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馨+梁华辉+邹桐枨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五邑大学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挖掘出了影响我校学子网络消费的因素,进行了价值观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思政教育
一、导言
根据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石庆新等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网购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赵莉等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异军突起,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詹莉等研究表明,社会、家庭、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消费心理均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构建有一定影响。
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价值观的教育仍然不足,其价值取向不但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本文对五邑大学学子网络行为进行调研,着手研究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与消费环境
(一)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五邑大学本科在校学生,对学生按照年级分层,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一层抽取文科、理科各一个班作为调查对象,大一至大四学生占被调查人数总数比重分别为26.8%、25.5%、24.7%、23%。从大四到大一的比例有所增加是由于我校近四年的生源历年增加导致。
(二)样本基本情况
共发放320份,有效问卷297份,其中男生178人,占59.9%,女生119人,占40.1%。调查对象的入学前户口为城镇的有90人,占30.3%,农村户口的有207人,占69.7%。
(三)网络消费的基本特征
1.网络消费经历
被调查对象中,53.5%的学生从高中开始接触网上支付,97%的调查对象有网上购物经历。在现场访谈中,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没有人系统地教如何网购支付。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自学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家庭、高校不够重视网络消费价值观教育。
2.月平均生活费分析
我校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800-1000元,占被调查对象的31.94%,消费450-800元的,占28.82%,1000元以上的占25.35%,450元以下的占13.89%。这与我校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相适应,也与我校农村户口学生较多相呼应。
3.每月网络消费金额占月平均生活费比重
在被調查对象中,用于网络消费金额集中在100元以下的占33.33%,101-200元区间的占34.38%,12.85%的学生消费为201-300元,19.44%的学生达到301元以上。可以看出,虽然我校学生在网上支付方面能做到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但是网络消费在我校已经非常普及,引导大学生竖立正确的消费观十分必要。
三、结果与分析
(一)网上支付的方式
根据调研,在网上支付的方式中选择最多的是第三方支付(89.24%),其次是银行卡转账。通过对网上支付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网上支付方便快捷占据绝大部分比例(94.1%),这主要归功于第三方支付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其次是节省时间和网上支付价格实惠。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网上支付并非追求潮流和从众,而是考虑到网上支付的优点,理性消费。
(二)网络消费的用途(通过性别差异分析)
大部分学生运用网上支付进行网上购物(男91.6%,女96.4%),相比现实中的购物,网购大大提高了购物效率,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价格一般比较便宜。而不同性别网上支付的种类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对于男生来说,16.03%用于网络游戏充值,女生仅3%;而48.09%的男生购买电子产品,27.11%的女生购买化妆品,这是由于男女生兴趣的差异和内在的本质所决定的,选择商品的重点不再是商品本身的利用价值,还充分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网络消费心理(从网络消费安全性分析)
在网络消费中,有55.56%的学生未遇到不安全事件,但有近半数学生在网络消费时经历过退款不及时、转账金额未及时到账等经历。其中,网络传递过程中信息泄露(63.54%)是学生最担心的安全风险。大学生刚刚经历叛逆期,信息泄露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是学生潜意识里抵触的行为。
在调查中发现,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过网络消费,通过现场访谈得出,一方面是习惯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是害怕网络消费的不安全性。此外,在没有尝试过网上支付的学生中,有55.56%认为当支付品价格低于市场时愿意尝试网上支付,而绝大部分学生反映若网站信誉度高及网上支付安全性提高时,会更放心地进行网络消费。
四、探讨及建议
(一)引导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首先,学校应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经济消费能力适当消费,结合学校贫困生数据,了解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攀比盲从之风,关注学生消费理念;其次,学校应积极建立大学生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作用;再次,学校应在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开展感恩教育等引导性活动;最后,学校应开展网络防诈骗专题讲座,用贴近生活的案例为学生敲响警钟,增强学生网络消费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观念。
(二)重视家庭教育,从小引导正确消费理念
中国大学生与国外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家长的消费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思想,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学生成长。但是,父母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消费观教育的重要性。对于95后的大学生来说,吃不饱穿不暖都是过去式,东西坏了首先想到的是扔了而不是去修,并未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与父母的宠溺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家庭在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作为家长,首先要审视自身的消费理念,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思想沟通,通过了解和调整他们的消费支出,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三)加强主流社会价值观传播,营造良好风气
如今社会上形成了非常开放的思想氛围,影响着社会价值观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在纷纭的社会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用“中国梦”凝聚社会力量。接着,我们需要健全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确定网上银行的资格认定,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将网上支付纳入到安全的可预测的法律框架之内。而针对社会上的传媒介质的影响,避免虚假信息引诱大学生消费,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经济浪费以及大学生受挫心理。对于商家来说是加强诚信教育,保证商家有信息公开方式以及对商家失信的惩戒制度;对于个人来说同样是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个人社会信用体系,网络交易采用实名制,普及CA认证,及时收集和反馈用户信息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促进用户建立网络信用。
(四)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高校的思政课承担着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要功能,但是我国高校却几乎没有开设消费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进行系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与时俱进地编写教材,加强教师专业培训。这样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地消费,构建理性的消费价值观。
学校紧跟“3·15”开展网络消费知识专题讲座、维权情景剧大赛、案例分析征文等多种形式教育,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高校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大学生消费动态,强调信用风险,以身作则,树立廉洁消费观;同时,关注大学生刷单、代购、理财等现象,进行合理引导。
五、结论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要个人、家庭、社会以及高校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把教育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从不主动到主动,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最后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石庆新,黄海.大学生网购成瘾与消费价值观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8):1174-1177.
[2]赵莉.大学生分期消费信用风险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4):190-192.
[3]詹莉.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08): 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