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中学生主动性的激发

2017-07-29 08:30李素娟
学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主动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李素娟

摘 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否被激发,是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认识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价值。小学数学的学习要求更强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性,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定位,广开思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训练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30

新的课程标准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经历了多年的简单枯燥的应试教育,其弊端早已显现,教育效果也弊病百出。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只重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教学。新的理念让学生爆发出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让学生更快乐和轻松的学习。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组织者,自身的理念和素质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理念和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创新,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应用下来。所以,如何广开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从以下几点来做以讨论。

一、用全新教学理念武装思想,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参与方。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充分的研究实证说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教师要精于专业,要高于学生的水平,如此才能更好指导学生的学习,真正起到一个辅助者的角色作用。转换角色,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不要怕掉了你教师的身价。有一个教师,他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让给学生去探讨,与学生做朋友,学生可以和他为了某个数学题而争执,他鼓励学生与他争执。然而,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会认为太浪费教学时间,延误教学进度,其实不然,这个教师反而得到了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明显。学习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双方为平等关系,互相尊重才能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也才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把心思都放在学习本身。当然,说到这一点不是说数学的教学就只是教授数学知识,而是说双方的心态要放松,平等尊重之下实现教学目标。

虽说小学生相对自觉性不强,可是教师如果教学得法,学生的主动性会超乎想象。因此,有了强烈的兴趣主动性,再加上教师巧妙的设计和组织,学生会有昂扬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自然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方法建议

(一)引发兴趣和学习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

抽象性强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它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时比较困难。数学学科抽象性强,难以理解,直接或间接的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后進生对一些题目难以理解,逐步丧失了对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内带着主动求知的态度去学习数学。例如,在教授数字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可能对于10以内的数字比较熟悉,但是如何从10顺序往下为11、20顺序往下为21,对于许多初入小学的小学生较为困难,所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以及其他互动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兴趣增加,进而焕发出宛如游戏般的热情,小学生没有几个不喜欢做游戏的,看到游戏他们就来了劲头儿,所以,教师要明白小学生的心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创造更多成果体验机会

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看来,成功的经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起点有差别,就需要教师提前对学生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进而精心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功体验方案。教师从思想上首先要对学生表达出信赖和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创设情境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教师通过展示成果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细节的打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品尝到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理范围之内,找到自己的进步点,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地学习。

(三)精心打造数学学习情境,促进认知兴趣的激发,促进主动学习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枯燥不好理解,情境教学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如何借助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激发主动性呢?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首先就是情境打造的质量,从小学生的喜好出发,组合出他们非常喜欢的情境;其次就要在活动中擅长调动气氛,让小学生们都能感到好奇,从而更有活力的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教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学生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我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求知欲望。这个活动情境性强,小学生用已有知识又难以描述和解答,大大调动了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新的教学理念给了教师新的教学思路,只要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实践,再加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就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小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顺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J].学周刊,2015(19):84.

[2] 赵莹.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前课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 郝丽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学周刊,2014(20):165.

[4] 刘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320.

猜你喜欢
主动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