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实践探索

2017-07-19 12:2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小数师生

高 雅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生命课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实践探索

高 雅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生命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情感化、激励化、生活化、民主化、科学化的课堂。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既要充分地放也要适当地收,它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激励欣赏、充满期待的过程,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在生命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为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欣赏者。

生命课堂;小学数学;实践;探索

夏晋祥教授在《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一文中指出,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1]那么如何从关注知识的获得上升到关注生命的成长呢?笔者就个人对“生命课堂”的所见、所思和所感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1 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说起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开课伊始,笔者设计了三个实物不同,但数量关系完全相同的分发礼物的事件,并根据实际分物情况板书:

图1 实际分物情况板书

然后带领孩子思考:老师分了这三次礼物,相当于发生了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把你认为相同的地方用别人看得懂的方式记下来或者画下来。

为什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而不直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从数学意义上说,除法就是一种数学语言、一种数学符号,学习除法就是学会用这种数学语言和符号来刻画生活事件,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必要的“抽象”,即由“平均分”这一具体操作抽象出“除法”这样一种数学运算是本节课的重心。三个“平均分”事件以生动的直观形象为孩子们提供了理解的起点,但要上升到符号操作,还需要孩子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表象的建立会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向抽象思维过渡。以自己的方式非常重要!我们习惯于过早地把正确的方式、数学的结论“交”给孩子,以为这样就是高效,就是负责!然而我们却忘了让学生的经验自由生长,长成参天大树,蔚为葱郁的森林。因此,在经历了三个“平均分”事件后,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这三件事情都可以用除法算式“12÷4=3”来表示,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用别人能看得懂的方式记录事件的相同点。这样就为孩子自主尝试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从原始的、粗糙的却是有个体意义的表征到数学化表征的“进化”通道!不同水平层次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课堂应该是给孩子独立思考提供时间和空间的课堂。

一旦我们给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会有什么反馈呢?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表达:

图2 分物的三种表达方式

三种表达的对比和优化,是实现从具体操作到数学符号的进化过程。不难看出,第一种表达是生活语言,第三种表达是数学语言,第二种表达是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桥梁。通过三种表达方式的呈现、分析和对比,教师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和抽象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慢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进行符号化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这个活动过程在数学上就可以用除法表示,从而突出除法的本质属性。而让学生对图画和算式进行澄清和解释的过程,又是理解“÷”这个符号及除法算式中各个相关的概念,如“被除数”、“除数”的意义的过程,学生一旦完成了生活语言、图画与数学符号关系之间的转化,也就完成了这方面的数学化,促进了学生数学概念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另外,相对于实际问题而言,数学化的过程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简化和理想化。这也正是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对三种表达进行对比优化的目的。相比之下,数学符号的表达要更简洁、更方便。[2]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学生参与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你能看得懂吗?”让学生进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你更喜欢哪种表达?”让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进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到讲台上阐述和解释自己想法,台下同学可向他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进行学生个体与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正是在这样的独立思考、教师点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悄然感受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课堂应该是教师帮助学生去主动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体验学习的愉悦感的课堂。

2 由“小数与整数是相反的!”想到的

这是一节四年级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探索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经历了两次探索活动。第一次是借助生活经验,通过商店里标示的毛巾价格的具体情境,体会5元与5.00元表示的具体钱数一样,从而感受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第二次是借助正方形直观模型,通过涂出0.6和0.60,直观看到两幅图上涂色部分的大小是相同的,即0.6等于0.60。由此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即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到此,按教学计划该进入练习了。

A同学站起来发问:“我有一个疑惑,我发现整数和小数是相反的!整数是前面的0可以去掉,末尾的0不可以去掉,而小数是末尾的0可以去掉,前面的0不能去掉,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身为数学老师的我,一时也有些语塞,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达困难感。讲台上的教师也为这突然的打断有点不知所措,但她没有按部就班地进入练习,而是把问题抛回给了学生:“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谁知道这一抛竟抛出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B同学很勇敢地站起来:“我知道!整数后面需要用0来占位,小数后面不需要!比如500,去掉后面的0,就变成5,大小变了,而0.60去掉末尾的0变成0.6,大小没有变!”

