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竞楠
摘 要:企业在应对残酷竞争时,若想获得更好的成长,那么增强以及健全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内部控制制度在有效体现自身主动功效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实施的同时也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联系紧密。企业文化形成能够给予企业内涵支撑,能够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给内部控制的效用给予强力支撑。只有增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内部控制才能高效运转,才能促进企业稳健良好的成长。
关键词:企业治理 内部控制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104-02
在国内市场机制持续健全以及我国市场逐步融进全球市场的当下,企业需应对的竞争更加残酷,企业若想获得更好地发展,那么增强以及健全内部控制,就体现尤为关键。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以达到运营管控预期。
内部控制重点为企业利用前期拟制的运营策略、措施及基础性的财务预期,同时用机制化的方式达到上述预期,增强对企业自身所有行为的监查及管控,继而实现健全的企业内部治理,提高企业治理行为的成效,完善企业所有资源分配的预期。内部控制主要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2008年,我国财政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在2012年和保监会等单位一起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广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效体现自身功效时,自身也存在部分局限性,重点体现在下述五个方面:其一,费用控制。在制定以及实施内部控制时,管理者需考量到相应费用的耗费,因此制度自身就不是很完善。其二,人为因素。即便是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由于实施过程中员工的分心、不细心、判别错误和对命令的理解偏差造成失效。其三,徇私造假。内部控制的控制流程或许会因为相关职员间的相互勾结造成控制强度降低乃至失效。例如,不相容业务岗位的会计以及出纳互相串通、采购员和供货方互相勾连,造成内部控制失去发现偏差和舞弊的作用。其四,超越管控权限。内部控制或许会由于相关职员随意运用权利或者屈服于外在因素造成无效,例如,高管或许不遵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要求,突破内部控制的限制。其五,制度不合理。内部控制或许会由于运营条件、主营业务的变动造成作用降低乃至无效。在运营条件以及主营业务出现变动后,以往的制度就不再合适,但是如果新的制度还没有设立,那么这个时候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功效就会降低,乃至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实施和企业文化联系紧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凭借企业文化的扶持及支撑。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思想观念来制约着员工诚实,努力奋斗及恪尽职守。企业文化通过统一公司职员的思想理念、思考形式以及活动形式,让职员自己的价值展现与公司发展的预期达成相应的联合。依照相关事例能够发现,所有制度约束均会出现丧失功效的时候,但是在机制无效时,公司运营凭借的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经济学家于光元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第一,由常规方面来讲,国内公司治理层面比较多的理念仍然大多是进行人治,却不是进行法治。尤其是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公司治理依然是由公司所有者的观念着手运作。其因为不同的因素,或许为某个方面的专业人员,抑或是因为市场初期因为拥有部分市场强势资源才得到发展的,这些人对公司治理还有内部控制的理解并不深刻,通常也会轻视财务以及内部控制。在管理措施以及治理观念方面与时代脱节,对风险也并未有对应的规避以及处理理念,造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薄弱,从而使下层工作人员忽视了内部控制。
第二,控制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实施的。所以,公司在考量控制活动时,需深度考量人自身的因素,在当下企业管理构架中,组建成内部控制有关流程负责者的素养和配比机制。其一,需公司的管理者了解自己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位置,才可以更准确地设定自身在内部控制里的职权。其二,企业治理需公司高管掌握宏观市场态势,还要了解公司当下的实际状况和不足。拥有综合性素养以及对公司治理全面了解的职员,才可以在实际层面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事务。
不论为成熟的市场制度亦是健全的监管系统,均不可以确保安然事件或银广夏事件不会再次发生,究其根源在于企业自身是否诚信能否自律。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始为修身。修身其实就为自身管控,自身管控为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的纲要。企业文化是公司治理中的“软件”。一般来讲,公司高管的观念、运营模式以及诚信等要素均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其互相影响以及延展,逐渐组建起企业文化。优质的企业文化可以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创造优质的运行环境。
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例。”也就是优质的条件为内部控制制度获得实施的保障,也为公司成功的基石。若想营造一种具备较高团队凝聚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公司,需有自身条件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企业文化。
