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分馆模式新探索
——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7-07-24 17:26吴蛟鹏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馆书房温州

吴蛟鹏

(温州市图书馆,浙江温州 325000)

城市总分馆模式新探索
——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实践与思考

吴蛟鹏

(温州市图书馆,浙江温州 325000)

2014年开始,温州市开始“城市书房”的建设,至今已有17家“城市书房”对外开放。这些“城市书房”以快捷方便的24小时自助服务满足了读者就近和随时阅读的需求,是城市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文章介绍了“城市书房”建设起因、过程、成效和特点,将“城市书房”模式与嘉兴模式、杭州模式进行比较,并认真思考“城市书房”的进一步发展,为城市总分馆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是“第三总分馆模式”。

城市书房 总分馆体系 24小时

1 引言

21世纪初,我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了“总分馆制”的探索,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这种建设模式逐渐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嘉兴、苏州的“总分馆制”和杭州、上海的“中心馆-总分馆制”这两种模式。总分馆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辐射能力,也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但是这些总分馆建设模式由于我国特色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存在服务时间过短、工作人员紧缺等问题,特别是社区、村级图书室,工作人员的不稳定导致连基本的开放时间都无法保证。

2013年以来,温州市图书馆针对原有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过程中读者提到较多的服务时间和工作人员问题,开始谋划在城区组织实施“城市书房”的建设。自2014年开放第一家后,至今已有17家“城市书房”对外开放,到2016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26家。这些“城市书房”的建设,是对现有总分馆建设模式的有益补充,24小时开放和自助借阅彻底解决了人员和开放时间问题,在城市总分馆建设方面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 起因、过程、成效

2005年,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温州市图书馆按计划迁入了新馆,位于市中心老城区的县前头老馆作为分馆继续服务周边读者,2013年,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县前头分馆的2至4层划拨给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使用,图书馆只保留沿街的地面一层,面积约300平方米。县前头分馆的开放时间为8:30至18:00,工作人员有5人,平时经常接到读者电话,要求延长开放时间。2011年,温州市出台《温州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全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打通各个节点,全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都市15分钟文化圈”[1〕。根据规划精神,同时受台湾诚品书店“24小时不打烊”的启发,并为了精简工作人员和延长服务时间,温州市图书馆决定建设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实体街区图书馆,即后来的“城市书房”。

2013年下半年,县前头分馆开始装修,2014年4月16日,温州市首家“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内部设置了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触摸屏阅读机等电子设备,匠心独具的装修、琳琅满目的书刊、复古典雅的绿罩台灯,温馨的阅读氛围瞬间吸引了读者,迅速成为市民看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县前头“城市书房”从开馆起至次年4月底,共接待读者18.3万人次,外借9万余册,平均每天接待500多人次。在该“城市书房”的带动下,温州市图书馆再接再厉,在联合媒体充分宣传的基础上,当年相继与水心菱藕社区、新城东瓯智库等4家社区和企业合作共建,总共开了5家“城市书房”,并面向市民公开征名将名称统一更改为“城市书房”。

这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业界专家的肯定。2015、2016年连续两年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列为“十大民生实事”,每年建设10个“城市书房”,由此一个全开放、不打烊、高品位的“城市书房”体系轮廓跃然眼前。截至2016年7月,温州“城市书房”已开放17家,共接待读者107万人次,外借图书45万册,办理借书证2万张,图书借阅率达230%。目前开放的17家“城市书房”总面积约4050平方米,其取得的效果,约等于在温州市区凭空增加了一座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图书馆,产生的单位“亩产”量居全市之首。从市民的建设需求和社会反馈来看,“城市书房”已全面融入了温州市民的精神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地标。

温州城市书房建设星火燎原,社会影响力渐广,示范效应显著,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16年2月2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活水源头在基层”讲述温州“城市书房”的建设面貌;4月21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以“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为主题,点赞温州“城市书房”全新服务理念带来贴心阅读体验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模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刊登专题报道,“城市书房”作为温州的城市文化符号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另外,“城市书房”模式也引起了业界关注,省内外图书馆同仁多次前来参观学习,而杭州、台州等地也已建成类似形式的24小时图书馆。

