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的语文课外阅读新探索

2017-07-24 14:27王琦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互联网+互联网

王琦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课外阅读伴随着新媒介的普及和推广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課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语文;“互联网+”;课外阅读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产生了巨大挑战。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书,学生更倾向于技术更先进、携带更方便的电子书,尤其是用手机下载电子书更是得到了普及。通过对文章来源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的是来自微博、微信上面的文章,能够从专业文学网站上进行阅读的学生只占8%,然而,这些微博、微信上的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对学生内涵的提升意义不大,有些甚至内容低俗,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阅读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它会成为传统阅读的有力补充。阅读形式的转变,对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探索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采用禁止阅读网络书籍等方式严加干涉学生的阅读权利。

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学作品

学生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数是青春文学、网络小说、武侠玄幻等类型,在文本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好引导。网络文学质量良莠不齐,但近几年也涌现出一批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比如,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就是根据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改编。这部作品,无论从情节设置、人物设计、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高度,尤其在对古典文学的借鉴上,作品中引用了60多首古典诗词,如果学生能够真正对作品读懂、读透,将对学生积累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以《甄嬛传》为例,学生对《甄嬛传》的了解,大多数都是通过欣赏电视剧所得,很少有学生真正看过《后宫·甄嬛传》这部作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后宫·甄嬛传》的部分章节内容,让学生比较电视剧与文本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上的异同,然后有意识地将《后宫·甄嬛传》中引用的精美诗词引入课堂,让学生阅读、鉴赏,以提高其诗词鉴赏能力和自身文学素养。例如:电视剧中,甄嬛吟咏了一句诗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学生对这一桥段都非常熟悉,下课时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分析两首诗,即唐代元稹的《行宫》和崔道融的《梅花》。学生对此都很有兴趣,对诗歌的分析能结合主人公当时的心境,体会也很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类似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教师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形式,由电视剧赏析到网络文本阅读,再到古典文学知识积累,这样的课外阅读形式,既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大环境的需要。当下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阅读资源,比如,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网易、优酷、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开设的公开课等,都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资源。因此,要教会学生利用互联网互动平台的优势,逐步改变阅读模式,由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转变到对网络书籍、电子书的阅读。网络阅读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突破了借阅耗时的局限,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例如,在课外阅读实验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阅读,积极撰写读后感,通过跟帖的形式,点评作品语言、人物、情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即时互动性。网络交流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互动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与网友的良性互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激发出更大的课外阅读兴趣。现在很多班级都建有自己的社交互动交流窗口,如QQ群、微信群等,教师可以一并加入,推荐阅读书目,并定期转发精彩的评论,也可以布置读书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撰写读后感。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又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监督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鉴赏力。

总之,在“互联网+”模式的浪潮中,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为教育所用、为课堂所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今天的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与网络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学校一味地对网络进行打压、禁止,最终结果只能是故步自封,被时代抛弃、被学生抛弃;但是,如果对网络采取纵容、不加约束的方式,加上学生本身辨别能力不足,很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网络的深渊不能自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互联网+互联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