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州
【摘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就将从问题情境创设的角度探讨探究式教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反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课堂实践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满堂灌”的做法,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由于教师的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高考对学生能力的立意要求背道而驰,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协调统一。它是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的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
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它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这就说明,兴趣是一种人们积极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学习精神。问题情境创设,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带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为了点缀课堂,而只是流于形式,这是对新课改的错误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不负责任。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情境,它的设置一定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置的,切忌画蛇添足。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
不同于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动给予,探究性学习更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实际过程。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过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4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需要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必须要考量具体的操作价值。如果问题设置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本身也是一种误导。因此,在设置情境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层次、有梯度的设置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应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堂实践
课程选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
1时事导入,激发兴趣
选择中国国家领导人在12月13日参加国家公祭日的图片,引出什么是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就是国家为了纪念民族历史上的重大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级别的纪念活动),进而设问: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让我们把历史的日历定格在1937年的12月13日,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南京,走近这场战争——抗日战争。
这样的导入,连接历史和现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2层次设置,解决问题
在讲述“全民族的抗战”这一子目时,要注意国民党前后态度的变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候,国共两党正处于对峙状态,那么,这一状态是如何转变的呢?这个问题的直接抛入,学生很难实现思维上的直接转化。所以,不妨把它转化为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一:列举日本侵华的史实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使得东三省沦为它的殖民地;1932年1月,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威胁到了北平和天津;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使得日本的侵略矛头直指北平。这样,不难发现,日本的侵略是不断深入的,中日民族矛盾也不断升级。
问题二: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由对抗走向合作。
问题三: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决定?
国共两党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两个战场。
如此递进设置问题组,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知识和思维上的间隔,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3关注过程,重在体验
探究性学习,其本身就重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学生的参与并不能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但学生的参与本身就是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得到锻炼。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并作出客观评价,而不能表现的过于苛刻,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师设计问题:孟子曾经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以此为角度来概括中国的抗战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有些小组会忽略从中国本身来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也得到了全民族的支持,所以最终会取得胜利。
因此,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肯定学生参与的过程,并作出积极评价。
4情感升华,价值引领
在反思这段历史时,教师提供以下几个视角,和学生共同反思这段历史。
视角一:日本(政府)和德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华沙之跪和安倍拜鬼
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按照当天的日程安排,他们应该前往华沙当年的犹太人隔离区,向那里的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勃兰特在敬献完花圈之后,突然自发下跪,向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道歉。勃兰特自发性的下跪,表明了德国领导人对于当年所犯罪行的忏悔。
与此相对的是,日本却矢口否认当年所犯的罪行。日本右翼势力更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安倍晋三也频繁的参拜靖国神社。
视角二:中国、日本(民间)对于战争的反思
波兰和日本先后将国内二战的遗址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另一个是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基地。为此,中国也提出了将731部队的罪证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但是,对于这一项工作的申报,似乎只是当地政府和有限的几个专家的热情。其他人对此持一种近乎漠视的态度。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极端相比,日本民间也不乏對战争反思的人。东史郎,参加了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返回日本。后来,他整理了在中国所写的日记,并且出版了《东史郎日记》,无情地揭露了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向中国人民谢罪。
视角三:关于“小日本”之说
我们经常称日本为“小日本”,其实,日本并不小。举三个例子来佐证:第一、人口总量,日本的人口总量为1.2亿,而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只有10个国家。第二、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而甘肃省的面积就高达45.4万平方公里,这样看来,日本确实比较小。但是,如果把日本和欧洲国家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日本并不小。英国国土面积为24.3万平方公里,德国35.5万平方公里,都没有日本大。第三,经济实力,日本的科研实力,经济发展,包括它暗中发展起来的军事力量,都在世界前列,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崛起。
那么,作为一个曾经被日本伤害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今天的中日关系?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我们又该怎么做?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思令人惊喜,说明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是成功的。科学、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学习的不懈追求。
三、结语
新课改下的探究式学习,旨在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由教师“重教”向学生“重学”的转变,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具体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课程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