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制度下的教师假性胜任力问题探析

2017-07-07 11:49刘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

刘莎

摘 要 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完善,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国家的教育质量,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存在以应试为主、缺乏实践性,标准混乱、缺乏科学性,模拟课堂、缺乏真实性,终生有效、缺乏激励性等局限,造成教师队伍假性胜任力问题,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必须进一步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革新,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奠基。

关键词 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假性胜任力 专业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截至2016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已经调整了原有教师资格制度下的相关政策,开始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即国考[2]。调整后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主要包括三部分:考试制度、认证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升了师资素质,改进了教学质量;对于落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成为国家控制师资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应当引起国家、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教育要素本身的复杂性、现实对于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教师资格制度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造成部分教师并不能胜任教育工作。因此,要确保教师队伍永葆生机,必须对教师资格制度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资格制度下的教师假性胜任力表现

教师胜任力是教师实际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精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博大的文化知识,能自主筛选教育教学所需的内容和技巧的能力,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课件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及与时俱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能力等等。然而,教师资格制度下所选拔出来的部分教师并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缺乏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人格魅力等上述条件。

1.专业信念薄弱

教师的专业信念是坚定追求教师职业,激发教学行为的动力来源,体现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现阶段由于教师资格考试门槛低、通过率高等优势,高校毕业生在并不了解自身职业倾向下掀起了考证热。然而,教师职业本身是一项特殊的、复杂的工作,不仅仅面对学生,还要与家长、校领导、同事之间进行各种交融,当他们真正走向教学工作时,面对各方压力,部分教师会因为信念不足、职业忠诚度不够,而出现职业倦怠,甚至放弃师德,作出失范行为,严重有损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

2.专业知识不足

作为教师应该储备的专业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具有复杂、庞大的特点,主要包括本体学科知识、综合跨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通晓本学科知识的原理、方法,给学生提供权威而又完整的知识储备库。而现实的教师资格制度下,造成教师队伍来源混乱,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也进入教师行业,他们中大部分人员专业知识并不充分,仅仅是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并不能有效地表达学科基本原理、概念及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整体把握知识点、课堂活动单调无趣、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效果欠佳。

3.专业能力不强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课程开发与利用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及管理班级能力六个大方面,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大法宝。现今,在编制体制及教师资格证的庇佑下,极易造成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能力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常年按照一个路子教学,对学生不关心、不照顾,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情绪;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尤其是一些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的熟练掌握;还有部分教师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致使教师群体专业能力发展受阻,教学质量下降。

二、资格制度下造成教师假性胜任力的原因分析

1.应试为主,缺乏实践性

一方面,统考前后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统考之前,以教育学、心理学两门为考试科目,考生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考试教材、历年真题等进行学习,一般通過考试是没有问题的。实行全国统考后,考试内容由国家统一规定,申请者仍然可以通过对书本知识进行短时间的机械记忆顺利通过考试,而且通过率越来越高。在这种应试考试下,选拔出来的教师后备军缺乏知识的灵活性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情况可以检验教师真正合格与否,只有亲身体验教学,才能明白自己是否喜爱这份职业,是否具备担任教师的能力。我国各省自治区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政策不一:有些省份忽视实践性,书面材料齐全即可申请领证;有些省份虽然注意到教育的实践性,但只需上交教学实践手册,并不能知晓是否亲身参与教学实践,形式化的材料认定也是造成教师假性胜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标准混乱,缺乏科学性

(1)门槛低,非师范生报考热

根据《教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高校毕业生只要获得相应学历,通过考试,就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认定合格后获得教师资格证。考核认定标准较低、内容简单狭窄、形式单一,证书极易获得。现今,一方面就业压力大,部分非师范生为了在毕业后给自己多一条选择的出路,陷入考证热潮;另一方面,教师待遇改善、地位提升,教师职业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选择的对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需要依靠长期的专业训练,部分非师范生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造成实际教育教学能力难以达标[3]。

(2)面试考察不全面,测试标准不规范

结构化面试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对考生讲课能力和教学机智进行测试的重要部分,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一方面,面试中考察并不全面,考生规定回答的两个问题都是从以往题库中随机抽取的,而且长期使用的题库不随时更新,极易造成题库泄露。考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因此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应考者的教学机智及讲课能力。另一方面,考官作为测评的打分者,主要从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板书等方面进行打分,短短几分钟面试很难体现应考者的职业道德及真实的教学过程情况。

(3)思想品德鉴定方式单一,流于形式

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水平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认定教师资格时,申请人要上交一份盖章有效的思想品德鉴定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参加热心公益情况、公德情况、犯罪记录及其他情况。这种认证方式缺乏真实性,仅凭一张人为品格鉴定表并不能反映实际道德水平,只是一种形式。

