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宇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自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接诊的250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整体阳性检测率为71.6%,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62.0%(P<0.05);患者的ST段下移好发时间均集中在6:00~12:00;动态心电图组发现心肌缺血发作2501阵次,常规心电图组发现心肌缺血发作2026阵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对心肌缺血发作阵次的监测敏感度,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支持。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近年来的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冠心病患者多伴发心肌缺血症状。心肌缺血疾病缺乏明显的临床特异性,从而导致检测的困难。目前,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无创检测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现结合对本院近2年间收治的2500例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5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的診断标准;排除存在药物过敏,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疾病等情况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527例、女性患者97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7.85±2.5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3.31±0.42)年,BMI指数为21~28kg/m2、平均BMI指数(25.31±0.45)kg/m2。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组:仪器为世纪C3000动态心电图机,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择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组:利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Bur-dick ECG-9130P型常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心态放松,记录过程心电图基线平稳,且不存在干扰,保证结果精确。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测率、ST段下移好发时间及发作阵次比较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当P%0.05时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肌缺血诊断结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组的整体阳性检测率为71.6%,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ST段下移好发时间及发作阵次比较
患者的ST段下移好发时间均集中在6:00~12:00;其中,动态心电图组监测有2350(94.0%)例发生在上述时间段,常规心电图组监测有2281(91.2%)例发生在上述时间段。动态心电图组发现心肌缺血发作2501阵次,常规心电图组发现心肌缺血发作2026阵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025,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全球有8%左右的发病率。此外,冠心病也是引发其它一系列病症的主要诱因之一。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致残甚至是致死的严重现象。加强对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监测对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中多数中小型医院,仍然以传统的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来进行诊断。心电图诊断的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在基层医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常规的心电图诊断可以对患者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进行监测,从而获得患者的心脏功能运行信息。但是,该方法无法获取患者动态的心电活动信息。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24小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信息,从而更好的明确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与规律。本文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组的整体阳性检测率为71.6%,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方式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准确率。患者的ST段下移好发时间均集中在6:00~12:00,动态心电图组监测心肌缺血发作阵次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好的监测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单和英等也指出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患者心肌缺血信息,以辅助相关诊断。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对心肌缺血发作阵次的监测敏感度,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