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研究

2017-07-18 11:18李海霞张瑞云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制约因素山东省

李海霞 张瑞云

(1.山东体育学院 体育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体育学院 体育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学校体育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研究

李海霞1张瑞云2

(1.山东体育学院 体育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体育学院 体育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等对影响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编制问卷信效度较好,探索构建出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5因素模型,"运动技能"制约程度最大,"运动技能"与"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存在着性别差异,"运动技能"、"场地设施"与"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存在着学段差异性。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山东省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人格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尤其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些关键指标在近20多年来经历着“倒退式”发展,其原因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但青少年体育参与不足则是根本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有规律地参与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体育在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智力发育、培育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2]在大健康背景下,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要充分发挥体育的价值功能,提高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度,减少他们久坐少动行为。因此,探究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构建结构模型,明晰其相关可控性因素,可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建议。

1 《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的编制

1.1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研究

体育参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孙晓强通过调查指出个人心理、缺乏兴趣、时间、伙伴、技能知识、设施服务是制约个体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3]周丽君,张泽等认为学生具有与自身相符的角色,性别角色不同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参与的选择。[4]Sallis等认为父母、兄弟姐妹、同伴和体育教师是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因素。[5]张凤民指出双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体育态度、体育经历等对子女的直接或间接体育参与、体育认知和体育情感各方面有影响。[6]章建成等认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

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六大制约因素。[7]刘洋和郭玉江通过调查发现,“学习负担重与精力不足”、“锻炼太辛苦”是影响中学生运动参与最主要的两个原因。[8]综上所述,体育参与是涉及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多系统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文献资料梳理基础上对一线教师、家长、校长和中小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深入探究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

1.2 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开放式访谈

为了确保制定《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实际适宜性,本研究对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名包括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9个年级在内的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收集制约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具体原因及因素。为了补充和提高调查问题项目和质量,本研究并对9名中小学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家长进行深入访谈。

1.3 《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调查问卷》初步形成

结合前人研究以及访谈的结果,初步编制了包含45个题项的《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涉及到体育认知、体育参与态度、体育参与价值、偶像崇拜、运动体验、学校支持、父母支持、同伴支持与场地设施外部条件支持等方面的问题。鉴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感知事物与现象的不精确性,请30名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对初编问卷进行填写,并根据他们对问卷题项多少、题项意义明确性、可读性、题项格式与排序等提出建议进行修改。问卷的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等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低,说明制约程度越小,反之,说明制约程度越大。

1.4 问卷预测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岚山区和东港区3个县级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9所学校的392名中小学生为预测调查对象,进行探索性因素的分析。抽样方法为从调查学校随机抽取一个整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3个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按要求填答问卷,填答完后一并收回。预测抽取调查对象共392人,剔除无效问卷53份,回收有效问卷339份。

1.4.1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过程采用决断值(即CR值)和题总相关2个标准。(1)决断值,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得分最高的27%和得分最低的27%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分界限,计算两组在每一题项上均分差异,若P >0.05表示鉴别力不高,则将此题剔除,本研究筛选后删掉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项(T1、T2、T3、T5、T9、T10、T14、T28、T29、T36、T37、T40、T41、T45)。(2)题总相关,相关系数越高,代表该题项在测量某一行为特质上,与其他题项间越一致。剔除与题总的相关系数r<0.4且删除后系数值会上升的题项,本研究筛选后删掉T6、T8、T18、T25、T34。项目分析后,问卷保留了26个题项。

1.4.2 项目筛选

项目分析完后,为检验问卷建构效度进行因素分析。首先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切性检验,因素分析条件是数据所代表的变量间必须彼此相关,即具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本文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对变量间的特点进行检验。KMO是取样适当性量数,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KMO值越大,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9]。对《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中的26个题项进行球形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ⅹ2=2421.752,p=0.000,KMO=0.835,表明此问卷题项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其次,根据初次因素分析结果,按照下面统计学指标删除问卷中不合适的题项。

