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慧
摘 要:本文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不仅仅发挥着“真”指称作用,而且还常常用于“假”指称。人称代词的指示功用与语境紧密相关,在不同的语境中指代对象和范围不尽相同。通过对人称代词的指代情况进行语境分析,希望能够对理解人称代词在不同语境下发挥的指代作用以及取得的话语效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人称代词 语境 指代
一、引言
词是人类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拥有固定的形式并表达特定的含义(许余龙,2003:100)。然而,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也就有所差异(胡裕树,1995:284)。《现代汉语八百词》将词类划分成为13种,其中将指代词分成四个小类:1.人称代词;2.定指指代词;3.不定指指代词;4.其他指别词。当中,人称代词指‘你、我、他、自己、大家等,只有称代作用,没有指别作用(吕叔湘,1999:15)。人称代词,顾名思义,是指指代人或者事物的代词。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我、咱、我们、咱们”,第二人称代词“你、您、你们、您们”,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等。然而,在实际对话交谈中,人称代词不仅可以用于指代,而且还会出现“假”指称现象。
根据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人称代词在现实语言交际时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说话人有时会借用代词视角的选择达到某种语用效果。一般而言,一次成功的对话或交谈都包含以下三个要素:会话发起者,语言信息,信息接受者。而会话发起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语境活用情况复杂多变。
本文从认知和情感这两个视角出发,对人称代词“真假”指称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人称代词“真”指称是最基本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通常指特定语境下的人或物。而“假”指称是从人称代词的指代作用中衍生出来的,指称范围和指称对象在实际会话环境中发生了变化(Kratzer&Angelika,2009)。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本文中没有标注的例句全部来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但对个别例句做出了适当的修改):
(1)一天放学回家,又见他拿着电影票拦住我说:“我请你看电影好几次了,你都不去,架子好大啊!”
(2)我们在讨论翻译时,要把译者、译品或翻译行为置于两个或几个民族文化或社会的巨大背景下,审视这些不同民族文化是如何进行交流的。(王志勤,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例(1)中的“你、我、他”在当时的对话情景中都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与人称代词自身的含义一致,都是指代该段对话语境下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例(2)中的人称代词“我们”指称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学术期刊这一特殊语体中,“我们”的指称范围其实已经超过了“我们”本身的含义,更倾向于“人们、大家”的意思。
二、人称代词的指称作用
词义既能是人类认知的反映,也可以是人类情感的反映。前者指语言使用者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又称认知意义或词汇意义,这也是词所具有的基本含义。后者指语言使用者对词语所指对象的情感反应(许余龙,2003:100),发挥着表现说话者情绪的作用。人称代词本身的词义很弱,需依托上下文语境帮助理解,其用法又很广泛也很灵活。同时,人称代词的准确理解和语境息息相关。关于语境,目前学界对其各执己见。语体相当于是某种意义上默认的上下文语境,而语境既包括上下文语境又包括情景语境(张春泉,2005:106)。根据不同的语境,本文将人称代词的指代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指称,另一种是“假”指称。
(一)人称代词“真”指称
人称代词“真”指称是指为确保听话者能够准确无误的理解会话含义,代词有着清晰明确的指代对象和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来指代会话中真正的说话人或听话人。這样说话人的意图比较明显,意思也浅显易懂。例如:
(3)——你看见小芳了没?
——我刚刚还在图书馆碰到她了,现在她应该还在图书馆。
(4)——明天就是周末了,你们俩准备去哪里玩呀?
