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7-07-24 17:26李英剑周年喜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愿景信任

张 鼐 李英剑 周年喜

(1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连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社会资本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研究*

张 鼐1李英剑1周年喜2

(1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连云港 222005;2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以虚拟学习社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通过因子载荷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都会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此外,社会联系还对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共同语言和共享愿景产生正向影响。

社会资本 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共享 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社区打破了时空限制,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开放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同时,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虚拟社区的一种,虚拟学习社区已逐渐成为人们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虚拟学习社区对知识传递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1][2]。

然而,由于虚拟学习社区中信息交流存在内容更新快、质量良莠不齐和非结构化的特征,导致知识分享的绩效难以有效评估。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员个体的知识共享绩效,而对于学习社区整体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的贡献重视不足[3][4][5]。对于虚拟学习社区和知识共享行为而言,二者的核心是社会关系,而社会资本对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知识分享的意愿、行为及效果均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6]。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分析,探讨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积累的社会资本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关系,构建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绩效影响的研究框架,并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启示,以期为提高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提供理论建议。

1 文献回顾与理论背景

1.1 知识共享与社会资本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成员通过知识传递,获取和分享知识的过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组织成员的动机和知识特征角度。如Bock和Kim[7]等对外在动机、社会心理和组织氛围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由于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是社会性的,涉及到社会关系的资源,因此,许多学者也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研究[8]。

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韩子天等[9]认为,社会资本可以看成是人与人之间在信任和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而Nahapiet和Ghoshal[10]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资源,它镶嵌于人际、群体、社会的网络中,包括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是指组织整体网络的配置和组织成员的联结模式;关系维度是指人与人之间长期互动发展起来的关系,认知维度是指组织中促进成员个体对外表现一致特征的资源,包括共同语言、共享愿景、共同的价值观等[11]。目前许多学者继承这种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并将其引入到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研究中,认为社会资本是网络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12]。然而,很少有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问题,也极少进一步深入探讨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如何作用于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知识分享意愿及行为。

1.2 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是在虚拟社区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不同于普通的虚拟社区,也不同于在线学习。虚拟社区较之在线学习,更关注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具有共同兴趣、目的和行动的人由互联网虚拟媒体联结起来,参与者在其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虚拟学习社区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如小组学习、知识的交换和共享[13]。

虚拟学习社区除了具有动态开放性、时地自由性、文化多元性等特征之外,其最大的特征是支持协作学习过程。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之一共享隐性知识,因为隐性知识被看作是学习社区中创新的来源,目前有研究已经证明虚拟学习社区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成长[14]。然而,已有的研究文献大都是围绕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和设计进行研究的,针对虚拟学习社区如何管理和运作,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知识共享,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到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中,通过研究分析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资本的作用,以此提高社区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能力,最终提高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绩效。

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

社会联系(结构性社会维度)是指建立和形成社会关系的过程。信息和资源是通过社会关系传播的,个人可以通过社会互动获得别人的资源,已有研究证明社会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获取、资源的交换和重组[15]。社会联系可以加强知识交流,对于作为知识共享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而言,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可以提高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能力。因此,推断并提出如下假设。

H1: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频率和互动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在本研究中,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主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共享愿景。共享愿景代表了社区成员对于目标、关注的认知相同度。一般认为,拥有相同愿景的个人可以更好地看到交换的潜在价值,并乐于交换和重组彼此的资源。有学者研究发现,组织内成员缺乏共同的愿景将降低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16]。所谓共同的语言就是组织成员之间共通的领域、方言、经历、表达方式等。这种共同语言如同一股无形的黏合剂,有助于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信息交换。

既然共享愿景和共同的语言都可以视为提高知识交换的手段,那么对于虚拟社区而言,它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提高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能力。因此,推断并提出如下假设。

H2: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共享愿景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信任(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是指对他人知识、能力和善意的假设,认为对方是亲近自己的,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信任程度越高,表示用户之间的亲密程度越高,有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17]。因此我们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间彼此间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并提出如下假设。

