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曼
[摘 要] 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师范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积极探索、研究课前三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前三分钟成为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 键 词] 课前三分钟;课堂教学;师范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2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各国之间的主
要竞争力。而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和文化素养,还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师范生必备的职业技能,已成为高职师范生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培养内容。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活动时,积极探索、研究课前三分钟在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以便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
一、课前三分钟的作用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把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这种长期的不间断的课前三分钟训练,可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在3~5分钟之内,把课前准备好的内容表述出来。要求学生必须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语言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感情真挚、表情自然等语言表达技巧。通过这种字斟句酌的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断提升,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时,有的学生表现为怯场、胆小、不自信,这都反映出学生心理素质普遍比较差。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因为高考的失利而选择高职院校,他们带着一种自卑感和挫败感走进了大学校园。所以,通过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胆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课前三分钟的内容往往要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又高
于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提升和拓展。这就促使学生在进行课前三分钟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不断增大自身的阅读量,拓展知识的广度。另外,还要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工,以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最后,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培养学生良好仪态仪表
培根曾说:“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良好仪态仪表不仅能辅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而且还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所以,良好的仪态仪表也成为课前三分钟重要的培养内容。有一部分学生在演讲时,由于种种原因,行为举止会表现失常,比如抓耳挠腮、动作僵硬、表情呆板等各种各样的不适宜的举止。通过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不仅能纠正自己的不恰当的行为举止,还能通过“照镜子”看见别人的仪态,从而更好地扬长避短、择善而从。
二、课前三分钟实施的过程和步骤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怎样组织课前三分钟,怎样将课前三分钟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布置任务
1.明确内容。演讲的内容必须与本课程的内容密切相关,而且健康、积极向上。比如在进行美术学概论这一章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一些有关著名画家的小故事;在讲学生美术作品赏析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解读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
2.提出要求。在演讲的时间上,一般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在3~5分钟。时间过短难于把问题讲清楚,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在学生进行演讲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控时间。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增强时间观念,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提炼语言的能力。在演讲的形式上,要求脱稿演讲,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同时,可以运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来渲染情景、氛围。在演讲的仪态仪表上,要求自然大方、举止得体。另外,还要求班上每位学生认真聆听,认真思考,尊重每一位演讲者。
(二)恰当点评
点评的方式可以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演讲后可以先由学生进行点评,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以及补充性点评,可以纠正错误,也可以拓展知识。在对演讲者进行点评时,表扬的事项要具体,比如仪态落落大方、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浑厚、内容丰富并富有哲理。點评的宗旨要以鼓励性为主,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腼腆、害羞,但是他鼓起勇气勇敢地站在讲台上,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学生声音很小、普通话不标准带有口音,但是他的演讲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鼓励不仅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更是每一位勇于突破自己、战胜自己的学生的牵引力。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演讲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课前三分钟作为高职师范生课堂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