(1)项目负荷值。根据经验法则[10],确定因素负荷值小于0.40的题项(T13、T16、T19、T27)被剔除。

(2)在两个因素上的负荷均过高且负荷值近似的题项(删除T30、T38)要被剔除。

(3)删除归类不当之题项。

1.4.3 因素确定与命名

为进一步明晰问卷结构,项目筛选后,对剩下正式题项再次进行因素分析,以确定因素数目。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由表1可知,特征根值大于1的有5个公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9.62%。

表1 各因素指标的主成分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通过对主成分特征碎石图(见图1)的观察,从第6个因素开始变得平缓,从第6个因素开始,每个因素对累计的总变异的百分比增加很少,故取到第5个因素进行极大方差旋转并得到表2因素载荷矩阵。

图1 碎石图

由表2可知,各题项负荷值均在0.5以上,对5个因素进一步分析,其维度结构比较清晰。根据各题项描述意义和特征,邀请体育学、社会学专业博士4人对公因子进行命名,最后确定5个公因子分别为“社会支持”、“消极运动体验”、“运动技能”、“场地设施”、“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

表2 探索性因素分析旋转后的因素载荷

1.4.4 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验或量表工具所测得结果稳定性及一致性,量表信度愈大,则其测量标准误愈小。在因素分析完后,为了进一步了解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系数法度量其是否符合一般的信度检验要求,若概念有多维,分别对每一维度计算其信度。吴明隆认为构面(向度/层面)信度指标的判别较为适宜的指标为α系数大于0.7以上,较为宽松的指标值为α系数在0.60以上。[11]Fornell and Larcker认为信度越高表示这些指标的一致性越高,在0.6和0.7之间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0.7以上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好。[12]根据专家建议,本研究问卷α系数设定为0.60以上。

学生全景:当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或者有水平移动的时候,录制画面会切换为学生全景。全景画面一般时间比较短,几秒钟之后切换到其他画面。

表3 问卷的信度系数值

由表3研究结果可知,总问卷的α值为0.836,因素变量值均大于0.600,符合本研究所设定的标准。可见,问卷测得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

2 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验证性分析及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基本情况

2.1 被试情况与施测方法

选取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岚山区和东港区3个县级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9所学校的347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抽样方法为从调查学校随机抽取一个整班,采取集体施测,学生在教师指导语下按实际情况填答,现场填写并收回,剔除无效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

2.2 测量问卷

测量问卷为《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包括5个变量维度和18个解释变量。

2.3 数据处理

运用spss20.0进行因素分析,运用Amos22.0软件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1 中小学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验证性分析

x2/df即卡方/自由度,卡方自由度比越小,表示模型拟合越好,Kline建议3以内是可以接受的,[13]Schumacker and Lomax认定较为宽松,5以内即可,一般认为卡方自由度比值在1和3之间最好。RMSEA是近似均方根误差,Schumacker and Lomax认为RMSEA小于等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如果介于0.05~0.08之间,则表示有不错的拟合,一般认为RMSEA在0.08以下越小越好。[14]CFI为比较拟合优度指数,传统认为CFI在0.9以上越大越好。

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问卷各题载荷均在0.5以上,并达到显著性水平。一阶模型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范围,x2/df=2.223,RMSEA=0.068,CFI=0.901。

2.4.2 山东省日照市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情况分析

问卷采用李克特5等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非常符合,即说明该因素对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程度越大,反之亦然。由表4可知,“运动技能”得分最高,然后依次是“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场地设施”、“消极运动体验”和“社会支持”。

表4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总体情况(N=262)

