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二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够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应积极、合理地利用教材中配备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插图理解语篇,从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插图对语篇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日常教学中,怎样以插图为媒介,有效拓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新境界呢?笔者以译林版英语教材為例,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在看图中激趣,紧扣故事亮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越来越重视故事作为完整意义的语篇对学生兴趣培养、理解语言意义、体会语言运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故事而言,“趣”是最大的亮点。怎样挖掘故事里的“趣”,从而激发学生 “学”的兴趣呢?这是语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与思考的一个问题。语篇故事旁配文的插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形象、直白的插图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借助这些插图可以快速导入文本主题,同时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四年级下册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为例,学生在Story Time 板块中学会了What can you see...?这个基本句型。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的Cartoon Time 时,首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图1)进行发问:Look, Sam and Bobby are on the stage. They find a peep-show.滑稽的动画人物,稀奇的物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此时,教师再相机解释peep-show是西洋镜。紧接着教师再问学生:What can Bobby see in the peep-show?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立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He can see some robots. He can see an egg. He can see a park...就在大家猜得热情高涨时,教师出示图2:How is Bobby now? Is he happy now? Why? 看到Bobby吃惊和害怕的表情,学生也纷纷感到奇怪:为什么Bobby会害怕呢?有的学生问:A snake? 有学生做鬼脸:一个鬼?有人要抓它?……“鬼”是同学们从小就害怕的,他们推己及人想到了“鬼”,其中不会说的英文换作中文来表达。究竟谁猜对了,Bobby看到了什么而害怕?在这种疑惑的驱使下,大家纷纷翻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故事来。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插图先向学生介绍“西洋镜”这一稀奇的物件,然后启发学生猜想Bobby在镜子中可以看到些什么,尽可能地打开他们的思维。当学生与Bobby一同感受着发现的欣喜时,教师通过另一张图展示Bobby前后迥异的表情状态,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究与阅读的欲望。
在课堂引入时,教师充分利用配套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发现人物神情差异,或寻找情节发展变迁,或破译故事背后“密码”,同时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大胆、开放与合理的想象,由此充分感受看图的快乐,为后续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美好教学境界。
二、在看图中猜测,引发阅读期待
由于小学生词汇量有限,教材在编写中很多时候都使用了一些相对简单的语言,同时,考虑到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所以在一些阅读板块的故事中,教材的编者甚至没有用英语语言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使用了精心设计的插图。对此,在进入语篇文本学习前,教师可以借助文本插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寻找事件线索,并且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从而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同时引发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期待。
六年级下册 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Story Time,板块设计的是同学们在讨论暑假到哪里游玩的场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知道了Yang Ling 和Mike将要去的地方,Su Hai要去哪里呢?在揭示答案前,教师先呈现教材上的插图,学生一看就知道是迪士尼,那这是上海还是香港呢?去迪士尼后还可以去哪些地方呢?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有趣的推测,师生对话如下:
T: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ry to answer: Where will Su Hai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1: I think she will go to Disneyland in Shang Hai.
S2: I think she will go to Disneyland in Hong Kong.
T: Maybe. If she goes to Shang Hai,where else will she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3: I think she will go to the Bund.
S4: I think she will go to Century Park.
...
T: If she goes to Hong Kong , where else will she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5: I think she will go to Ocean Park.
S6: I think she will go to Victoria Harbor.
...
T: Where will she go ? Please read by yourselves.
如此,学生在“看图猜测—自读文本—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其实,学生在看图与学习文本之前就存在一种“先结构”,即期待视野,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对作品意义的期待。在语篇文本学习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特别是找寻图中留白或是省略的部分,从而快捷地打通了这种“先结构”与文本结合的渠道,强化了他们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期待,有效唤醒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在看图中复述,推动文本理解
复述课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小学生缺少必要的语言知识积累,复述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复述前需要给他们足够的信息提示,而教材的配套插图则是最有效的信息提示手段。教材中表意丰富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复述课文,让他们对课文建立清晰直观的印象,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复述时更好地组织语言,清晰明白地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以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为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对照板书复述文本的活动。本节课的板书(图3)是由重新组合的插图——Mike和Su Hai父母每天的工作組合而成。在板书的指引下,学生很快激活了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仅厘清了文本的主要信息,同时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对复述的内容在心中有了清晰的轮廓。如此,复述起来自然十分顺当了。
在指导学生借助文本插图进行复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图画结合起来写出一定的关键词语,复述时让图画和关键词同时进行信息提示。当然,如果一篇课文的配图比较多,考虑到同时呈现会显得比较繁琐,教师需要将这些图片进行重新组合,突出最重要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让呈现的信息给学生明确的提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文本内容,达到复述这一教学手段的初衷。
四、在看图中运用,形成言语技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英语二级写的技能提了明确要求: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实事求是地讲,对英语语言积累较少的小学生而言,掌握这项技能的难度还是挺大的。文本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它们,让插图配合英语会话写作训练,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画面,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
如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 讲述的是Su Hai 和Su Yang 一家搬新家找东西的故事,课文的主要训练句型为:Wheres/ Where are...? Its/ Theyre....教材编者设计了呈现四幅房间的照片,并让学生画画房间的摆设。笔者认为,编者进行这样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个性特点,对画画这一行为和文本语言进行创编,从而推动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里呈现一段师生的对话:
T: (出示图4)What can you see in the bedroom?
S1: I can see a bed.
S2: I can see a TV.
T: If it is your bedroom, how will you design it? Please draw.
学生设计自己想象中的房间。
T: You can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friend.让学生合作创编几个新的Story Time, 并以小组展示。如:
S1: Shirley, Where are my skirts?
S2: They are on your bed.
S1: Wheres my sweater?
S2: Its in the bathroom. Its time to go to the park. Hurry up!
S1: OK. Im ready. Lets go.
学生通过看图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眼里的房间。虽然学生绘画水平不高,但他们都愿意拿起画笔画出自己的房间,表现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着文本插图以及自己笔下的画作创编语言,一个个劲头十足、兴趣盎然。这样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学生有话可说后自然便有话可写了。当然,借助文本插图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创编故事,还可以启发学生从插图想开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更多的“图外内容”,将图中的“留白”补全,以占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而教师则须要对学生的写作在句子结构上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多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使用插图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科学、合理地使用插图,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强化语言输入,并且由插图引发说与写,让学生的表达更为顺畅和自然,以使插图的教学功效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范慧玉.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3] 仇蓓玲,陈桦.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