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绘画上,临摹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临摹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前辈大师的学习,更是对色彩视野的拓展,临摹经典作品对初学者提高自身绘画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初学者提高绘画水平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个人的学习经历出发,针对如何选择临摹作品、临摹的观察方法和调色技巧等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
关键词:临摹;观察方法;调色;油画
临摹,无论在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绘画是从摹古中取精而后创新,而作为西画的油画也无疑是这一脉络。对于油画的学习来说,色彩是其顶梁支柱,而对色彩的敏锐是一个油画学习者所必须拥有的。
“绘画就是使不可见成为可见,使隐藏的得以呈现。”每一个作品中饱含的作者情感和其所处的环境就是其作品的价值。所以选择临摹作品的时候,首先你对此作品应该有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并且是适合你自己性格的画作。越是贴近大师原本作画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你所临摹出来的作品便越贴近原作。临摹首先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察能力,其次才是手上功夫,我们不能为了临摹而临摹,这样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绘画是视觉艺术,对眼睛的正确训练犹如歌唱家对嗓子的训练一样重要”“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形体的观察”在临摹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素描造型外,对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观察无疑是最重要的,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有一张美的作品。
而对于色彩的观察我们不仅仅只是对某个颜色单一进行,而应该置于大环境去深入的思考,否则就会产生视觉的错觉,一个物体越看越具体越看越颜色拿捏不准。拿一个有山水的风景来说,那远山上的树和我们所处地方的近树之间的色彩肯定是不一样的,远山上的树会受到中景水的影响,水的颜色又会受到天空颜色的影响,而天空颜色在晴天雨天都会产生差异。所以近处树的颜色纯度都要靠旁边水和远处树还有天空来决定。这是观察大自然的问题,而在人物环境中也是类似的道理。在平时生活中看到任何一处风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去思考每个物体之间色彩的微妙变化,这样眼睛对色彩的敏感性会大幅度的提高。
“我们学习色彩不仅观察对象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时间、空间以及它与观察者(主体)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感兴趣的是——眼前的色彩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在我们临摹的时候应该对整张画面去调某一色块,时不时的退远处去观察刚刚画过的地方和整体画面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个色是否太纯亦或是太灰。这和以前我们学习素描基础的时候老师总是说要退远看道理一样,都是为了不沉迷于局部,而应该顾全大局。
冈本一宣在谈到绘画色彩感的培养中说到,“我觉得成长环境会对人的色彩感产生很大的影响。”成长的自然环境颜色加上成长经历所提取出来的颜色,就构成了这个画家作品的代表色彩,而他的作品也无疑体现了他的思想。如梵高的热烈,塞尚的理性,培根的精神等等。所以,临摹不仅仅是一种色彩感觉的提升,也是对作品背后故事的一种探寻,是一种审美情趣的提升。
达芬奇对大自然的观察,“若想大略地观察看各种混合色,可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片观察外面乡村的各种色彩。你会发现,透过玻璃片所见物体的色彩都混入了玻璃片的颜色,你便能看出哪种颜色因这一混杂而变深或变浅。”这无疑就是色彩的观察方法,通过简单的不同玻璃片的颜色变换得知不同顏色叠加而新形成的颜色,也就是调色。
大自然由于有了光而颜色变化万千,当一个自然色或者已经通过画家处理过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们得快速的反映这个颜色是由哪几种基本色所调制而成。当然,在现在来看我们说的基本色不单单就用是红黄蓝三个色去调和。以我的观点,面对一幅作品,首先是“先辨色,后调色”。依靠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依靠眼、手及心理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在你长期以来喜欢用的色彩基础上,去考虑你看到的某个颜色是用你调色盘上的哪几个色混合而成,每个颜色的比例又是多少,应该先放哪种色后加哪种色比较合适,并且如果能用三个色调和而成的,坚决不要用四个色彩去调和,以免破坏油画色彩的饱和度。铺大色块的时候,将看到的色彩调至到一个和原画变化不大的范围,这样做的目的是以便在之后的再次铺色上不做过多的改动,不至于画完之后干了会变灰变暗从而影响临摹的品质。第一遍铺色可以加适量松节油,之后用调色油,这是最基本的肥盖瘦的原理。然后画面在铺了一遍色之后,暗部应该稍微画薄,而趁着未干亮部可以边铺色边塑造,这也就是对色彩的色度把握得控制在很小的范围里所要做到的。 最后就是先让画面干一到两天以便为了使画面厚重再接着塑造,这里涉及到罩染法和直接画法的区别,在此不一一论述步骤区别。由此便完成了一张临摹画作。
绘画是画家通过一定的绘画原理和技巧来传达出自己我感受,感受即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而德勒兹是这样解释“感觉”一词,“艺术撕开定见的保护伞,为的是让一丝自由的、能够照亮视觉的混沌之风吹入人世,并让这显露出的一种视觉,在一瞬间照亮混沌。这种足以照亮混沌的视觉,就是“感觉”。它是绘画及一切艺术的来源基础。热爱这个世界,带着一种达芬奇式的好奇心去思考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在临摹时所思考的问题同样适合思考人生所遇到的问题,不沉溺于细节,退远看整体,眼睛所见之地变大了,心也会跟着变大。
生活中到处都是训练色彩感觉的物体,见到任何的颜色,都应思考如何表现于画布上,什么颜色可以调成这个色,而这个颜色和旁边的颜色又有什么关系。“入于目而汇于心,出于意而凝于神”我们只有观察全面又仔细,眼光提高了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画我所想,而不仅只是画我所见。
【参考文献】
[1]内田广由纪.刘向一,裘季燕译.配色基础原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周莉译.达·芬奇笔记[M].译林出版社,2015.
[3]李瑞祥.谈写生色彩教学[J].菏泽师专学报,1995(1).
[4]周翊.色彩感知学[M].吉林美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2011.
[5]吉尔·德勒兹.董强译.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陈情(1994.7-),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