由表4可知,运动技能是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运动项目技能,并影响了他们的运动参与程度。对于学校体育工作来讲,除了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外,很重要的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现实情况与目标之间存在落差,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仍然堪忧,运动技能依然没有掌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反思。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是学校体育目标之一[15],体育课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虽然体育课上学生每一个项目都有所涉猎,但结果是学生最终什么都没学会,运动技能依然是制约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因此,鉴于当前大健康背景以及校园足球推广之政府行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当然我们也不赞同生生都必须学会踢足球,但起码每个学校要根据地域特色、学校资源以及学生需求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由表4可知,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也影响着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程度。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影响,对于广大教师和家长来说,学生能够顺利升入优秀的上一级学校是他们最大的期待,因此,文化课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很少被看作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放学后完成作业用去了大部分时间,甚至影响到足够的睡眠,[16]更不用说,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了。目前中小学生学业是基于“考试大纲”而不是“课程标准”进行的考试评价,而且体育占的比重小。由于评价的导向性,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抛开课程标准,单纯依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考什么就学什么,中考体育考“素质”,高考体育考“理论”,当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统一时,在这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学生只能被考试的内容牵着鼻子走了。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评价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确实造成了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不高的不争事实。因此,近年来体育进高考科目的呼声渐起,虽“以毒攻毒”并非治标之本,但用“应试”方法来提升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却也是无奈之举。

通过访谈得知,多数中小学生觉得“体育”没意思,把“体育”等同于“体育课”,认为“体育课上所学内容就是考试规定的那些内容”,“简单的跑、跳、投,没意思,死板,老套等”,“上体育课又不教运动项目,像篮球、足球……”,“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运动有很多项目,可以随意的玩”,可见,体育课只教考试规定的内容,不良运动体验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育参与,访谈中也发现中小学生已感受到充满竞争精神的运动带来的真正乐趣。密歇根州立大学青少年运动研究所曾就青少年对体育看法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参与体育的首要原因是享受体育的乐趣[17],这也提示我们,学校体育必须将体育融入运动,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运动快乐和价值。[18]运动是青少年的天然良师益友,课堂教学必须以运动项目为载体,既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情感体验。

“场地设施”依然是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直接关系着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程度和水平,也决定着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选择。但据2010年统计,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分别为55%、69%和80%,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的学校分别只占52%、68%、81%。[19]农村以及西部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更为突出。场地设施是保障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前置条件,只有建设面积充裕、器材充足、装备新颖、充满吸引力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才能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运动行列里。

“玩物丧志”、“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传统观念深刻烙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因此,很多家长认为体育与学习是对立的,而且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目中,体育好的孩子往往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划上等号,在余暇时间他们既不赞成更不鼓励学生参加运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欠缺,社会对学校体育存在偏见,家长对升学、分数越重视,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比例就越低。在学校中,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率普遍比较低,很多学校体育课开不齐开不足,大量的体育课时被挤占,被用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20]文化课应试紧迫,唯体育可缓行、少行、让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长、教师等就是这样直接或间接地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这也是“社会支持”因素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原因。

2.4.3 山东省日照市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消极运动体验”和“运动技能”因素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在“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生体育参与受“运动技能”制约程度显著大于男生。在“场地设施”和“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且在“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生受“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程度显著大于女生。

男女生在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差异性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有很大的关系。社会赋予女性“静”、“温柔”、“感性”、“从属”等社会品格,体育运动是“速度”、“力量”、“对抗”的,历来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属品”,校园里普及的多数“力量”、“速度”“对抗”类运动项目让许多校园女生望尘莫及。受性别角色的束缚,因怕削弱了女性“特质”,许多中学女生不好意思选择力量、速度等方面的运动,更不用说体验与掌握运动技能。男生较女生更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集体类项目,但这些项目对场地设施往往有一定的需求,但目前学校有限的场地资源制约了他们的体育参与。男生受“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程度显著大于女生,可能与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女生较男生在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早,学业成绩相对优秀,同时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决定大部分男生比女生更好动、更易受生理驱动渴望进行“活动”,在“高考”紧箍咒环罩下,学习与运动的内心冲突会激烈一些,因此,男生更容易感到参与体育活动频次与时间受“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的影响。

表5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独立样本T检验

注:**p<0.01, *p<0.05

2.4.4 山东省日照市不同学段的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表6 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方差分析

注:**p<0.01, *p<0.05

表7 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多重比较(LSD)

