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师师德建设在教育中的作用

2017-07-23 05:21周萍
世界家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高职生师德

周萍

摘要: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的重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优秀青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是青年进入社会前的一道重要的教育环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面对的学生群体总体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有差别,大多数学生刚入校时伴有自卑、敏感多重矛盾复杂的心理特征,这就需要高职教师在认识到学生不同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全面学习、培养自我,提高职业道德,从而为社会培养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青年,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师德;高职教师;高职生;教育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使其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加强师德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思想工作的重点。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由于高考落榜,会有自卑、敏感等心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状态、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

1.文化课成绩较低,自控力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依据高考分层出来的一部分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近些年生源减少,高职学院分数线较之前有降低趋势,有些学生成绩在200分左右。虽然成绩并不是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但是由成绩能看出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控力相对较差。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人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高职学校的教师来说,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不是唯一的任务,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

2.缺乏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高职院校的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要从刚入学开始进行要求和培养。如:学习动机、学习状态、校规校纪的理解和遵守、文明礼貌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格外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

3.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文化素养对于一个人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各个企业都希望能够招聘到有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大学做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培养好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分析他们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引导、带动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

二、高职教师师德的作用

师德师风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高职教师要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住高职学生的特点,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我们希望学生成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真诚待人的人,那么教师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青年学生的模仿力极强,他们会有意无意观察并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中,更要注重身教的重要,平日接触、召开会议、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守时、严谨、细心等,让学生在工作中感受到教师的风范,并学习。

2.严格要求,一视同仁

教育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的。“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要做到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有区分,知道什么样是爱学生,如何才是真正爱学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诚的爱,用实际行动去爱,但面对各种因素,我们也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在平日教育中,尝试以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评价教育学生,秉承“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既要重视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和梯队建设,关注“问题”学生的动态,又要兼顾中间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和归属感。秉承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服务学生,坚决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学生,不带有色眼镜。

3服务心态,爱岗敬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教师的工作中,服务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在给予他们教育服务的同时,要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帮助在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兼职、实习、就业哪怕是交友的心态、状况,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工作中,要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职学生相对灵活性高、可塑性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是高职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去引导学生积极的生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种工作状态,才会将教师的工作做成“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

4.学习反思,科学教育

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思考分析以往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反思、并积累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有效的工作方法。学生是鲜活、有情感有生命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学生工作不是简单的执行贯彻教学管理任务,而要重视学生,研究学生,更多的去了解他们,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如:深入学生宿舍,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生活,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能忽视。不要忽视他们的能量和能力,平等對待,以理服人,管理中不简单的压制学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做学生的精神领袖,而非政治领袖。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良好的师德做为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不断完善自我,在工作中讲究科学、创新、艺术,培养出身心健康、专业较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高职生师德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致良知与师德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