“对啊,可为什么小数末尾的0去掉后大小就不变呢?”底下学生不服气!

即使有了价格情境的解释,即使有了数学模型的直观,学生还是不满足这样的解释,还想上升到更抽象的高度。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短暂的沉寂,深度的思考!

“数位!”一个响亮、有力而惊喜的声音!

“数位?”“嗯?……”有些孩子发出疑惑声。

“只要去掉0后没有改变其他数字所在的数位,数的大小就不变,这样的0就可以去掉。比如:0.60去掉0后,6还是在十分位上,数位没有变,所以大小也不变。而500,如果去掉0,5原来在百位就变到了个位上,数位改变,大小改变了,所以500后面的0不能去掉。”

“哦……”教室里有恍然大悟的嘘声。

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我好激动,这样的提炼,是老师一时也没有想到的!“数位”,是啊,决定数的大小的不正是数字所在的位置吗?我看到讲台上的老师也由衷的发出了赞叹,我从心底里欣赏她给孩子们留下了思考空间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忽略掉孩子们的“为什么”。培养孩子思考“为什么”的习惯,这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很多教师担心课堂一旦放了就收不回来了。放开既是一种教学的勇气,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素养,最重要的是,它是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前提。一节课下来,学生有没有成长,学生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幸福,这是评价课堂的非常重要的观察视角。上述案例中学生的自由思考、主动表达以及及时分享,使学生呈现出的生命状态是自由、灵动、真实的。我相信,这样的智慧碰撞是有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课堂应该是闪耀着师生智慧火花的课堂。

3 生命课堂需要“纠错”吗?

在一次“生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24时记时法》。课后,“生命课堂”课题主持人夏晋祥教授从“情感化”“激励化”、“生活化”“民主化”[3]等几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积极的生命状态。有一位教师很困惑地提出:有关时间的读法,比如7:20,教材上的正确读法是七时二十分,而学生的习惯读法是七点二十,高老师上课时有时候有帮学生纠正,有时候又没有纠正,是不是因为生命课堂提倡尊重学生的回答,反正七点二十也没有错,就不需要纠正了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课堂教学的处理,考虑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帮助孩子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生活中我们习惯说几点几分,而数学上规范的表达是几时几分,这是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的差别,教师有义不容辞地责任去帮助孩子打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达成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的对应和统一,而不是停留在他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另一方面,在帮助孩子打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之后,我又选择了尊重孩子在生活中建立的习惯性表达,因而没有强求孩子在表达时间时一定只能说几时几分,不能说几点几分。但这并不代表无原则地“尊重”学生的表达,如果学生产生知识性的错误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去纠正,这本身就失去了尊重,失去了对知识的科学性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课堂应该是追求知识科学化的课堂!

[1] 夏晋祥. 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6(11):30-34.

[2] 高雅.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考与设计—以“大问题”教学的视角[J]. 小学数学教师, 2014-08-01

[3] 夏晋祥. 论生命课堂及其价值追求[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2):91-97.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Life Class" in mathematics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s

GAO Ya
(Shenzhen Nanshan Experimental Education Group, Shenzhen 518000, P.R. China)

Life Class is a life oriented class, which is an emotional, motivating, life oriented,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class.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Life Class, which can be both open and strict,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imparting knowledge,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but also a process of a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incentive appreciation and full of expectation as well as a process of spirit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 exchange. In the classroom of Life Class, the main function of teachers is to create situations for students, to design challenging and motivating questions, and to be the motivators, organizers and admirers of students' learning.

Life Class;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 practice; exploration

G622

A

1672-6332(2017)02-0085-03

【责任编辑:羊玲】

2017-04-25

高雅(1977-),女(汉),湖南桃源人,小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E-mail:345896308@qq.com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小数师生
小数加减“四不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