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强 骆启才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逐渐受到重视。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出发,结合教学问题,对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必能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92
微课是指教师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微课引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势必会对其教育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语文、数学、物理等传统学科而言,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比较“年轻”,因此,教师在教学经验积累中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外,高考是悬在师生头上的一把利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学科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认为既然高考中没有信息技术的内容,就无须认真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常常开小差,进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2.教学方式的落后,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再指导上机操作,即使有的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的调整,其在落实中也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日益突出,如果不对学生的态度进行端正,不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将难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备明显的应用优势:1.内容精简,主题突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把握主题,是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必然要求,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堂课通常要讲解几个知识点,学生也常常顾此失彼,而微课则将课程时间缩减到6-10分钟,在短时间内集中向学生讲解某一个知识点,从而强化了教学效果;2.网络传输,使用方便,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只能在固定的课时集中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可以被上传到网上,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灵活、自由地使用微课资源;3.资源丰富,情境真实,“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通过微课,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能够实现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视野。
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是教学中的铺垫,在新知识的学习之前,教师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利用旧知识或者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过渡,还能够做好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以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文本信息加工”,教师为了向学生说明文字处理的含义,可以在微课中为学生讲述汉字的发展历史,即从手写字、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机械式打字机、计算机这一发展历程看文字编写的重要性,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文字处理实例,让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以及处理方式形成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形成自主思考,进而提高其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二)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重难点就是知识体系的框架,只有框架立起来,学生才能够从细节上进行知识的填充。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常常是一节课讲述几个内容,而教学重难点往往被淹没在其中,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抓不住关键,就会本末倒置,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微课本身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这与知识重难点的讲解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把握重难点,并将重难点知识合理地制作成微课,并上传至网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表格的信息加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选择适当的公式或函数进行表格数据的求和、求平均值等计算”这一教学难点,为学生设计微课内容,这样学生在课后就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接收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利用微课“打通关节”,进而提高课后巩固的效果。
(三)利用微课拓展练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应该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中,而是应该适当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微课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资源,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延伸,让学生能够突破教材的知识限制,从知识应用的视角,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已经存在的微课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中,体会微课的价值,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更加透彻,因而也更利于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提高知识消化理解的程度,基于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正视微课的价值,并利用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文静.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信息化建设,2016(4):210.
[2] 金婧.因地制“微”,以“微”促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6):39-42.
[3] 刘翠农.探討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电子世界,2016(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