——我们准备骑车去郊游。
例(3)、(4)在口语对话中经常使用,其中人称代词的指称对象非常清晰,符合人类的认知心理,确保对话能够顺利开展。
(二)人称代词“假”指称
人称代词在实际运用当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除了可以用于“真”指称之外,还常用于“假”指称。“假”指称并非是指人称代词不再具有指称作用,而是说人称代词指称范围的扩大和缩小,指称对象的转移以及指称的对象具有模糊性。换句话说,“假”指称是具体语境中的活用,即在具体语境中,指称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与本身并不能一一对应,即第一人称代词除用来表达“我、我们”,第二人称代词除用来表达“你、你们”,第三人称代词除用来表达“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之外,出现了“假”指称现象。但是由于情景语境的存在,听话者并不会对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产生困惑,而是能够及时准确地理解,并作出回应。
1.人称代词指称范围的变化
人称代词发挥指称作用时,指称范围可扩大也可缩小。具体指代范围根据语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指代对象就是指代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指称往往是在特定语境下才能显示出具体的指称范围,如在演讲、做报告等语境中,说话人为了拉近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增强感染力和号召力,经常使用“我们”指代“我”或者“人们”,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说话人自身的情感意愿。例如:
(5)我们以前以为,像杨宪益这样了不起的翻译家,还有英国太太戴乃迭相助翻译《红楼梦》,这样的翻译难道还走不出去吗?(王志勤,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例(5)中的“我们”其指称范围扩大了,本意就是指代作者“我”。因为在学术论文这一语体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或者由于谦虚的原因,在学术论文写作当中常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指代作者本人。
(6)这些书我不看了,你把它拿走吧。
“它”指代这些书,指称范围由复数概念的“这些书”缩小到了单数概念的“它”。在该句语境下,说话人使用“它”并不会造成语义产生歧义,听话者自身也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7)我们那口子(指夫或妻)又偷溜出去抽烟了。
(8)——你在空闲的时候喜欢玩手机吗?
——不,咱们那东西玩不来。
例(7)、(8)中的“我们、咱们”都是指代“我”,指称范围扩大,从语气中可以感觉出说话人的情感倾向,常用于口语语境中。
2.人称代词指称对象的转移
在不同会话语境中,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不再局限于指代自己本身,而是不同人称之间可以跨越指代,比如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指代第二人称代词等。人称代词的指称对象发生转移时常常伴随着说话者的个人情感,在对话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
(9)(妈妈在医院里哄孩子要保持安静时常会对孩子这样说)我们总不能打扰别人休息吧。
这里的“我们”实际上是指“你”那个小孩,由于这是家长与小孩的对话,考虑到小孩子的接受能力,使用第一人称“我们”有利于使语气更加缓和,使小孩子更容易听懂和接受。
(10)(班主任开班会时,常会对学生说)我们要记住自己是学生这一身份,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我们”指代“你们”学生,老师用“我们”会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听取老师所说的话。
(11)自从创业失败欠下巨额后,老婆带着孩子走了,家人都为此愤愤不平,但是自己却没觉得什么,毕竟人生短短数十载,谁愿意陪你吃苦呢!
当说话者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当成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来陈述时,常常用第二人称“你”指代第一人称“我”。虽然指代对象就是自己,但内心却还是假想了另外一个指代对象,用来讲述自己当时的具身体验。例(11)中“你”其实是指代说话者自己“我”,虽然语言措辞之间并没有表示说话人的责备之意,但是说话者的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
3.人称代词指称对象的模糊性
随着语言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人称代词的使用也随之变化。在某些语境中,人称代词具体的指称对象不确定,既可以用来指代某类人,又可以用于指代某些组织机构。
(12)“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呐喊》)
例(12)中的“你、他们”并不是具体地指代某个人或某些人,“你”是指代任何一个有志拯救民族的青年,而“他们”是一直处于浑浑噩噩当中的普通民众。第二人称“你”将心理距离由远变近,强化了说话人自身的情感倾向,“责备”之意更加凸显。
(13)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
(14)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同上)
例(13)、(14)中的“你、他们”并不是具体指代,其指称对象具有模糊性。
(15)“你一言,我一语”“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胡裕树,1995:291)
(16)“跳他一个痛快”“吃他一个饱”“打他个稀巴烂”(同上)
(17)一个人如果不保持拥有一颗终身学习的心,那他就可能随时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例(15)~(17)中的“你、我、他”已经不再是具体地指称某个人,而只是增强语势。
三、结语
从以上对人称代词“真假”指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称代词的指称作用在实际使用当中错综复杂,我们需根据语境的不同,分析其在当前语境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切忌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总之,人称代词的“真”指称是最基础的指代功能,而由于言语交际目的不同,说话者会附带自身的情感倾向,“假”指称也由此发展而来。
参考文献:
[1]Kratzer A.Making a Pronoun:Fake Indexicals as Windows into the Properties of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2014,(2):187-237.
[2]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胡裕樹.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王志勤,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J].学术月刊,2013:23.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06-112.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