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拓展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2017-07-17 15:19孙燕
中国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禾苗有益

孙燕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有责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有序列、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拓展阅读,让儿童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读中发展。我以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为例说明。

小学语文低段教學的重点是识字。《小青蛙》一文中的生字“清、请、情、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青”做声旁的形声字。随文识记后,部分学生在区分这些生字时还是有困难,但是,在教学中直接拆分字形、区别字义又过于生硬。基于文本内容,我适时出示了一个阅读片断:“天上星星呀像眼睛,没有乌云呀天天晴,那是妈妈的眼睛;小溪流水呀见底清,没有沙子呀亮晶晶,那是妈妈的水晶心。”内容一出示学生两眼发亮,继而眨巴着眼睛读了起来,随即学生们自言自语:“没有乌云有太阳就表示是晴天。”“河里没有沙子可以见底,就是清水的清。”一首浅显易懂的儿歌融入难以辨认的生字,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字义,发展了语言。

掌握了字词后,就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时,我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学生们通过“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的语句,理解到“青蛙能保护庄稼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应该保护它”。我适时提出:“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像青蛙一样的有益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列举了很多有益动物,如燕子、七星瓢虫、蜻蜓、蚯蚓。这时我引导他们读拓展儿歌:“小青蛙,呱呱呱,哭着喊着找妈妈。燕子哄,蜻蜓劝,一起说着悄悄话:你妈妈,我妈妈,田间捉虫护庄稼,我们一起玩,长大学妈妈。”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有益动物,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与体验,拓宽了知识面。

总之,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就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教师在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开展拓展阅读,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浅入深、积少成多,把精神的食粮带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充满情趣的阅读过程。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禾苗有益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读书有益
禾苗上的露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静坐有益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有趣的折纸
吸取书中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