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媛
2016年夏季,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跟众多学子分享了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校门之外的世界远超想象,你们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果没有健全人格的统领,将难以确保大家抵达理想的彼岸。”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也曾谈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无可否认,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科技帮助我们改变世界。科学主义由此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对此,个人比较认同著名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的观点,大学不是一个单纯的知性混合體,科学的重要性不能忽视,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人文的作用。曾任哈佛大学副校长的Harry Lewis教授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提出,大学如果只注重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而不关注对美,善的追求和做人的道理,实际上就是丢失了教育的本质。
从历史来看,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追求良知与善行的统一。古希腊哲则认为“美德即知识”,至善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知识要引导人的德性。东西方的智者圣贤,不约而同把知识和德行联系在一起。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此报告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思潮的影响。
基于对大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担忧,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全人教育理念在北美出现,并被广泛接受。从全人教育的实践方式来看,全人理念有着多个立足点,但目前在西方、台湾及香港地区,学校实践全人理念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识教育。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该校学生手册就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视野,训练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由此可见,香港中文大学把通识课程与全人教育理念结合在一起,以期更好地实践全人理念。全人教育也已逐渐成为内地高校所致力提倡的育人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内地高校一般也是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实现这一观念。但内地的通识课程大多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师生比例较大、地域差距导致学生差异较大等困难客观存在。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配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今天的人类社会,知识和科技的大爆炸,使人们掌握了改天换地的手段,核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带来激动人心的新希望,但仅仅如此终究无法让这个世界更美好。高等教育绝非仅仅为了应对现实和未来世界的需要而传递纯粹的技能,高校唯有重构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注重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升华,用正确的方向指引知识的运用,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真正培养出即专且博,学问通达、襟怀广阔、关心社会、有使命感、具有世界文化视野的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