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现锋
摘 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当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打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64
初中化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载体。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可以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研究方法的锻炼,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益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升学深造,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可利于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像一般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围绕知识、情感、技能这个三维目标来充分展开,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从激发學生对化学的兴趣入手
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从兴趣入手,就可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时候,他们就会爆发出更多的潜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教学“白色污染”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污染现象,让学生思考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何处入手,每个人在白色污染面前都可以做点什么,如何运用化学知识来改变这一问题?如果学生思路受限,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当前最新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中的一些新的研发成果,如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让学生在这件事情中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魅力,萌发出对科学研究的强烈动机,从而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生活中的化学比比皆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跟学生一道带着科研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难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化学学习。
二、创建科学研究的情境氛围,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
初中化学教学要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就必须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精神。借助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好办法,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容易沉浸其中,不知不觉中学会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激活对化学学科的情感。教师要打造与学生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不搞一言堂,把更多的自由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通过合作与分享使班级所有学生都能一起进步和提高。所以,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适度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如果发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够活跃,就要多反思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会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约束,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师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引导者的作用,当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当学生出现争论的时候及时提供一些相应的线索,努力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科学探究氛围,助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三、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践教学无疑是最为直观,对学生的影响冲击性更强的。不过,很多时候由于课时和其他条件方面的限制,无法经常进行实践教学,此时就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实用录像,如液氮的应用、参观污水处理厂、参观自来水厂、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火灾逃生等,让学生观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获取的信息量大得多,印象也更深刻。如果使用得当,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化学的教学提供便利而有效的帮助,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从教给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通过采用以下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的养成: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2.分析、研究有关资料、文献、数据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3.得出规律性结论,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通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方法,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同时,实验中培养科学素养才最为有效,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教学。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助益,最重要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将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基础的作用。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结合本学科特点,采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有计划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世勇,李永红. 科学素养理念下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演变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31-34.
[2] 杨秀杰.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04.
[3] 朱汝葵. 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罗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5] 江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D].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