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法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各方面努力和多种教育手段运用才能够实现。首先要把提升學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促进高校课堂建立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运用新型数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并进行有效的转化,对于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16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则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高效课堂就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才能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
一、初中数学教学成果不理想的原因
(一)对课前预习的不重视
在初中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在上课的时候才打开书本,对于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范围和主要内容不够了解,造成学生对于相关课堂知识掌握不全面,在后期写作业运用时,易出现差错。虽然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教师也会多次强调和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但是没有教师进行督促,导致学生课前预习只是简单看几眼,没有达到预习的最终目的。
(二)情境创建不合理
初中数学教学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和拓展,运用不合理的情境创建讲解所学知识,造成学生的学习思维没有被激活和拓展,从而降低整体的教学效率。情境假设不合理主要是教师在讲解数学课程的一些重要问题时,对于相关知识进行太过抽象化的情境创设,没有将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易出现理解困难或不感兴趣的现象。
(三)课堂练习缺乏有效性
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固执地认为只有大量题目的练习,才能达到数学学习和知识掌握的目的,所以主要依靠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多数的时间都在攻克数学试卷。虽然试卷做了不少,但知识掌握零散,具体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特别是对于综合题,学生只是对教师所教授的方法进行重复套用,不能促进其解题思路的培养。
(四)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相关情况的了解,进而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善。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还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和最终考试成绩两方面,评价手段和标准相对简单,相关的评价制度还有待向多元化和精细化改进。
二、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首先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初中数学知识教授时,不再是运用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进行,即教师对于讲解的内容,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进行笔记记录,然后完成作业。这种严肃、刻板的模式,也无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提升初中数学学习效率。
(二)运用现代新型数学教学模式
把新科学技术成果适当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情境化的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转化,将学生带入到相似的情境中,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将难点知识通过简易化的形式进行吸收,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三)授课方式的优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优化授课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设计新颖的“开场白”,可以是一则小故事,可以运用一道脑筋急转弯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其二,需要教师选择既生动形象又符合教学内容的知识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适当的实验或游戏活动对于某知识点进行验证,以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过程中,还需要创新相关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又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形成一个民主开放、简单灵活、多方参与、针对性强的评价气氛,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才能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传海.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6(33):73.
[2] 杨树芬.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11):35-36.
[3] 郑昌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6):76.
[4] 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3(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