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静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产科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
胡翠静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健康产妇,所有产妇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110例健康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对比两组产妇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结果干预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产科护理;整体护理;母婴健康
现阶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及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产科护理中母婴健康的护理面临更大的挑战[1]。一般来说,产科护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整体护理强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妇生理、心理等因素,为其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3]。本研究以110例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健康产妇,所有产妇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110例健康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55例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3±2.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3±0.4)周;32例自然分娩,23例剖宫产。对照组55例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5±2.3)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0.2)周;33例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基础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多数产妇极易在分娩期间出现焦虑、紧张、恐慌等负性情绪,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全面评估产妇心理状态,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产妇以稳定的情绪迎接分娩;针对部分依从性较差的产妇,耐心倾听其感受,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并对产妇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观察。(2)健康教育:按照产妇具体文化程度、对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等,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内容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通过书面宣传、多媒体影像播放等形式向产妇介绍相关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产后注意事项,包括性生活、保持外阴卫生、饮食护理、科学避孕等,提升产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3)环境护理: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确保产妇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保障母婴睡眠质量。(4)产程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对胎儿胎心进行检测,对产妇宫缩及产程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在产妇出现宫缩时,护理人员指导其缓慢调整呼吸,放松肌肉,从而减轻疼痛感。由专业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陪护,针对疼痛较为剧烈的产妇,给予其适量腰部按摩,减轻疼痛感。一旦产妇出现宫口全开,指导其保持正确体位,合理应用腹压,促使分娩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2)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4]:内容包括皮肤颜色、肌张力、呼吸、心率、插鼻反应等,评分包括正常(8~10分)、轻度窒息(4~7分)、重度窒息(0~3分)。(3)以自制问卷调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包括产妇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得分越高,提示掌握度越高。(4)以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估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4]。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母婴健康对比干预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7.8±1.6)h、(9.5±0.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5±2.2)h、(7.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0%(0/55)、1.8%(1/55),对照组则为1.8%(1/55)、1.8%(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干预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对比(x±s,分)
2.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干预前,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1.2±6.2)分、(62.4±3.6)分,对照组则为(60.8±5.9)分、(62.0±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0±5.2)分、(41.4±5.2)分,对照组则为(51.6±4.9)分、(52.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常情况下,孕产妇在围生期极易出现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变化,若产妇未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能会增加其产后出现抑郁症的危险性,严重影响母婴健康[5]。因此,在产妇分娩期间,通过相应护理干预,促使产妇顺利分娩,保障产妇及胎儿健康,就显得至关重要。
整体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充分考虑产妇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为其提供系统性护理措施[6]。而且,整体护理还能通过向产妇介绍相关健康保健知识,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确保顺利掌握产科护理知识,以便更好配合护理工作[7]。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护理及产程护理等。其中,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强调以产妇、新生儿健康问题为中心,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教,缓解产妇因紧张或害怕而出现的不良心理,促使分娩的顺利进行。产程护理一方面能有效缓解产妇紧张、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对胎儿情况进行观察,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环境护理强调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确保产妇得到充分休息,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整体护理的干预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保障母婴健康,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此外,干预组产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提升产妇对健康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而且,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8]。结果表明,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避免其出现产后抑郁症,便于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提升护理治疗,保障母婴健康,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吴穗琼.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26):117-118.
[2]林君飞,蔡小微.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15-116.
[3]张会平,李小平.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45-146.
[4]米泽华.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的实施[J].当代医学,2012,18(15):137-138.
[5]张宇.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249-250.
[6]刘松林.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109-111.
[7]陈映曼.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5,29(6):457-458.
[8]王钰.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3):262-2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