目前公司间角逐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竞争。一个企业运行效率的高低与该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理念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内部控制是由人制定的,最终也需由人去执行,人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所以人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需秉持以人为本的准则,增强对人力资源的管控,培育所有职员的职责理念,提升高管以及普通员工的素养,尤其是需增强对普通员工的培养,整体性的提升职员综合素养,来应对当下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
企业文化简化了个人的信息处理要求,能更多地将精力放在自身的岗位职责上面。企业文化里面的价值理念以及其它方面,能够将职员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畴里面。使其不必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产生模糊边界互相扯皮,进而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以促进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同时了解自身的相对应目标,降低了随机性。另外,统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职员对工作目标存有相同的预期,继而提升公司的整体效率。
第三,企业文化也补充了正式的控制制度,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文化是组织价值理念以及活动原则的联合,在机构里可以体现为管理作用。文化对职员行为的管控是依照职员对公司的依赖,并不依照奖励或督察。所有在价值理念方面依赖企业文化的职员会变动自身的预期以及活动,让它们能够与公司的預期以及活动保持一致。
假如文化在公司里具备上述作用,职员积极的自身管控、职员间的相应督察和相应的行为标准联系起来,职员便会更好地听从安排,继而文化的制约与正规的控制制度相比会更加高效。
企业文化还会干扰公司里的个体偏好,让职员拥有一致的预期。这样就能够削弱公司里个体之间的内耗,同时推动更完善地协同运作以及共同成长。在公司内部,因为不同权益有关人员的争斗,会造成市场角逐里面或许会发生个体观念和组织观念的偏差。企业文化利用相互增强的道德约束,降低公司内在权限争斗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能够降低利己观念人员的出现。
内部控制在所有企业管理行为方式及控制点都是存在差异的,然而溯本追源,均需依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公司在实际经济业务活动中逐渐组建的,是总体职员赞同并遵循的价值理念、运营观念以及内在因素。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以及制度执行得优劣均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与道德制约和制度制约以及法律制约对比来讲,费用更少,作用持续时间更长。随着企业风险管理的普及,内部控制的控制点提前,由事后分析前移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风险管控联合在一起。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内部控制假如融入企业文化里面,运用人文方面的因素,公司就会更加具备竞争力。
企业应培养具备自己特征的企业文化,注重塑造将主营业务的公司品牌。组建起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展现公司特征的成长意愿、主动发展价值理念、诚信运营观念、担负社会职责以及拓展革新的公司理念,以及整体合作与风险预防观念;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使其成为员工守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董事及高管在企业文化中起到指引以及模范功效。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宣传贯彻。并且将文化建设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员工行为方式。
当企业文化组建起公司的自身制约机制,内部控制的关键也为自身管理,自我判别以及防范的过程。企业文化对减少内部控制成本、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十分关键。内部控制系统其实为企业文化里面的自我调整、核查以及约束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可灵活调整的完整控制体系。这不仅满足了公司治理的现实需要,还为公司经营运转和占领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良性运转的基准,另外企业文化是让职员意识以及价值理念保持一致的关键因素。利用双方的高效联合,可以在本质上解决公司运营不协调以及不一致的难题,可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准,提升公司的运营成效,这样才可以强化公司核心凝聚力,公司才能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内部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组建均需变成为长效的机制配置,需在企治理层面进行相应的增强。企业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要强化企业文化也就是公司价值理念以及运营观念的建设。只有增强企业文化建设 ,内部控制才可以有效运行,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福荣,辛荣芳.论强化内部会计控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12).
[2] 季学凤.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经济师,2003(6).
[3] 潘琰,辛清泉.所有权、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4(4).
[4] 林斌,刘春丽,舒伟,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25).
[5] 董卉娜,陈峥嵘,朱志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研究——基于2009-2010年深市主板A股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2(08).
[6] 黄丹,吴国萍,王晓来.监管导因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2(04).
[7] 闫永菊.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8] 孔宪鹏.论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