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本与文化

2017-07-06 13:43金凤
牡丹 2017年15期
关键词:项伯项羽刘邦

金凤

语文不仅是语言,也是文本;不仅需要各种能力,还需要点内在深度的东西。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更在思想素养上,现在人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语文有知识的堆积和听说读写,但不只是这些。中文系全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么语言之外还有文学,更有甚者还有文化。历来如何鉴赏文学,人们谈得不少,但如何了解并研究文化所言不多,特别是那些逐渐没落中、越来越小众化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样的民族能走多远?在西方文化之长中映照出中国文化之短,特别是当“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对上国外“繁华酥骨的都会”时,外国的月亮总莫名地要圆一些似的,国人的底气与自信蓦然间便无影无踪了。张维为教授曾演讲过《中国人,你要自信》,自信从哪里来?或许就孕育在对“我”的躬身自问中,在对国家的对镜观照中,也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根溯源中。

一、泰山鸿毛,独有千秋——意义

一个教师的阅读智慧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读出文本的存在价值,读出文本的教育价值,读出文本在此课堂的独特价值,即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读出文本的语文要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稳打稳扎的文本解读不仅适时地带入文化常识、文章常识、语言常识,而且能引领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深沉的情感、思想、人性、人格等人文的东西。

(一)静极思动

古诗词教学重在字词句积累与归纳,而知识的传授多是严肃地一成不变。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其求知欲望呢?

某次,笔者提前告知学生默写《琵琶行》有关音乐描写部分。走进教室,发现全体学生都埋头对着课文拼命读、记,皱着眉头,笔者突然念头一转,放下课本,抬起头,清清嗓音——“今天我们将要上……”,突然停顿,翻开课本,拿出默写纸朝空中一扬。学生轰然笑开。在戏剧化的动作中,学生先前的紧绷荡然无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众目睽睽”的优势,以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意念、思想,以帮助丰富教学语言,促使教与学的有序推进。

(二)鱼跃鸢飞

語文本身极富有艺术魅力,需要教师充分调动积极性,借助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的刻画等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备受感染。

一个词、一句话只有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才具备确定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例如,“以身翼蔽沛公”,“翼”字活用,一则常记常忘,再则翻译不够完整准确。这就需要插入生活内容,引入“鸟”的形象,张开几倍于身体的翅膀,肢体动作与口头语言相结合,遮挡效果显而易见,由声、形及义,学生在观摩中一点一滴地把知识记在脑海里。

(三)以点带面

语文知识千千万万,文本只是范例,无法包罗万象;然文本也是一个契机,可以举一反三,铢积寸累,才终有厚积薄发的可能。

《鸿门宴》中,为拉拢项伯,心机深沉又识时务的刘邦,先“吾得兄事之”,与项伯套近乎;其次“奉卮酒为寿”把项伯看作是上位者,给予足够的尊敬;甚至“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其中有何玄机?

家庭地位最高者是“父”,而真正把家庭维系起来的却是母亲。女子出嫁,离开“娘家”来到“婆家”,说明家庭其实是以母亲为中心的,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情感上最亲密的是母子,兄弟次之。故称兄道弟是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常规方式,也是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的最合适的方式。一个“兄事之”就让项伯从张良义兄跃升为刘邦义兄,“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而在传统中国人看来,婚姻乃“万伦之始”,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是“两姓之好”,古代人喜欢用婚姻作为政治上的外交手段,谋求共同利益。所以,婚姻这种最直接的手段立刻博得项伯信任,于是“项伯许诺”。而刘邦的步步为营,也终将项伯拉向己方,为之后鸿门脱险,甚至刘项势力拉锯埋下伏笔。

(四)涵泳玩索

文本的深层价值有时不仅体现在主题上,细节也能挖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例如,金岳霖在给学生讲《小说与哲学》时,“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伸进”“捉出”“捏在”三个动词准确写出金先生捉跳蚤的过程,“看看”是对“战果”的观察,“得意”是对胜利的自我愉悦。若只停留在有趣,或许显示了一个成年人难得的大男孩式的童趣、天真,然而更多的似乎是无语,堂堂大学教授居然当着众学生的面兀自捉虱子,未免有些不入流,但这些动作与神态的描写,隐约有着金先生不拘小节的憨态,可敬里似乎还多了一份可爱。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味才见功力。若再适时引入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典故,增闻广见,金先生也似乎具备了六朝名士旁若无人般高谈阔论的大气与淡定,人物形象陡然伟岸。

二、典章人物,集腋成裘——内容

只有人们开始去琢磨别人说这句话时经历了怎样的过往,面对了怎样的环境,终于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前人的这句话是因为怎样的缘故而说出来的时候,文学中的智慧才真正得以彰显。等到学习者终于能够理解思维的核心所在,能够因此对比、举一反三的时候,可能才刚刚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时代烙印

古人认为“义”即“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即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鸿门宴》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楚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自作主张、以下犯上都可说“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都可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称之为“义”,但又因个人私交而坏项羽大事,轻信刘邦谎言,他不是一个称职的臣子,更没想着帮侄儿恢复楚国江山,十足“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和立场,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需要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体察、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二)思想是人物的血肉

人的思想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很难再现于文学作品,若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与心境,便极易歧义,或似是而非。例如,鸿门宴时项羽不杀刘邦,固然有刚愎自用之嫌,更多却是项羽的骄傲使然。