H3: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信任程度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2.2 社会资本三维度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社会联系有助于提高共享愿景,如Nooteboom[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之间的密切互动能够帮助他们分享经验,并增加他们之间思想、目标、知识等的重叠程度。因此我们认为,社会联系有助于虚拟学习社区成员提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共享愿景,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设。

H4:虚拟学习社区成员彼此的社会联系对于成员的共享愿景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此外,社会联系还有助于关系社会资本的加强,例如信任关系。有学者认为,频繁的互动和沟通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获取彼此的信息,评估彼此的能力、行为和意图,从而增加彼此的信任程度[19]。因此我们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如果愿意发展信任关系,将会从彼此间频繁的社会联系中获益,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设。

H5:虚拟学习社区成员彼此的社会联系对于成员的信任关系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最后,不少实证研究发现认知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信任关系。如Levin等[20]研究发现,在组织成员关系的建立和知识交换的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观、共同语言和共享愿景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提高成员知识共享的绩效。因此我们认为,虚拟学习社区中认知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的信息水平,并以此提出如下假设。

H6: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共享愿景对于成员的信任关系具有正向影响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和假设,可以得到本文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的概念模型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网络上检索并选取愿意配合调查的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要求调查对象符合如下条件:有明确的成员;社区成立时间不短于3年;以学习或创新作为社区的主要目标。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从16个虚拟学习社区中发放了1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4份。

3.2 变量测量

本文对研究变量的测量主要借鉴已有文献的成

熟量表[22],并适度参考对虚拟学习社区调查的结果。其中,参照Hggins[21]的测量量表形成知识共享绩效的测量量表,参照Chow[23]和Chan[24]的研究成果形成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测量量表。对于认知资本,考虑到共同语言和共享愿景2个维度,参照Levin等[20]的测量量表。本文开发的测量量表中的题项均采用Likert7级量表打分法打分,即“7”代表“非常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

4 数据分析

鉴于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问题研究的预测性及研究变量较多等原因,本文采用预测统计分析软件PASW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

4.1 测量模型检验

(1)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CR值都在0.8以上。可以判断,本文研究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本文采用因子载荷和平均提取方差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进行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AVE值均大于0.7,大于0.5的阈值要求[25],同时所有因子载荷都显著大于0.6,也符合因子载荷大于0.55的要求。因此,说明本研究的测量题项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1 测量题项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4.2 结构模型检验

在测量模型通过检验之后,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运用软件AMOS21.0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路径拟合分析,得到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具体见表2。

表2 模型拟合指数

从拟合指数评估的结果来看,本文模型的卡方统计值x2为32.653,自由度df为21,卡方/自由度X2/df=1.555<3,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1<0.1;绝对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56接近于1,相对拟合指数0.984接近于1,这些数据说明该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从路径系数看,关系社会联系、认知资本对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关系是显著的;社会联系对认知资本,以及认知资本对信任的影响关系都是显著的、正向的,即假设H1、H2、H4、H6得到验证,但信任对知识共享绩效以及社会联系对信任的影响关系未得到调查数据的支持,即假设H3、H5不成立。故可以看出,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不在于个人之间的信任,而在于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联系、共同语言、共享愿景)。具体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结构模型与假设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5 分析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网络上较为成熟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调研,采用方差分析、因子载荷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联系、认知资本(共享愿景、共同语言)、信任和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部分实证的支持,研究结论和启示如下:

(1)除信任外,社会联系、认知资本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社会联系、共同语言和共享愿景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影响更显著,原因在于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价值在于学习功能,也就决定了社区成员之间有拥有共同语言,明白互惠、共享原则,因而社会联系、共享愿景和共同语言在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与互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知识共享绩效。

(2)除社会联系与信任的关系之外,社会联系对认知资本,以及认知资本对信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对提高共享意愿,发展共同语言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拥有共同语言也有助于加强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

