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昕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调查发现,初中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评价单一;教育思想落后,教学目的单一;主导和主体界定不清。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主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以读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123-01
一、有效教学等内容的阐述
(一)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指在适合时代要求和个体价值构建的前提下,它的效果在任何时间内大于平均水平的教学。而“教学有效性”中的“有效”,就是说,学生看书要有收获,不能一遍看完却什么也不记得,老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书学习,就得有收获,就得知道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效性概括来说,就是要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因而,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初中语文老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
(二)阅读的有效教学
阅读的有效教学内容就是各种制度都要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来服务。阅读的有效教学就是为提高阅读的效果、效益等的教学。所以,有效教学、阅读的有效教学是原因,教学有效性是结果。初中语文老师要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今各地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过去的应试教育状态,尤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依然是传统的依赖教科书来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学生从阅读中很难感受和体会到文学语言的魅力,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需要从源头下工夫,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实施者的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优良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美好而又健康、高尚的情操,提高和完善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也提升了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
(二)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去阅读,对阅读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任务中分量最重的一个,这对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初中学生还是用小学的读书方式,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且,不是带着问题阅读,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也不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读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读完一遍却什么也不知道。
三、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民主的氛围
1.教师做榜样,让学生阅读有兴趣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而这些都是取决于老师的,取决于书本在老师本人的精神世界中占的位置。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语文书上的知识,还得鼓励学生阅读学习语文书以外的知识。学生要想学得多,看得多,老师就得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要在教室、课堂和学生一起看书,学生如果有问题了,老师还可以随时帮助解答,这样就会有很好的读书效果。学生也会更加敬佩老师。
2.推荐好书给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首先,老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不能只强调阅读语文书上的文章,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语文书以外的优秀书籍。如果老师讲到鲁迅的散文了,除了教清楚教材上的要点知识外,课上老师还得补充,让学生课后去阅读鲁迅写的其他文章、小说之类的书。同样,学到冰心的文章、诗歌,也要让学生去看冰心写的其他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书上的文章,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二)关注读的培养,实现以读为本的思想?
老师要转换思想,转变角色,确立学生主体位置。以往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且教学的方式是一贯的灌輸,因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是主动接受学习要求。而新课标的关键理念是“什么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这就表明老师必须改变灌输的教学方式,变讲授人为学生收获和进步的
推动人、引路人、管理人和调节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是被动
给学生营造自由、愉快、祥和的学习气氛,而是让学生愿意学、高兴学,主动有效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阅读在初中语文中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老师充分的关注,阅读更应成为陪伴学生一生的好朋友,如果老师真的把这件事情做好,就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无穷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这更是社会发展交给老师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7).
[2]徐爱林.如何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J].新课标,2011(5).
[3]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