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笔者以为,在教学中,诵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诵读教学法”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此进行教学探究实践,通过诵读文本从而达到“读出韵律,读通文意,读出感情,能读会赏”的要求。当然,这几步并不只局限于“读”这一环节,是以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译课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释疑,并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做到横向和纵向积累相结合,通过精读鉴赏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联系思考明白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下面结合笔者教《陈情表》时所用的“诵读教学法”,来谈谈对“诵读”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要“读”出韵律
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读”。诵读的方法有默读、诵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等。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必不可少。如文言文中有些讀音有特殊性,与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出现了“通假字异读”“古音异读”等。因此,教师可以起示范性作用,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读,以加深记忆。默读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朗读和齐读就要求同学能准确把握句读,才能读出效果。
《陈情表》一文篇幅虽短,但在诵读上面还是有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1.文中也有不少生僻字词,读音需要加以注意。如果不经教师的范读解释,学生很有可能读错。如在《陈情表》中就出现了多处多音现象,像“终鲜兄弟”中的鲜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译为少,因此可以确定读音为鲜.又如“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和“强”,字义难明,这时教师可以点拨重难点什么叫“期功强近”,让学生明白古人用以表明关系亲疏的习惯用语,从而明确读音为期功强近。另外,还有不少文言中也较少见的字词,如“门衰祚薄”,“逋慢”等,需要重点提醒读音,可以在教师范读中解决问题。
2.本文多四字句,间或夹杂五至七字句,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节奏,读出文章的韵律感。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听读,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外,还应该掌握句子结构特点,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伍尺之僮”。句子偏长,但属对偶句,结构工整,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把李密茕茕独立,无人终养祖母的困窘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情感真切不能置疑。意思理解了,学生可以自然断句。
在教师范读之后,再让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闵凶”“见背”“祚薄”“儿息”“盘桓”“拔擢”等词语的解释,并揣摩语句的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师再加以点拨、鼓励,力争使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节奏语气,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再加上大声朗读,读多了,背诵亦水到渠成,对文章的理解亦加深了。
二、要“读”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读文言文,读会文言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能准确翻译。相较于抱着教材,一味地串讲,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传统教法,学生主动去诵读,主动思考,更能使基础扎实。这时可以用默读法,在默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比如说不会的字,读不通的句子,读不明白的句段。而教师应做的是在学生自译课文之前,把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和方法(留、换、补、删、调、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授之以渔,重在启发诱导。
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口译,大声地读出来,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有问题的地方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就此进行探讨。《陈情表》一文,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个别特殊的文言知识可能会存在疑问,比如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什么叫“矜”?就能简单的用现代汉语解释为“矜持”,应结合背景,知道是“顾惜”之意。
学生通过翻译(口译+书面翻译)可加强文言词汇积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三、要“读”出感情
领会作者炼字、炼句、炼意的功夫,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就要精读细品文句。
如《陈情表》一文是对古人的“至孝之情”的展示。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并不容易,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那到底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李密巧妙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一种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所以学习《陈情表》,赏析李密的“陈情词”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加诵读第一段,体会情感之哀婉。
除了第一段精彩的语言以外,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连用了几个成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我们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成语的语气连贯,一气呵成,来感受祖母的时日无多,李密进退两难的境地,让皇帝也无话可说。让千年后的我们也为之感动,语言功底不可谓不老练。
四、能“读”会赏
新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文言文鉴赏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境界。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多次诵读有益于语意的疏通,从而为进一步品赏打好基础。
1.要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
文言文同样讲究“知人论世”,因此要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多数的文言文以人物传记为主,与相关社会、时代的历史、政治相关。如《陈情表》中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他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解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背景相联系,学生也不易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他作为蜀国旧臣内心深处的些许矛盾。因此教师可以在诵读文章之前给予一定的资料补充,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为进一步诵读做铺垫。
2.要把课文与现实相联系
一篇优秀的古文名作,对今人的影响深远。通过诵读乃至背诵,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且通过讨论明确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对我们在学习上、在做人上、工作上有什么启迪。如学《陈情表》,可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李密对祖母的“至孝之情”,感受人性之美领略委婉的说理和动人情感的结合之妙,学会劝说的技巧,并能够学以致用。
以诵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呈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原生态”,体现了语文学习回归“本源”。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理解,诵读的基础也需要理解。理解未必一定借助诵读,可诵读必定会反映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