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闻+于然
摘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有着显著的范围化、个性化和独特性,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类型和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文化板块,具有各个民族不同的艺术特征。而随着网络科技一日千里的快速发展,有的日久弥新,有的则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从维护、传承和发扬我国文化艺术的意义来讲,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传播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本职工作,就如何有效传播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传播途径
一、前言
传播文化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文化要体现艺术性和代表性意义,二是传播的载体和途径要多元有效,就是一个传播必要性和传播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代,传播文化的载体和媒介也在不断更新,传播方法和路径不断拓展。近年来,特别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和传播,很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传播不广泛的现状。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物资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强国富民的第一要务,艺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很多地区发展成为经济的绿洲、文化艺术的沙漠。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式更是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或逐渐被主流艺术和文化观念所遗忘甚至隔离。这使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每一个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其涵盖的艺术内容无不是艺术历史沉积的文化厚度,每一类民族艺术可以说都是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甚至是包罗万象、无比丰富的。然而多元化的网络媒体传播形式以它快捷性、碎片化的特点,只能将少数民族的艺术标签化、片面化的展现出来,无形中分解和消弱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使它们成为一种符号化的代表形式。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同样是受着经济发展的目的驱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其特有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来源。然而,在这种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不但越来越缺少艺术内涵的展示,而且还更多地受着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同化。这种拿艺术作为招徕游客手段的传播形式,只能说是对艺术的消费,而不是真正的传播,它缺少必要的艺术精神内涵。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特点,再加上消费人群自身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大部分的娱乐消费是缺少文化内涵,甚至是浅薄和庸俗的,有的还是低俗和不健康的,艺术的高尚性和严肃性就无从谈起。这主要是受西方娱乐文化观念和部分国人及媒体缺少自身文化内涵所导致的。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目前,我国媒体传播途径呈现出网络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特点。网络的传播途径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则可以对少数民族的艺术传播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用不好则是对艺术内涵和艺术深度的破坏。所以传播民族艺术首先应该更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是多元化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方式,二是建立健全完善长效的传播体系,三是确保艺术传播的完整性和内涵性,避免片面化和零碎化传播。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随着主流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同样具备更新频率快,内容制作精良、传播手段更加丰富等特点。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是国人主要的受众模式。所以,少数民族艺术应该在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同时,更要更多的利用传统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同时,要不断制作一些内容系统丰富、形式灵活有趣、文化内涵专业性强的艺术宣传专题片,积极开展民族艺术传播交流相关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国人接触到少数民族艺术。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还具有范围小、群体集中、地域分布散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在我国成立一些集各民族艺术形式与一体、专业性较强的,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民族艺术博物馆需具备民族代表性强、不断增容和扩充内容、异地异域传播、市场化运营方式的特点。同时,要充分运用高新科技展示手段丰富受众者的视听,同具有内涵性、严肃性和趣味性。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手段来广泛宣传少数民族艺术,由于网络营销的决定性优势,建议成立网上少数民族艺术图书馆,集合民族艺术传承的所有工具书、教学资料和音像制品,让想了解和学习民族艺术的人们可以通过网上授课和购买图书来进行学习。同时,要加强网上营销的相关广告和宣传,增加覆盖面和传播力度,为传播民族艺术开展有效的知识推广。
(四)努力拓展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
近年来,我国多次将民族艺术元素运用在国家及国际重大活动中,比如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书法、国画、四大发明等艺术元素节目,包括很多宣传片、海报制作、大型活动吉祥物的设计等等,到处融合着民族艺术和文化元素。但對于少数民族艺术元素却鲜有所见。建议在国家大型活动特别是民族性艺术活动中,加强对少数民族艺术门类的设计和展示,特别是在较为普及的网络页面、游戏、广告中,增加元素融入,不断强化受众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视觉刺激。
参考文献:
[1]浅析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J].邓军.新闻界.2011(03)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构建地方文化传播体系[J].钟志荣.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3]新媒介环境下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以青神竹编为例[J].林汐璐.科技传播.2013(21)
作者简介:辛闻(1992-)女,汉族,籍贯:辽宁省营口市,职务: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史方向,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