3 主要特点

“城市书房”,顾名思义,是在城市中为市民建设犹如自家书房的阅读空间,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便利的阅读需求,又有利于推进公众自治模式的形成,从而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立足城市,布局科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居住、生活,这些因素导致了城市单体图书馆不堪重负[2]。“城市书房”打破了原有城市图书馆空间建筑“大而全”的常态,从阅读基础较好的城区入手,以城市服务为抓手,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选择人口密集、环境安静、交通便捷的场所来建设布局。“城市书房”的体量不大,但突出小而精,通过嵌入式网格布局和城市综合体有机结合,基本分布在城区人流密集的街区、社区、创意园区、企事业单位、公园等地,既方便了市民就近选择阅读、学习和休闲,也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从数量上和布局上基本达到为全民普遍均等服务的目的。

3.2 精心设计,装修温馨

近年来,图书馆的空间价值愈发明显,读者对空间服务也愈发迫切,“城市书房”在建设中,非常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橱窗式落地玻璃,舒适的布艺座椅,温馨的灯光,整齐的书架,尽量打造一个静谧自由的私人书房。在外观造型、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上,“城市书房”注意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特点,在空间上和视觉上无限延伸,注重打造时尚、精致的建筑设计风格,同时结合所在社区的人文色彩与生活风格,营造自由无约束的阅读环境。各“城市书房”又因地制宜凸显个性化特色,如温州鹿城文化中心“城市书房”,经法国设计师设计打造的简约风,南塘“城市书房”的美式学院风,瞿溪“城市书房”的传统中式风格,都颇具特色。城市用品质化的装修设计,努力打造品质阅读,满足读者品质需求。

3.3 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城市书房在建设方式上从选址、设计、文献调拨到日常开放管理整个过程均注重引进社会力量的投入和参与,堪称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典范。在已经建成的17家“城市书房”中,除首家“城市书房”属是由县前头老馆改造建成外,其余16家以及接下来要建的“城市书房”主要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建设选址标准,各地主动申报,再由文广新局和图书馆实地考察后提出拟建地址,最后向社会公示后确定;在建设过程中,书房的设计也向社会广泛征集公益设计方案招募志愿设计师;在“城市书房”建成后,志愿者服务参与日常管理,与社会机构合作对外出售茶水咖啡等饮品,购买物流等社会服务,每个环节都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城市书房”还向社会读书组织提供场所预约服务,吸纳社会各类阅读文化活动走进“城市书房”,使“城市书房”真正成为市民文化交流、展示和学习的共享空间。

4 比较

“城市书房”和现有总分馆服务模式既有着布局网格化、服务均等化等相似之处,也有着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差异化的地方;既有对主流总分馆模式的补充和改进,也有着自己的不足。

4.1 工作模式

4.1.1 服务时间

现有总分馆模式中的乡镇分馆、村(社区)图书馆经常为人诟病,服务时间与公众日常上班时间高度重合,甚至双休日和午间有些分馆也是闭馆状态,更遑论夜间服务了。而“城市书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24小时开放服务,无论是中小学生的课后时间还是上班族的晚间阅读,甚至老年人的清晨读报时间,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4.1.2 工作人员

现有总分馆模式中的分馆工作人员大多由乡镇、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缺乏专职的管理与专业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任”现象突出,无法保证开放时间,经常是闲时开门,忙时关门。“城市书房”则采取自助模式,读者的一切活动由读者自治,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了读者自我管理和图书自助借阅的服务。书房内部的卫生打扫和图书上架整理都由书房所在区域附近的市民志愿者完成。这种相互监督、自我管理模式,成功创建了一个自由而健康、有序而温馨的现代公共阅读场所。

4.1.3 场馆设施

现有总分馆体系中的分馆大多由社区图书室或乡村文化站图书室改建,往往布局不合理,装修简陋、设施陈旧,无法满足广大群众使用需求,优点是覆盖范围广,前期改建成本低。“城市书房”布局科学(按人口数量以及聚集度布局),内部装修温馨舒适、明亮宜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吸引读者前往阅读和学习。但“城市书房”选址要求严苛,需要一楼沿街、人流量大的场所,当前温州临街的房产几乎都已出租商用,如果房产所有者无意于投入社会文化公益项目,就无法合作建设。

4.2 管理模式

在管理模式上,以对嘉兴的“总分馆制”和杭州 “中心馆-总分馆制”比较为例。

《嘉兴市图书馆乡镇分馆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市图书馆作为乡镇分馆的总馆,负责管理乡镇分馆的经费、人员、设备、资源建设和相关业务活动[3]。而杭州则确立杭州图书馆是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中心馆,也是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业务指导中心、文献保障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专业培训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区县馆作为总馆,承担对本辖区内所有亚分馆的业务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和评估等职能,人、财、物统一管理与协调[4]。

