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瑞
[摘 要] 初三的学生经过了三年的拼搏就要参加中考,进而迈入高中的大门,然而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较初中数学而言更加复杂,为了能让同学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轻松一些,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授课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掺杂一些高中数学简单的能够为同学们所接受的知识点,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习惯;心理素质
造成学生进入新环境学习困难
的原因说明
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学习时,学生们面临的是陌生的环境,面临的是各种各样的挑战,就会感觉到有些迷茫. 受到知识点多、理解起来困难、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人意,这在无形中打击着他们的信心,甚至很多人对数学开始抱着“破罐破摔”的态度.
1. 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学习就像跳舞,没有练好基本功是做不了高难度动作的,也不能在舞台上表演动人的舞姿. 学生没有学好基础知识,在学习更高难度知识的时候,就会比较难以适应,学习的压力更大. 在初中阶段时,由于受到升学的压力,学生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迎接考试,会挤压学习新课的时间,专门攻克在中考中的热门题型,擅自将不需要考试的内容抛之脑后. 于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存在很多隐藏的问题,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困难. 老师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为高中的学习打基础,所以一定要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
比如初中的简单三角函数、几何问题,这些知识点在高中的学习是一种升华,学生将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些知识的细则:在初中学习的是锐角三角函数,而在高中就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初中的几何问题会和函数结合在一起,高中几何问题也会与向量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肯定有异曲同工之妙. 初中的基础打得好,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自然会比较轻松,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成绩就会上升,学习成绩上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但若是初中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要花上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消化知识,而且高中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数学学科占用太多时间还会导致其他学科成绩的不理想.
2.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曾经有一个很优秀的高考状元在接受访问时,有人问她:“为什么那么喜欢学习,学习成绩那么好?”她的回答是“习惯了”. 可想而知,习惯学习了,这样的人不成功那真的太难了. 习惯是行为的惯性,在时间的洗礼中,逐渐变成身体的一种本能,不需要别人的监督提醒.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一旦养成习惯,便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许多学生之所以在初入高中时拿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最大的内因就是他们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记笔记,课后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 这样的学习方式如何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很多学生因为受到考试成绩的刺激,想着好好学习,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同学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学习没几天觉得枯燥或者觉得学习太难就轻易放弃了.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是比较难的.
3. 环境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差
“适者生存”这个词是有它自身的道理的,很多学生在来到新的学校时,看到陌生的环境,一边感到好奇,一边感到紧张和不安. 环境是新的,同学也是新的,面对新的班级、老师、同学,学生们要建立自己新的人际关系. 这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部分内向的学生来说会很难,他们很难融入班级中去,很难与其他同学交朋友,这时候他们会非常想念以前的同学,便会引起他们孤独的心理. 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其在学习的时候精神不振、上课开小差,长时间下来,知识点没学懂,成绩不好,进而使学习的信心受到打击,部分学生甚至自暴自弃,不愿意再去学习.
4. 自主学习能力差,对老师的依赖性强
每個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不同,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习惯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再去接受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他相符,他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比在其他老师课上的听课效率高得多. 老师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手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但若太依赖某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不能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的,只是老师个人魅力和课堂趣味性的体现,并不能使学生在其他课堂上也一样集中注意力,这导致部分学生偏科的现象很严重. 这个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太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对老师太过依赖,不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相反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1. 复习重点内容
想要真正地学好数学,一定要在脑海里建立一份数学知识点网络树状图,这样有利于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刻、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掌握好知识点之间点、线、面的联系,能够缓解学生在复习时焦虑不安的情绪,对其掌握知识点、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初中的一些知识点都是高中一些重点内容的简单版,在初中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上高中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 初中老师在初三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掺杂一些高中的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助力,让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到这部分知识时比其他同学更加容易理解和消化.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需要长期重复才能养成,不是三两天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监督,也会在课前做好相关的预习,在课堂上不需要老师说记下重点才开始动笔,在课后不需要老师千叮咛万嘱咐才会去做作业.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需要老师进行督促. 预习、记重点、复习功课,老师可以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让学生完成,使这个流程逐渐成为一种学习的模式,等到他们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模式,不用老师督促也能够自主地完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在当天就消化好新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课堂教学高效化也起着促进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而言,整个初三一年的时间其需要学习初三的课本知识,还要复习初一初二的知识,知识点的繁多让他们的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使其压力增大,产生孤独、不安、紧张的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应该适当地让学生放松一下,可以在课后的休息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身心的轻音乐,让其能够尽快地适应现在这个紧张的复习阶段. 而学生也需要尽快适应这种考试的紧张氛围,学会自主学习,尽快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4. 优化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解知识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极容易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对今后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难以适应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针对这个情况,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讲课、练习、讨论等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化,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依靠自己,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学习时也能更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