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云霞,胡小青,华金仁,余期龙,蔡莉,潘玫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江西南昌330006)
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
涂云霞,胡小青,华金仁,余期龙,蔡莉,潘玫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本院2015~2016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选取120例,120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析的结果。结果手术前后病理分期Ⅰ期误差率为21.3%,Ⅱ期误差率为50.0%,Ⅲ期误差率为0.0%;手术前后病理学分期腺癌误差率为5.7%、粘液腺癌误差率为44.4%、混合型腺癌误差率为57.1%、浆腺癌误差率为50.0%、透明细胞癌误差率为40.0%,总误差率为13.3%。手术前后组织学分期G1误差率为18.8%、G2误差率为20.0%、G3误差率为30.0%。手术前后病理学分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临床临床分期中应尽量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手术病理能准确的反应癌变程度与性质,可客观的对预后做出判定。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临床分期
子宫内膜癌也可称为子宫体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是女性是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之一[1-2]。在子宫内膜患者的治疗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期,然后根据分期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本次对本院2015~2016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从本院2015~2016年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8.5±2.0)岁;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2 手术方法120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其中筋膜外子宫切除术100例,根治性子宫切除20例。120例患者均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有115例患者予以盆腔淋巴结清扫,110例患者同时做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清扫。所有患者均在开腹后立即冲洗盆腔搜集冲洗液,部分患者术后予以放化疗。
1.3 分期方法120例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进行诊断性刮宫,根据患者的诊刮术病理诊断结果及辅助检查判断进行临床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参照1971年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标准诊断法进行。术后的病理分期诊断按照2009年FIGO标准,根据患者的病理形态和肌层浸润深度确定病理分期。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级比较120例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中Ⅰ期患者86例,其中有17例患者术后分期升高,有8例患者升为Ⅱ期,9例患者分为Ⅲ期,临床分期中Ⅰ期的误差率为21.3%;术前临床分期中Ⅱ期患者20例,术后分期中有10例患者发生改变,其中有4例降为Ⅰ期,6例升为Ⅲ期,术前临床分期中Ⅱ期的误差率为50.0%;术前临床分期中有14例患者为Ⅲ期,术后分期无改变,误差率为0.0%(P<0.05)。见表1。
表1 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2.2 手术前后病理学类型变化术前诊断腺癌患者105例,术后有99例诊断为腺癌,误差率为5.7%;术前诊断黏液腺癌5例,术后诊黏液腺癌9例,误差率为44.4%;术前诊断混合型腺癌3例,术后诊断混合型腺癌7例,误差率为57.1%;术前诊断浆腺癌2例,术后诊断浆腺癌4例,误差率为50.0%,术前诊断透明细胞癌为5例,术后诊断透明细胞癌3例,误差率为40.0%。总误差率为13.3%(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病理学类型比较
2.3 手术前后组织学分级变化120例患者组织学分级,术前分级G1患者80例,术后65例,出现15例误差,误差率为18.8%;术前分级G2者28例,术后35例,出现7例误差,误差率为20.0%;术前分级G3者14例,术后20例,出现6例误差,误差率为30.0%。共有出现28例误差,误差率为23.3%(P<0.05)。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决定着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诊断,并及早采取相关的治疗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预后[3]。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有很多,而分段诊刮术为临床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床治疗以及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清扫范围选择,要根据病理分型和病理分期决定[4],因此准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分型做出准确判断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方式主要有术前临床病理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两种方式。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分段诊刮术来确定。然而少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而子宫段诊刮术受到患者的宫腔深度、及诊刮医师的技术水平影响,所取病理组织少、或刮取位置比较表浅,因此临床病理分期的判断对于病变的实质性具有一定的误差。在手术病理分期中根据患者手术中盆腔淋巴结的实际转移情况、子宫双附件切除石蜡标本的病理检查及手术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手术病理分期是临床明确子宫内膜癌分期分型的金标准[5]。手术病理分期对于判断预后影响因素较为客观。
国内外均有报道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及手术后的组织类型均有误差。在笔者本次的研究中临床病理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Ⅰ期误差率为21.3%,Ⅱ期误差率为50.0%,Ⅲ期误差率为0.0%;在组织学类型中G1误差率为18.8%、G2误差率为20.0%、G3误差率为30.0%。在同行学者殷胜利[6]等的研究中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Ⅰ期误差率为18.3%,Ⅱ期误差率为39.5%,Ⅲ期误差率为6.25%,与笔者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也有报道称Ⅱ期的误差率比较大[7],同时也证明了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具有一定的误差。另外在笔者的研究中两种分期方式手术前后的病理类型亦有误差,其中腺癌误差率为5.7%、黏液腺癌44.4%、混合型腺癌57.1%、浆腺癌误差率为50.0%、透明细胞癌误差率为40.0%,总误差率为13.3%。笔者分析误差产生原因除了有上述原因外,另外术前不能准确的估计到盆腔脏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否受到肿瘤累及,在分段诊刮时即使按照正确规范的诊刮操作程序,可难免宫腔内容物拖入宫颈管中和宫腔组织混淆,因此出现了分期的误差[8]。
术前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中存在误差,因此在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疗中要重视这种误差。在临床分期的病理学诊断中对患者进行分段诊刮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步骤进行操作,刮取的组织物但应要足够行病理检查。若患者有原因不明出血情况,可行宫腔镜检查并进行活检及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术前临床临床分期中应尽量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手术病理能准确的反应癌变程度与性质,可客观的对预后做出判定。
[1]陈光辉,康东平,陈建安,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GA-1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医院,2012,12(5):15-17.
[2]袁诚,周苏晋,万娜,超声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及浸润程度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4,14(6):80-82.
[3]杨英杰,柴劲.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79-1480.
[4]冷启刚.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10):774-776.
[5]相世峰,张淑平,王为知,等.37例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分期[J].医学影像,2011,49(27):118-120.
[6]殷胜利,龚华荣,李交华,等.早期子宫内膜癌MRI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5.
[7]Acikalin A,Gumurdulu D,Bagir E K,et al.The Guidance ofIntraoperativeFrozenSectionForStagingSurgery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J].Pathology&Oncology Research,2015,21(1):119-122.
[8]Semaan A,Ali-Fehmi R,Munkarah A R,et al.Clinical/ 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atient outcome in early onset endometrial carcinoma:A population based analysis and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from the Detroit metropolitan area,Michigan[J].Gynecologic Oncology,2011,124(2):265-2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80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2BBG70099)
潘玫,E-mail:drpanm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