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继容
摘要:学校以“课堂教学出精品、课题研究出成果、骨干培养出经验”为目标,本着“名师引领、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原则,依托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名师工作室,开展草根式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
江津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普遍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一个严峻的话题。因此,根据自己在江津南部山区学校十多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经验,窃以为:学校应创造条件,创设氛围,搭建平台,引导教师积极从事课题研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三大举措提供课题研究保障
(1)就算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校长要克服困难保证每个课题给予充足的活动经费。
(2)教科室建章立制,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有强大的制度保障。
(3)成立语文、数学、综合三大校级名师工作室,激发全校教师科研热情,使其纷纷走上科研之路。名师工作室在这一块的具体做法:一是抓好工作室团队建设。开学初由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的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设立如助理组,网络组,档案组,宣传组等,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二是抓好工作室制度建设。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创新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根据学校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主持人制定本工作室的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名师工作室系列制度,如会议制度、交流制度、档案制度等。三是抓好工作室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名师工作室”QQ、微信群,大家利用QQ、微信群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网络研讨活动,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档案组的老师们对工作室的各项教研工作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二、三种常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大多数教师是“渴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最大人生价值”的追梦者,他们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励他们都积极参与,脚踏实地搞好课题研究,用一种易接受、易操作、贴近教学实际的草根方式研究课题。
1.理论学习常态促教师提高素养
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参研教师必须提前制定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计划,建立学习档案,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拓展,定期进行学习成果交流。为了研究某一个课题,如“十二五”科研课题,全国小语会第五批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积累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等专集和杂志。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分配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会上作交流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就能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2.名师工作室活动常态促教师能力提升
教科研在学校要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常态工作。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邀请江津区教科所的有关专家到校帮助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本校“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学区名师的示范作用,树立身边的榜样。
学校新分教师必须无条件进入三大名师工作室,列为青研组成员。在工作室主持人,骨干组成员的带动下进行磨课和课题研究,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专业训练。工作室结合课题研究,要求新教师必须在入职后的第二月末上一堂合格的汇报课。于是,从开始备课、反复上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到最后上完汇报课,两个月的时间,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交流中,老师们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打造出一节节精品课。这样新教师在学校工作一年后,基本都能成长为学校的新生骨干力量,既娴熟课堂教学的调控技能,又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教学岗位上也能独挡一面。对于工作室中其他成员也要求每期上一节优质课。
3.实践反思常态促教師专业成长
反思是进步的重要途径。学校在课题研究中,要采用教师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两种方式来实现经验的提升与固化。老师们要养成在研究活动后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的习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我应当怎样进一步做好所做的?”如进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积累能力》课题研究,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活动后成员们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再集中汇报交流。虽然只是一段段简短的话语,但日积月累,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篇篇有质量的论文。所有的参研者都获得了新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奠定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江津区农村小学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力求将课题研究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学校教师就能因从事课题研究而充实,因获得专业成长而快乐,因实现自我价值而精彩!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紫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