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义超
(合肥一中 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层次差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行分层分类教学。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本文旨在探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开展分层教学的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分类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巩固和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們在关注全体同学的前提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取分层教学。[1]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是指在现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几个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予以针对性指导,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具体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我们要认识以下三条:首先,认识到学生的层次差异,每个学生个体由于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不同,彼此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信息技术,只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给予合适的指导,则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都能基于自身条件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对信息技术学科会有全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必须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观,而不是要求所有同学都努力适应教师创设的统一的条件或环境。
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和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层次差异。
(1)学生智力水平差异。学生个体不同,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很正常,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形象思维好,有的人逻辑思维好,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自身知识储备不同。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会对他的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拥有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3)学习品质不同。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心态和天生的对相应学科的领悟性。
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个体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一部分同学“吃不饱”,一部分同学“跟不上”。这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日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多样化、个性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同学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以求每个同学都能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为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支持。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分层教学的开展和实施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理论和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更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上的提炼和系统化。比如,对于文本类信息的加工,不再拘泥于某一特定软件的具体操作,而是强调学生运用相关工具,结合具体要求完成任务和作品的创作过程。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仍需要对以前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有的则能在老师引导下完成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分阶段、分层次来完成,以期最终能共同达到目标。[2]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需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我们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测试、个体了解等手段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为进一步的分层提供依据。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将学生分成高(A层次)、中(B层次)、低(C层次)三层,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具体教学中,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情况互动交流,避免死板统一的处理方式。进步的可以进入上一层次学习,退步或停滞不前的,可以适当降低层次,促使每个学生的定位和学习可能准确和合适。[3]
2.目标分层
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知识点要求设置了不同的标准,比较典型的有“了解”、“掌握”、“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将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对需要达到目标的程度、目标具体要求分类处理。对于A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全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信息素养,激发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重点以教材为材料、课标要求为基准,力争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所突破。对于C层次的学生而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温习初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早适应高中信息技术学习。
3.教学分层
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好指引者角色,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层次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作业和反馈,为后续内容的准备和讲解提供依据。
4.练习和作业分层
练习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作业可以对学习情况作诊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两个环节,从任务的布置、批改、讲解等入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合适的课堂和课下任务,及时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对于A层次的学生除了布置学科任务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努力提升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主要是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辅导和补缺补漏,争取完成课堂任务。
5.评价分层
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及时有效的评价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方向。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能力特点,给出恰当、有效的评价,力争通过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有分有合
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行为,开展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所有学生得到全面、个性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分层而忽视的整体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动态学习和组合,采取异质分组,加强彼此交流和合作,来促使整体进步。要以平时的小测验、练习题为突破口,鼓励学习情况优秀的同学主动帮扶其他同学。通过这种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整体进步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对班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体系、学习能力和态度、学科学习的热情,客观评价学生的成绩,做到心中有数。在兼顾整体的情况下,灵活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学生个性培养提供条件和支持,努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新论,王守恒 查啸虎 周兴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