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7-07-08 13:11黄肖慧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数学素养

黄肖慧

摘 要:以评价为导向,实现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技能”向“培养数学素养”的转变,表现性评价的探讨是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尝试从设计不同的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入手,促使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手段更灵活,评价结果更科学、更立体,为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改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学素养;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任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基于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需要,教育评价的功能已远不止于巩固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情感、态度、能力、思考等多种素养的发展也同等重要。显然,这样的评价功能,不是以单一纸笔测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所能承载的。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纸笔测验的弊端。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它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智力品质的评价,克服了卷面测试只关注认知性能力的片面性,拓宽评价维度。结合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设计不同类型的表现任务

1.“倾听”——“表达”

倾听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表征,数学学科的“倾听”——“表达”活动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方便教师考查學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敏捷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实,“倾听”——“表达”活动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渗透到数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基于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特意设计一些专题活动,如低年级的口试、中高年级的辩论等。

2.实验操作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脑、动手是启迪智慧、鼓励创新、形成素养的有效方法。在三年级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之后,我们设计了实验操作的评价性任务:小组合作,计算学校篮球场的面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确定如下实践步骤:(1)商议测量数据和计算篮球场面积的方法;(2)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物品;(3)小组分工合作,测量计算所需数据;(4)利用数据计算篮球场的面积。本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想”“测”“算”的过程中,主动调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任务的分析能力与理解水平,在小组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促进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学习了五年级《可能性》单元之后,我们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差有哪些?利用这个原理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并说明理由。这项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研究实验数据,探求实验结果,从两数之差的罗列,到两数之差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再到游戏公平的设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充分考察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表现性评价主要通过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要评价学生“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同的表现性任务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下表中的三项指标:

表现性评价中不仅包括反映学生表现结果的指标,同时也包括态度、方法等过程性指标,有效弥补了纸笔测试的不足和缺陷。因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可信度和有效度不高是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局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增加评价次数、增加评价人数等方式来增加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根据不同的任务,适当开展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设计分阶段多类型的表现性评价,使评价结果立体化。

基于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探讨表现性评价,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修影.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评价方法改革研究[D].知网.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

2.田佩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四位一体模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93-95.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