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017-07-13 15:34吴思郭晓红
中国商论 2017年7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风险防控

吴思 郭晓红

摘 要:国内外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主要对租赁风险的产生机制、风险类型、风险计量方法、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理清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的理论脉络,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类型 风险计量 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a)-046-02

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融资租赁在全球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在政府政策支持与经济环境的大趋势下,2016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在业务总量上全行业合同余额约为5.2万亿人民币,实现逆周期增长,融资租赁行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大亮点。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特别是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宏观层面上将涉及金融市场交易,从微观层面上也与企业融资及管理密不可分,因此金融市场波动、短债长用模式、行业复杂性、承租人信用、政策变动等都将对融资租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能否有效地预测风险、评估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了推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1 国外研究

融资租赁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因此相较国内,国外学者对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其探讨了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机制、风险类型及计量、风险管理等重大问题,致力于为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管控提供有效对策。

1.1 融资租赁风险类型及计量

融资租赁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在1996年,Grenadier和Steven. R 在《租赁和信用的风险》中定性地对租赁和信用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在《国际租赁完全手册》中,Sudhir P. Amembal深入阐述了国际租赁中的主要风险,将其划分为货币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税收风险和语言风险,并分析了风险转移等相关问题。

融资租赁机构面临的众多风险中,信用风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William Beaver作为信用风险分析模型的开拓者,他提出的单变量判定模型能够根据个别财务比率的趋势来推断企业信用风险。在20世纪80年代后,对信用风险的计量开始大量采用Logistic和Probit等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针对融资租赁信用风险,Steven R和Grenadier建立了一个统一决定均衡信用分布的理論框架。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型的信用风险不断产生,从而推动一些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的企业违约风险预测模型不断涌现。

1.2 融资租赁风险防控

Chris Boobyer在《租赁与资产金融——职业者的综合指南》中,阐述了全面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和分析方法,并强调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承租人持续关注和监督,以及业务开展前期对承租人的科学评估,综合考虑业务开展中可能发生的多种风险。在《设备租赁》中,Peter K. Nevitt与Fank J. Fbaozzi针对承租人的定位详细分析了信用风险管理,并建议对承租人事前评估、对租赁物及承租人事中监督和对租赁物到期处理等,试图实现承租人信用风险的全程控制。

风险计量模型被引入研究后,为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发展和运用Merton期权思想、VaR模型、Risk metrics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KMV信用模型以及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过渡到组合风险管理。基于四万多个租赁产品的分析样本,Mathias Schmit(2004) 研究了零售租赁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密度,并以VaR模型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计量,阐述了实物抵押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由于传统结构的信用风险模型无法观测到公司价值的变化,Brent W. Ambrose和Yildiray Yildirim (2008)建立了一个无需考虑资产价值变化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探讨了信用风险对租赁期限结构的影响。

2 国内研究

虽然融资租赁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但我国的融资租赁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在2000年后,国内学者才逐渐开始关注融资租赁风险的研究,为了促使融资租赁行业的稳健发展,加强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租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1 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及类型

针对融资租赁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唐吉平(1998)认为导致租赁风险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承租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经营效益,同时租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也是诱发租赁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梁飞媛(2008)从融资租赁业务的本质特征和外部因素方面探讨了融资租赁风险的生成,并认为风险是系统性和外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彦菁(2009)通过分析指出租赁风险产生机制,其中对租赁物的使用效率、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益是导致偿付能力不确定性的内因,而外因主要包含非国有企业规模小评级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不灵活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与前人的研究不同的是,徐翔(2004)从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信息的不对称将促使企业到期无法偿还租金的现象,并建议通过收集承租人信息、运用信用评估模型等有效措施合理防控风险。

