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摘 要: 宿州一带流行的梆子戏属于淮北梆子,在民间称“高梆”,它的表演艺术既有程式化,又有生活化、情趣化。唱腔艺术与淮北人民的习俗息息相关。农闲时可随地听到梆子腔的声音,在黄淮一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淮北梆子;艺术瑰宝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149-01
淮北梆子与豫剧、上党梆子、蒲剧、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主要流行在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一些地区。淮北梆子受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曲艺的影响,唱腔与其他地区梆子有所不同,不分男角和女角,不分板式、长短句,这是艺人吸收地方小调变化而形成,又称“沙河调”。沙河调的唱腔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10多种。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思想情感,予以千变万化。
一、淮北梆子的艺术形式
淮北梆子演唱时用枣木梆子击节,唱词多带衬字,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它为“高梆”。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种的突出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淮北梆子板式结构与河南豫剧相近,但细品味又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黑、红脸唱腔,韵味独特,变化多端,在唱法上有独特的风格韵味。淮北梆子的剧目,大多以历史题材改编或移植。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观众的青睐。曾先后涌现出我省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福兰、顾锡轩、关仲翔、陈炳欣…近年来,淮北梆子创作的新剧目和演员还多次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奖,在安徽的戏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淮北梆子是带有鲜明皖北地方特色的剧种,其唱腔艺术与淮北人民的习俗息息相关。男腔质朴豪放,高亢激扬,女腔委婉庄重,大气动听。以方言为主的道白语言质朴,角色行当齐全,剧目丰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在淮北一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多种原因,淮北梆子当前正处在发展的困难时期。梆子戏被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弘扬淮北梆子传统艺术,繁荣和发展该剧种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精彩剧目展现舞台魅力
遍及城乡的淮北梆子戏,在皖北一带老少爱听,男女皆唱,田间地头到处都能听到梆子腔的优美唱段。由于淮北梆子多以大架子戏为主,用人多,故俗称“大戏”。戏班号称“四蟒四靠四花脸,八个场面两箱管,掌班报单后台硬,看守下处都齐全。”上演的剧目都是大本头戏。
建国后,淮北梆子推出了历史剧《捻军颂》、现代戏《重要一课》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孟姜女》、《寇准背靴》、《鞭打芦花》等一批剧目。一系列的精彩剧目使淮北梆子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省曾有二十三个专业梆子剧团,一个省级“安徽省淮北梆子剧团”,六个市级专业梆子剧团。进入新时期后,淮北梆子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一系列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剧目,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
1987年,宿州市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历史古装戏《楚宫恨》被摄制成六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提起淮北梆子,就不能不提张晓东,她是皖北地区第一个全国梅花奖演员。她表演上着重于刻划人物的内心情感,敢于突破戏曲表演程式的局限。她擅演多种行当,主攻花旦,兼演青衣,还能反串小生,至今在戏曲舞台上已经塑造了不少古今人物形象,是淮北梆子主要传承人,其代表作有:《穆桂英》、《大树参天》、《三休樊梨花》、《红娘》等。
三、淮北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和推动梆子戏发展,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戏剧这一传统艺术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就是要不断运用当代声光电技术手段改造传统艺术,不断赋予戏剧舞台以现代艺术元素,在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全新的包装,做到唱腔、表演在艺术审美的试听上与时代同行,和大众并进。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有观众,才会有传承。传承和推动梆子戏发展,要学习先进经验,创造一个有利于传承和发展的好体制好机制。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淮北梆子的发展必须迎接挑战,改革创新。丰富淮北梆子戏的现代艺术和技术表现手段,是淮北梆子戏发展的根木任务。任何艺术都是地方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产物,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在剧木创作、唱腔改良、伴奏配器现代化、舞台表演手段及多媒体布景效果等等方面,让淮北梆子戏赏心悦目,成为传承和引领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现代人口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市场萎缩,效益不好,让这门艺术与年轻人越来越远,也让不少演员不得不放弃了从艺之路。老剧种的消亡,一方面缘于现代文化形式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跟老剧种无法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关。往日的风光不再,传统戏曲在新时期遇到了瓶颈期,虽有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支持,可是如何扩大影响,留住观众,吸引年轻人,是摆在每一个传统戏曲从业者面前的必须面对的难题。除了依靠国家的保护,自身也要革新求变。
参考文献:
[1]周希正.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3.
[2]曹凌燕.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M].中州学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