注:**p<0.01, *p<0.05

由表6、7可以看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在“运动技能”、“场地设施”和“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方面存在着体育参与制约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运动技能”方面,小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小学生受“运动技能”制约程度小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这可能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愿意学简单生活技能,爱做集体游戏,参与体育活动主要以游戏和小型比赛为主,[15]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体育参与以运动项目为主,对运动技能有一定要求。在“场地设施”方面,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体育参与受“场地设施”制约程度不仅高于小学生也高于初中生,这或许是因为山东省多数高中实行寄宿制,学生平时只能在学校区域里参加体育活动,或体育课或课间时,而这两个时间段参加活动的学生往往很密集,在场地设施本已不足的情况下更是捉禁见肘。在“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方面,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高中生体育参与受“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程度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这也是中国教育现实的真实写照,在现行教育评价体制下,高中生在有限学习时间里只能学习考试的科目,一切与高考无关的科目和事情都要让行。而小学生体育参与受“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程度高于初中生,这与现实情况有点不相符,其原因在于小学生思维以感性为主,当学习做作业影响了“玩”,他们就会赋予课业压力比较大的权重。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探索中小学生体育参与制约5因素结构模型,5个因素依次是“社会支持”、“消极运动体验”、“运动技能”、“场地设施”、“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重新选取样本对5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各项拟合指标情况比较理想,结构比较稳定。

“运动技能”是制约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不同性别的学生体育参与受“运动技能”和“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其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段的学生体育参与受“运动技能”、“场地设施”和“课业压力与学业评价”制约其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学校层面,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体育教学规律,强化“运动”在体育教学和活动组织中的中心地位,强化运动技能教学,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运动技能。同时,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相结合,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育课所学的运动技能,改变目前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两条腿走”互不相干的现象。在政府层面,要重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学校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让学生有场地和空间进行运动。在社会层面,要转变人才观和性别观,接受体育观念大洗礼,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和教育机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完善学业考核标准,落实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评价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分量,促进中小学生体育参与,降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差、体质状况持续下滑的“高分低能”表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1] [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拉曼.运动改造大脑[M].浦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5-26.

[2] 钟秉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2015,35(11):19-23.

[3] 孙晓强.体育参与的约束因素、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之关系研究——中国青年一代的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7):55-60.

[4] 周丽君,张泽.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28-30.

[5] Sallis Jf,Prochaskan Jj,Taylor Wc, 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Med Sci Sports Exerc, 2000,32(5):963-975.

[6] 张凤民,许欣.双亲对儿童参与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2(9):28-30.

[7] 章建成等.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2,32(12):3-18.

[8] 刘洋,郭玉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07-309.

[9]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08.

[10]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 2001, 33(4):338-343.

[11]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38.

[12] Fornell, C., and 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39-50.

[13] Kline T J B. Psychological test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esign and evaluation[M]. Sage Publications, 2005:23.

[14] Bingham J B, Oldroyd J B, Thompson J A, et al. Status and the True Believer: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n Social Status Attributions of Friendship and Influe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 25(1):73-92.

[15]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1-76.

[16] 郭建华,杨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9.

[17] [美]罗纳德·伍兹著.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田慧,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99.

[18] 丹豫晋,姚蕾.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家庭—个体)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12):115-119.

[19] 袁贵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2-12-24)[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645c501016h5j.html.

[20] 刘海元,唐吉平.对贯彻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有关精神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6):1-7.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LI Hai-xia1, ZHANG Rui-yun2

(1. Department of Sports and Social Science, Shandong Sports University, Jinan 250102, China; 2. Department of Sports and Arts, Shandong Sports University, Jinan 250102, China)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 et.al, the paper is to research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Results: The questionnaire are of desirab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stablished the five restrictive factors model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skill and ability " among which is the maximum factor;(3) There was distinct difference in "skill and ability " and "academic stress and assessment " with different gender, there was distinct difference in "skill and ability ", "sports facilities " and "academic stress and assessment " from the primary to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Key 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restrictive factors; Shandong Province

2017-04-19;

2017-05-31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SDYSB160339)。

李海霞(1980-),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体育教师教育。

G633.96

A

1672-1365(2017)03-0084-08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制约因素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