彩审美之杂乱;美术部分:庄重、细腻、流畅。本片具有多重启示,为引出系列纪录片《迁徙路上的林家人》打下基础。《在路上》则侧重其宣传意图,因为篇幅有限,并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心理,所以它的节奏较快,以纪实风格为主。
三、拍摄中的得失
(一)影调的把控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现场很复杂,影像的色彩和反差变化很不平衡,统一每场的影调是十分有必要的。《林氏大遷徙》的拍摄中,如拍摄祭祀场面、人物活动时都会用到两个甚至三个机位,这需要笔者在拍摄前同主机位的摄影沟通好,设置好同样色温和感光度参数,避免色调混乱。因为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色调的运用有所不同,例如拍摄祭祀的场面,使用暖色调来表现家族人员虔诚和睦的感觉,而老渔民出海前一个人给妈祖上香的那种不安的感觉,就用了冷色调进行处理。
(二)选择和舍弃
在浙江乐清芙蓉镇林氏宗亲祭拜的现场,笔者拍一个烧纸的老奶奶,导演看见笔者镜头在一个老奶奶烧纸的手和她面部的神情之间来回摇,就走过来对笔者说,拍之前要清楚要表达的重点,想要拍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机位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懂得舍弃,否则两者都拍不好。而后笔者选择了拍烧纸的手,因为笔者意识到,纸烧完就没了。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很多场景是不会重复的,重要的画面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这也是拍纪录片与拍电影、拍广告片的区别所在。拍电影的摄影师和拍广告片的摄影师大多是在构建好的场景下进行拍摄的,人和景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但记录片的拍摄不允许摄影师这样反复斟酌,纪录片的画面要求的是一个摄影师对脚本的解读和对现实场景细致观察的及时捕捉。
四、对纪录片的认识
(一)关于表达方式
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影像的历史文献记载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媒介方式和记录手段。 文献纪录片的叫法是源于中央电视台中央文献研究室在1993年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片中使用了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利用影像对历史事件进行拍摄记录,传播历史。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在于它保存和重现了历史,同时,纪录片本身也是极具文献价值,这是文献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类型纪录片的特点,如何把这种文献性表现出来,是我们在纪录片创作中需要思考的。在《林氏大迁徙》的拍摄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呈现:
1.文献资料的拍摄,摄制组到各地的林氏宗祠、博物馆对家谱、族谱、书籍等进行拍摄,这个考证的过程也是完善前期文献的过程,让拍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2.历史遗迹拍摄,如林放问礼,林钟英读书处,林景熙墓园等遗迹的拍摄,通过画面让观者对史料中出现的历史遗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人物访谈,《林氏大迁徙》拍摄人物访谈时现场采访同期声,由历史学专家的解读,使观者能配合画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进行理解;
4.情景再现,《林氏大迁徙》是运用历史搬演来再现历史故事,搬演的部分没有采用还原历史场景的拍摄方式,而是以传统京剧的形式来演绎。
(二)对真实性的思考
在后期素材的编辑过程中,笔者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思考。2013年7月,摄制组在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拍摄林则徐的相关素材,通过福州林氏宗亲会,我们与林则徐第六代孙女林祝光取得了联系,对她和她的孙子进行拍摄采访,我们想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林则徐对子孙后代的影响。然而深入采访的结果使人失望,在对林祝光孙子采访的时候,他竟然连林则徐是谁也不知道,子孙后代对家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我们的固有的认识形成了反差,而这种反差的出现正是影片要传递给观者思考的。但是在后期的剪辑中,这一部分的拍摄采访并没有被采用,一味受到投资方的主导也让《林氏大迁徙》和《在路上》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林氏家族的宣传片,而背离了纪錄片的定位。
真实并不代表纪录片里不能出现表演的成份,格里尔逊说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同时又要“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比如说《林氏大迁徙》在历史搬演部分用了演员,因为它是在假定性的层面上使用的演员,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去还原它,观众能通过影片识别这个假定性,那是合理的。再者,纪录片也不可能绝对的客观,不可能摆脱拍摄者的主观感受。所以,笔者理解纪录片中的真实是一种在过程中的真实反映,我们可以不对这种表现进行评论,让观者去感受,这也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4.
[2]黄河清.《林氏大迁徙》中华林氏人文史纲——拍摄纪实解说词选[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
[3]张同道,胡智峰主编.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谭天,陈强.纪录片制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6]聂欣如著.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周兰.纪录片-影响对历史的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