3.模拟课堂,缺乏真实性

根据相关规定,应考者需按照准备的教案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试讲10分钟,没有真实的教学场景和学生群体,过程中难免存在假象。大部分考生仅是模仿现有的网上教案,并不能全面地对专业内容进行把握,比如:课堂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等。而且作为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如职业热情、责任感等也不能真实体现,因此模拟课堂讲课不能真实的反映教学。

4.终生有效,缺乏激励性

只要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教师资格证可以长期有效,这种有效性造成部分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缺乏完善和提高职业水平的动力。教师是与时俱进的职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给学生提供新鲜有益的知识。虽然一些学校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但培训形式主要是各区县教师统一上课,发试卷,发答案。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获得培训结业证,完成学校领导的任务,并不乐意参加培训,而且培训合不合格都不会影响其职业的稳定。久而久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状态造成教师队伍思想腐化,失去生机与活力。

三、资格制度下提高教师胜任力的对策

1.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规划与考核

科学、合理地绿化教师队伍需要严苛要求教师素质,落到实处[4]。在我国,教师资格考试不管内容还是形式,始终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应试技能两方面。面试环节虽包含关于实际教学方面的考核,但对应考者的能力测试过于简单、随性,仅从较短的十几分钟并不能考察出考生真实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一个特殊、复杂的职业,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应注重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为申请者提供必要的教育见习机会,观摩学校的教学课例,分配在职教师进行指导,逐步掌握班级管理的技巧,将所学理论深入到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安排全校公开课,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建立实习教师工作纪录簿等方式,申请人能从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提高。最后,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考核,成绩合格的申请者颁发教师资格证,获得从业入门券,没有通过考核的,则淘汰。

2.全面提升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提高专业化水平

(1)提高教师入职标准,加强职业规划指导,避免盲目报考

当前国外大部分国家都规定小学教师要求大学本科为最低学历,重视提高教师门槛[5]。而在我国,仅从实行国考以后,部分试点地区才把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到大专程度,入职门槛较低,而且不限专业,给非师范生提供了契机。因此,教师资格门槛要提高,专业要有所限制;高校就业中心要加强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自身的职业夙求,理性考证。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师资开放培养模式,在非师范生学习课程中开设教师资格辅修专业课程及实践课,各门课程的考核要严格控制,最后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合格,发放资格证书。

(2)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与面试环节

国考后的教师资格制度笔试通过后,还要进行结构化面试,对考生在模拟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但是在测试过程中,也难免有一些漏洞,例如由于监管不到位,试题极易泄露,考官的素质及其评分的标准不规范等人为因素也会影响试讲成绩的评定。因此,应每年更新面试题库,使教学能力测试形式灵活,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对于面试考官,要进行长期的培训与定期的评测,引进考官退出及流动机制,保证其评价能力不退化。

“严格的监督是教育政策发挥权威性,执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6]要设立高效的监督机构规范考官人员的行为,确保制度公平、公正的实施。现阶段,美国的各州都先后设立了咨询甚至独立自治作用的教学专业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7]。为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抽选权威教师组成教师协会,对制度的运行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3)充实品德测试内容、改善品德测评方式

思想品德考察要增加对申请者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可以对申请者进行道德测验、走访调查、多方政审等。

3.走進真实课堂,让学生参与面试环节

在教师与学生组成的特定情境中发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习习得知识的过程。教育学视角下,课堂情境的基础主要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与情感交流,学生通过对学习环境中学到的符号进行解读、理解、运用,促进更高一级学习的产生[8]。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资格面试应该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参与面试环节,通过真实的体验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反应,对考生的课控情况及实际教学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分。

4.改革教师职业资格终身化制度,实行教师试用制度

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严格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程序,规定考生在通过笔试和面试后,还要增加试用期的实践考核,通过实际教学测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旨在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制。另外,可以根据笔试、面试成绩把教师资格证书按有效期划分等级,短期证书和长期证书,规定每五年重新认定一次;为保证教师队伍的创新发展,需要建立教师终身学习机制,定期进行严格地继续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在“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M].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东,张以瑾.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扩大试点[J].中国教育报,2013(1).

[3] 王铁群.提高非师范专业教师素养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4] 高交运,李淑贞.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5] 李广平.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外国教育研究,2004(3).

[6] 鲁素凤,杨建华,沈惠君.我国教师资格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7] 尹志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8] 段冰.课堂情境中学生的角色危机与规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部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借信息化管理模式,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叙事研究与阅读反思
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