温州“城市书房”则明确各建设主体由各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担,由各区图书馆具体操作,每新建的“城市书房”将有市局直接补贴20万元用于书房的装修和书架阅览桌椅的采购,市图书馆提供自助借阅机等设备,后期的图书资源的提供和书房管理由各区馆负责。“城市书房”的管理模式介于“总分馆制”和“中心馆-总分馆制”之间,经费管理由市文广新局直接承担,统筹规划和技术支持由市图书馆负责,区馆则负责前期建设、图书资源提供和日常运行。具体对比见表1:

表1 嘉兴、杭州、温州三地总分馆管理模式

5 问题和思考

“城市书房”,走出了总分馆模式的另外一条路,但自身由于建设和运行都刚起步不久,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5.1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高效运行

“城市书房”在建设模式上对合建方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场所的提供,同时与合建方签订合作协议,期限为5年。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合建方为了追求开馆时候的媒体效应,出现“一建了事”的现象,而疏于后期的管理。另外“城市书房”的运营始终会产生诸如电费等支出,个别书房甚至为了省电也出现过不开空调的现象。针对此类情况,应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应建立考核机制,每年年终对“城市书房”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给予1-3万的以奖代补,推进城市书房的日常运作和持续发展;应建立巡查机制,定期对“城市书房”进行巡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建立工作小组机制,小组应有市馆、区馆、合建方具体负责人等组成,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确保“城市书房”高效运行。

5.2 社会购买服务解决后续管理问题

“城市书房”虽然是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开放,倡导读者自治,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图书流转的物流问题、图书乱架问题、环境卫生问题,读者小型活动等动态阅读与静态阅读相冲突等问题。虽然在“城市书房”开放初期便积极引入志愿者进行管理,但是志愿者毕竟不是常态,无法满足日常运维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来解决,将图书物流、图书上架、环境卫生甚至预约书投递服务等统一打包,制定诸如换书时间、排架准确率等详细的要求,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将此类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公司。虽然社会购买服务也将产生费用,但是相对于固定的工作人员管理,此项费用支出无疑将降低很多。

5.3 不断引入新技术继续提升服务

现代图书馆,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具体的技术总是在不断迭代和变化的,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总是来自两个方向:更加精致高效、更加满足需求。“城市书房”在满足读者基本的借阅服务外,应该积极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来提升服务,满足读者的精细化需求,比如针对欠费读者无法借阅,应该开通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缴逾期费;比如针对读者忘带读者证无法刷卡进入,应该开通微信绑定读者证后自动生成二维码读者证,读者刷二维码即可进入;比如为了加大宣传,应该尝试VR技术,让读者不用到每个“城市书房”,便可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比如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引入智能书架,彻底解决图书乱架问题等等。

6 结束语

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场所,现在图书馆的空间价值被重新定义,“城市书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读者借阅图书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开辟了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温州“城市书房”建设,是城市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是大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成果,它弥补了现有主流总分馆体系中由于体制机制带来的天生缺陷,可以说是“第三总分馆模式”,也是一种可复制的创新,值得推广。

〔1〕 温州市出台“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构建都市文化圈[EB/OL].[2011-12-07].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 2011/12/07/018059023.shtml

〔2〕 汪东波.公共图书馆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345-346

〔3〕 章明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嘉兴模式[J].图书馆杂志,2009(10):46-51

〔4〕 梁亮,冯继强.城乡统筹的中心馆一总分馆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9):12-14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ity’s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Mode——The Practice of and Thinking on Wenzhou “City Study”

Wu Jiaopeng

There are seventeen “city studies” open to the public in Wenzhou since 2014. The “city study” provides 24-hour self services to meet the readers’ need of reading nearby and at any time. It is the active exploration of the city’s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system.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ason, progress, eff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study” construction. Then, the paper compares the mode of “city study” between Jiaxing and Hangzhou, and thinks seriously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ity study”,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city’s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system,so to speak, “the third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mode”.

City study; General and branch library system; 24 hours

G258.2

A

吴蛟鹏(1978-) 男,汉,浙江温州人,本科,温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图书馆建筑等,发表论文9篇。

猜你喜欢
分馆书房温州
把自己关进书房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童年的小书房
品鉴书房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难忘九二温州行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