国内大量学者对融资租赁风险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风险类型上,如张武基于内外部环境诱发风险的产生机制,详细阐述了融资租赁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从法律层面上提出了风险防控的建议。孙静芹、张春梅 (2000)通过探讨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基本风险,将其归纳为金融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设备闲置、技术落后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其他风险。从会计学的视角出发,翟素文(2000)阐述了企业财务报告中隐藏的租赁风险。针对融资租赁自身特性,沙泉从外部因素探讨了融资租赁的风险,如社会环境、经济政策、市场风险等。王小雅则依据融资租赁风险具有的阶段性特征,分别识别了项目准备期、项目建设期、项目经营期所存在的风险。除了基于出租人视角的风险研究,承租人的风险因素也被纳入研究范围。依据风险生成对出租人的影响效果,杨万强将电网项目融资租赁风险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即风险生成将直接影响出租人收益的因素属于直接风险,而间接风险是指风险生成直接影响承租人收益从而导致出租人租金回收受到影响。

2.2 融资租赁风险计量及模型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尝试运用计量方法及模型来评估融资租赁风险。如张陶新(2003)阐述了租赁融資合同的基本特性,并通过综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从而建立了融资租赁合同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为了对租赁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进行度量,程东跃(2004)采用了Logistic模型和Duration模型,同时还探讨了VaR方法在租赁风险计量中的运用。郭鹰(2005)认为成熟期错配风险、选择权风险、基本点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是成熟期错配风险,并运用Druation模型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率上升背景下的利率风险防控措施。以我国12家金融租赁公司为分析样本,孙琳琳(2009)应用CAMEL风险评级方法对样本公司的风险进行评级,分析得出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性,但整体风险已处于中等水平。刘伟、翟伟静(2011)从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特征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定量的财务指标与定性的非财务指标,以此为基础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多属性决策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段荣菲(2011)采用了KMV模型对银行系租赁公司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计量和风险防控对策。沈宗庆、李孟刚(2016)运用了多元Copula函数模型对融资租赁相关行业的风险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融资租赁业务的六大行业存在风险相关性。

2.3 融资租赁风险防控

针对融资租赁风险防控的研究,国内大部分文献从风险特性的角度切入,对风险防控体系、风险预警体系、金融监管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如高建梅(2000)详细分析了融资租赁风险的属性特征,认为建立融资性租赁违约金制度、健全租赁法律保障、强化租赁合同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沙泉则提出了重视对租赁标的物进行标记的问题,将有效预防和降低融资租赁的风险。基于对承租人信用风险的生产机制分析,粟山(2003)认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防范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针对高校融资租赁项目,王东强、田书斧(2008)提出了尝试构建租赁融资公司、高校、政府”三位一体”的租赁融资风险防范体系。以融资租赁风险分类为基础,姬红波(2011)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金融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租赁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另外,通过对租赁物相关的多种风险控制手段的论证分析,胡晓媛(2011)提出项目开展前期的风险预测防范和项目进展后期的风险管理控制是保障租赁公司利益的有效措施。从租赁业务风险特征的角度切入,王筝(2015)借鉴了银行信用评价原理,探讨了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从短、中、长期三个阶段稳步推进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发展较晚,特别是对于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历史短暂。近年来,虽然融资租赁行业的高速发展促使国内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融资租赁的风控研究,但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缺陷。总的来说,国内融资租赁风险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国内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用国外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特别是风险计量模型、风险预警体系设计等,针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现状的创新性研究较少;二是虽然国内融资租赁风险研究逐渐开始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及量化风险管理,但主要集中于单项租赁风险的研究,而缺少从宏观层面的系统性租赁风险探讨及构建符合我国 市场经济特点的模型和方法;三是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大型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分析,对于区域性、中小型、民营的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研究较少。未来融资租赁风险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将致力于构建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完整的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推动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Mathias Schmit.Credit risk in the leas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4(4).

[2] 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

[3] 郭鹰.金融租赁公司的利率风险及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5(1).

[4] 姬红波.我国金融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5] 王筝.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风险防控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研究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