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媛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善于设计并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教师可从梯次性问题、逆向性问题、比较性问题、转换性問题、深入性问题等的设计与提出着手,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设计;激发思维;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7401
新课程理念鲜明地提出要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这并非是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相削弱,实质上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改进与优化,并对新时期教师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就高中历史课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本文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的角度进行简要阐述。
一、梯次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对于一些比较直观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层层剖析的方法,将其设计成由浅及深、由表入里、步步深入的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在逐层思考中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如以“西安事变”为例,提问:张学良和杨虎城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是如何善后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再如: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在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调整侵华政策的?这种大调整对我国抗战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在梯次性问题的有力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思维层层深入,再经过执教者的适当启发和点拨,教学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逆向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所谓“逆向”,就是教师避开正面问题,从它的另一个方面提出问题,以便更加突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更好地揭示其内在本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为例提问:如果没有发生“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能够避免发生呢?如果在“巴黎和会”上赢得了外交成功,中国还会爆发“五四运动”吗?如果光绪皇帝真的很有才能和魄力,戊戌变法能否取得成功?假如没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封建帝制是否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呢?诸如上述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逆向思维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对于这样的问题,不求答案唯一,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三、比较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或相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其异同点,以更好地认知和感悟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与以往许多的不平等条约相比,《马关条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经过练习分析和比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最大不同之处也就清晰可辨,“《马关条约》中的这一规定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把甲午战争与“十九世纪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再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都属于“历史事变”的性质,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同是抵抗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各自领导的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有什么异同呢?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理清脉络、比较甄别、梳理总结,就能达到去伪存真、解难析疑的目的。
四、转换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众所周知,对于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侧面或者角度进行提问,效果往往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以“重庆谈判背景”为例,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对于教学双方来说,是难点也是难点。有鉴于此,笔者首先补充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三封来往电文,然后提问:你能从电文中看出蒋介石是以什么理由主动邀毛泽东来重庆谈判的吗?他的真实用意究竟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为什么接受这种谈判邀请呢?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后面两个问题让许多学生难以完整回答。于是笔者换一个角度重新提问:假如毛泽东去了重庆,蒋介石会怎么样呢?假如不去,又可能怎样呢?这种问题的转换,既具多思维指向,又有多思维结果。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有信心。
五、深入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历史是不容想象的,然而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种内容,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妨来点假设,并且做出深入具体的探讨与分析,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现象的解剖、对历史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历史本质的把握。如教学《西安事变》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战乱时代,你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假如你就是张学良或者杨虎城,你打算对“西安事变”如何善后?假如你就是当时中共中央的高层决策人员之一,你会就此提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面对这些假设性问题,学生会由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当事者”,并且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让他们在合理化想象中更好地廓清“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这一事变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一些课程内容设计成丰富多元的问题并适时提出来,以此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教学充满智慧、洋溢情趣。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