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2017-07-07 12:21邱雪茹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思考农业

邱雪茹

摘 要:年来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诸如特色主导产品较少、加工层次较低、科技支撑不足、发展资金匮乏、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该文着重从加大科技支撑、培植龙头企业、着力推广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对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思考

一、背景

2013年9月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开县被划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区定位,开县温泉镇因地制宜,结合山地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将传统种养殖业转移到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上来。

二、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理清特色农业发展思路。立足温泉的发展定位,高标准、高起点的编制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充分利用沿途的山地、林地资源,以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提高效益为出发点,形成整体规模产业链,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宣传动员,调动农民建设园区积极性。园区建设以来先后多次组织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到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多次组织养殖大户现身说法,对比算账,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带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两年来,共有3000多农户参与园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成为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力军。

(三)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园区建设坚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吸引科技含量高、展示性强、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入园建设。引进龙头企业3个:一是重庆众邦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旭晖牧业有限公司、重庆馗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下园区农户积极投入参加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养殖规模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推进机制创新,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一是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大产业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对在园区内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羊场达到200平米以上的户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4万元。同时为园区养殖大户积极争取到国家贴息贷款。

三、效果

(一)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园区山羊产业采取“龙头公司+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促销售,基本形成了从技术、生产、加工到物流的产业链条,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重庆旭辉牧业有限公司万头种羊基地推行“核心区+辐射區+带动区”的连接机制,辐射带动金龙、金霞村周边农民发展标准化山羊养殖场20户,总产值5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办公室,邀请大批专家全程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并在园区建立实验示范基地。重庆馗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野生动物的仿生态人工训养,先后成功实现了大鲵仿生态繁殖,野香猪、竹狸、豪猪、藏獒等野生动物的人工繁殖和商品化饲养技术的突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特种养殖行业的技术领导者。目前,已研发出大鲵超高压冰冻干粉、化装品“美鲵蔻”和大鲵胶原蛋白口服液等系列产品。开县“三峡大鲵”品牌大鲵食品成为2016年“神十一”宇航员食品。

(三)示范带动效应日益增强。随着园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温泉镇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2014年该镇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被提升为重庆市级农业示范园区。

四、启示

(一)资金投入少,园区建设基础薄弱。一是园区建设起步不久,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园区内道路等级差、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不完善、畜灌溉系统及禽饮水无保障、绿化亮化不健全等。因此需交通、水务、环保、林业、建委、电力、农业开发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农业产业属长线投资,周期长、体量大,导致企业工程建设资金、企业科研资金捉襟见肘,后续投入乏力。因此需纳入中长期投入计划,在涉农项目及专项资金中予以重点倾斜和支持。三是没有对园区成立专门的管理班子,在经费运行上由镇政府向上级争取,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因此需上级建立健全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确保园区正常运行。

(二)制约因素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园区多数土地及林地是以企业租赁流转的形式获得,因此所有建构筑物均办理不了权属登记,导致业主一方面不能以产权的方式融资,制约了其发展壮大。二是由于园区实行规模化养殖,对饲料、牧草的需求量巨大,为切实解决养殖场(户)饲料、牧草问题,旭晖牧业计划在工业园区建一个年生产量达5万吨的颗粒饲料加工厂,建成后一方面完全解决全县的畜禽饲料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向外销售,提高经济价值。三是农产品附加值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靠自身水平和能力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地位。因此需为特色农牧产品构建购销平台,指导成立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完成知名农产品品牌的注册,提供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四是养殖企业风险大,保障乏力。

参考文献:

[1]李忠香.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11).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思考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