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的重要性

2017-07-28 00:00刘雨鑫
北极光 2016年12期
关键词:模子片面石油大学

最近时不时地又读一些书,以前没有读完的《水浒传》,《天行者》等读来仍然十分有兴趣,小说的故事总是那么令人着迷。也有非小说的,随意翻到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其中反复说:“我年纪越大,越感到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我本人因为年龄的原因,对先生的感慨理解不能很深,感触没有先生的多,也没有先生的贴切。但这使我想到高中的时候,放学后常常被马春华老师留下传授写作文的要领,她告诫我:“要入格,方能出格,想出乎其外,就要先入乎其内。”我想这就可以作为我对“容忍与自由”的理解吧。古代的文学大家,闻名遐迩的骚人墨客,往往也是文体格律的专家,尤其是对文章的格式和套路研究得极其的深。大圣孔老夫子到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前面的五六十年都是在小心翼翼、謹谨慎慎地治学为人,不越雷池,不擅自发挥。孔圣人的学说也并非是生前自己编著而成的书,而是由三千弟子或七十二贤人代劳的。这也可以作为“容忍与自由”的理解。

容忍就是虚心学习的阶段,要印在模子里先把它学个形似,再跟着模子学个神似,扔掉模子后才能神形兼备,而后再求风格独立。曾经听说郑板桥学写字,临摹了很长时间,非常辛苦,寤寐不忘,以至于夜半三更梦中临帖,在老婆身上划来划去,闻妻娇声言:“人各有体!”而后顿悟,开创了著名的“板桥体”。于是乎后人就以“人各有体”的故事来教育人保持个性和勇于创新。但是却否定、至少在宣传上有意无意地弱化和忽略了“临摹”的作用。教育的受众在学习的初期往往是片面的,拿初学数学的学生来讲,一个定理,一个推论,其结果往往被他们牢记,而推理论证过程大多是记不住的,时间一长就忘得干干净净。所以一味强调“人各有体”始终暗含着是对“临摹”的极大的否定意义,很容易把受教育者引入一个“更加单纯片面”的错误思维里。殊不知,郑先生若少却了广泛临摹的“容忍”经验,便极有可能没有机会达到后来“创体创派”的“自由”状态的。

容忍与自由从一个时间片来看,是矛盾的,然而从流动的时间和连续的空间来看,恰好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现实体现,自由的前提往往是容忍,当下的容忍往往是明天或者后天乃至于以后的自由的原因,深层次的自由往往是进一步容忍的结果。人生的阶段不同,面临的“容忍”和“自由”的选择也不同。但是面对因果问题的时候,极端地二选一是不太可取的行为,最好是辩证的看,使二者尽量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在求得结果后就忘掉了原因,因为这是一笔重要的经验财富;也没有必要因为“原因”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就放弃追求结果,因为那是一盏高悬的理想明灯。况且生活中很难规律地出现因果串联的理想状态,能够使人从容不迫、一件一件地应对得那么有条不紊。生活里总是杂乱无章地出现各种“因”和“果”,所以需要“容忍的”和能够“自由的”便时刻混淆在一起,难以辨识。要求人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来从容应对。

然而做起来远没有想起来复杂,因为“容忍”是主动的,“自由”是被动的,主动的容忍是要求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素质和定力或信心的,被动的“自由”却是自然而然地发生,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便只需要做好容忍的功课便好。可是做到容忍,也有其不易之处,需要好的脾气,少的欲望,高尚的道德,平静的内心。不过,若没有这些品质而做不到“容忍”以至于失去“自由”,倒也无妨。因为在没有尝过“自由”的滋味之前,谁也没办法将其定义为理想中的“自由”。

作者简介:

刘雨鑫(1992-),201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从事数据挖掘、应用统计研究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模子片面石油大学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浅析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东北石油大学简介
片面共同正犯的成立及其范围
完型填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7卷总目录
论片面帮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