(3)信任分为基于专业、能力等的认知型信任和基于理解、关怀的情感型信任[26]。已有的研究证明,认知型信任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产生影响[27]。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由于社区成员的加入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即为了学习和知识的创新,因此,成员个人之间的信任对于知识共享意愿、行为的影响关系并不显著;同时,作为结构资本的社会联系,一般是指社区成员的沟通和非正式化互动,这与成员个体之间是否信任不存在必然联系。这也说明,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不在于基于信任的个体因素,而在于社会资本。

基于上述结论,虚拟学习社区的研发者和管理者应该重视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改变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绩效的评价指标,并努力采取措施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诱导作用。同时,研究结果丰富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的理论,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

〔1〕 Bond E U, Houston M B, Tang Y E.Establishing a high-technology knowledge transfer network:The practical and symbolic roles of identification[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8,37(6):641-652

〔2〕 杨艳.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 Kenis P,Provan K G.Towards an exogenous theory of public network performance[J].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87(3):440-456

〔4〕 Turrini A,Cristofoli D,Frosini F,et al.Networking literature about determinants of network effectiveness[J].Public Administration,2010,88(2):528-550

〔5〕 李金阳.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3(4):119-123

〔6〕 孙道银,宋维翔.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6):125-128+134

〔7〕〔22〕 Bock G W,Zmud R W,Kim Y G,et al.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MIS quarterly,2005,29(1):87-111

〔8〕 Wei J,Zheng W,Zhang M.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transfer:A multi-level analysis[J].Human Relations,2011,64(11):1401-1423

〔9〕 韩子天,谢洪明,王成.结构和关系维度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151-155

〔10〕 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11〕 谢洪涛,赖应良,孙玉梅.科研团队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基于多线程性模型的跨层次分析[J].技术经济,2016(1):30-35

〔12〕 李浩.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知识管理框架及进展研究[J].管理世界,2012(3):158-169

〔13〕 陈欢欢.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14〕 Bessant J, Alexander A, Tsekouras G, et al.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rough learning networ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5):1087-1112

〔15〕 Yli-Renko H,Autio E,Sapienza H J.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587-613

〔16〕 Tagliaventi M R,Bertolotti F,Macrì D M.A perspective on practice in interunit knowledge sharing[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0,28(5):331-345

〔17〕 徐海玲.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倾向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0(2):70-72

〔18〕 Nooteboom B.Learning by interaction:absorptive capacity,cognitive distance and govern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0,4(1-2):69-92

〔19〕 Abrams L C,Cross R,Lesser E,et al.Nurturing interpersonal trust in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4):64-77

〔20〕 Levin D Z,Whitener E M,Cross R.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knowledge sources:the moderating impact of relationship lengt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5):1163

〔21〕 Huggins R.Inter-firm network policies and firm performance: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initiativ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Research Policy,2001,30(3):443-458

〔23〕 Chow W S,Chan L S.Social network,soci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7):458-465

〔24〕 Hsu C L,Lin J C C.Acceptance of blog usage: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1):65-74

〔25〕 于娱,施琴芬,朱卫未.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21-30

〔26〕 赵大丽,孙道银,张铁山.社会资本对微信朋友圈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102-107

〔27〕 孙红萍,王静一.社会资本和知识共享意向的作用机制:基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38-143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Sharing With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Zhang Nai Li Yingjian Zhou Nianxi

The paper take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uild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haring performance. Social capital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tructure capital, relationship capital and cognitive capital. The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EM)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relational capital and cognitive capital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Social interaction is also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vision and shared language (i.e.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in learning networks.

Social capital;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Knowledge sharing;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EM)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专利转化现况及其对策研究”(B-a/2015/01/042);淮海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云计算环境下苏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XJG2015-2-30)。

G250.76

A

张鼐(1973-),男,安徽淮北人,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个性化信息服务。李英剑(1978-),女,馆员,硕士。周年喜(1974-),工程师。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愿景信任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外虚拟社区可视化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