项氏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祖父项燕为楚名将,秦灭楚,项羽十岁与其叔项梁漂泊四地,二十四岁与项梁起兵反秦,成就其西楚霸王威名,李晚芳评价其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彻底打败了秦军精锐部队,给后人留下了以一当十、破釜沉舟这两个颇有气势的成语。

至鸿门宴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在名义上又是刘邦的顶头上司,拥有绝对优势,有足够的资本骄傲。项羽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对天下的控制权,所以不杀刘邦并令其俯首称臣未尝不可,更可让各路诸侯叹服。之后,项羽又率兵杀入了咸阳,最终实现了立志图秦的理想,也不尽然是后世许多评论的一面倒,实力雄厚的项羽也不可能就此一事而气数已尽。

(三)器物文化

中国人认为玉之通灵,能求祥避祸,给佩玉者带来安宁幸福。在古代,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古人也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于是玉成了君子的象征,君子如玉就是由此而来。

玉还有财富与权力之寓,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卿大夫奉命会见邻国国君,见面都要执“贽”礼,多用玉璧(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圆玉),再者璧与“毕”“毙”音相似,所以也作为葬玉使用,一是将玉璧置于死者身下,表示必死,二是将玉璧含于死者口中,称为“含璧”,表示无生。这种使用方式,也同时派生出降服者口含玉璧、衔璧表示自认死罪和以示生死的用途。所以,刘邦在鸿门宴上献“白璧一双”,就是要向地位高者项羽表示敬意、问候、谢罪与生死效忠。

而刘邦送给范增的玉斗是一种玉制的斗形酒器,也有隐喻社稷之意,同有祝愿对方江山千秋之意。另外,鸿门宴会上范增所举“以示之者三”的玉玦,是周边有一缺口的圆玉,表示绝交,反对,即为暗示项羽该“有所决断”。一物一件皆有寓意,古人从不无的放矢,需人们细细咀嚼,才能体味一二。

(四)礼仪文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早有几个“吃穿用度,已是不凡”的三等仆妇在码头等候,上轿入城,一路行至府门前,却过正门而不入,“只进了西边角门”。贾家是一个世袭官职之家,所以宁荣两府自然是很有规模,这样的家庭,门绝对不能小了的,但也并不是每个人来都能走正门,贾家是国公府,如林黛玉这类前来投亲的人,自然是不够资格跨正门门槛的,只有在迎接贵重宾客或者大礼节点的时候,才会大开正门,如元春省亲、可卿出殡,这些地位足够高或是嫁娶等红白大喜事时才能开正门。

之后,黛玉一路行来“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这时候婆子们也得下轿了。“下轿”二字,说明婆子们本身也是坐轿的,贾家是富贵大家,断没有让婆子一路从岸边走回来的道理。但是,此時已进贾府,婆子们自然得下轿,“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这个垂花门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二门内不是男子能够随便进去的,二门外也不是女子能够随便出去的,所以小厮们到这里就不能再进去了,而黛玉也得等到小厮们退出去后方能下轿,这也是大家闺秀不可随便示人的缘故。单是进门已是步步谨慎,更何况要在门内的世界存活,还要活得好,岂不更需步步惊心了?

三、登高行远,驽马十驾——途径

其实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多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堂只是一小部分,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能行之有效地显现其独特魅力呢?

(一)循循善诱

案例:“历史上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曾出现过多多少少的进士、状元,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堪称人物的名字早已被世人淡忘,但有一个人物不是因为他曾经是状元而被人们熟记,而是因为他凛然的正气和忠贞的爱国精神而留传千古,这个人物就是文天祥。”高考、状元这样的话题足以挑起学生的关注,自然接入《过零丁洋》中耳熟能详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补益知识的同时回顾名言名句,进而可探究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表露的心迹。

(二)因势利导

案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直接引发后文廉颇“宣言”与相如交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须先了解古人“尊右”,趁势引进“右尊左卑”之说,常指官职大小,即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大,故有成语“无出其右”。周代时就以“右”为尊,皇亲贵族被称为“右”戚,世家大族被称为“右族”或“右姓”。随即又迁移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白居易被贬到九江郡做司马这样的小官,这属于“卑左”现象。再顺势补充右尊左卑还可表现在建筑住宅上,古时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而中国古代又并非始终以右为尊。因日出东方,古代有视东方为尊贵的风尚,而按照古代中国居住上的习俗,东边恰好是左边。更何况,在中国本土文化里,男女也分阳阴,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左右分别与男女结合在一起,如《荀子·号令》中的“男子行左,女子行右”。在交际场合,古人以“左”为尊。《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夷门侯生。

直到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明、清两代又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古典剧目中,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就是尚“左”的礼仪。

这样顺蔓摸瓜,一个“右”字引出的是五千年历史变迁中的是是非非,在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化知识的厚度。

(三)登堂入室

《指南录后序》中“北兵已迫修门外”之时,一众官员“萃于左丞相府”,却“莫知计所出”,只得寄望于“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文天祥“一行为可以纾祸”。“右”代表正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负责军国要政的枢密使,文天祥可谓是军政大权尽在手,全然可作南宋政权的代言人,然而他出使北营前却以“资政殿学士”(属备用以咨询国政,最多算是高级顾问)出行,为何?大约有二:一则,卸去要职,安排好人手,一旦被元军扣留,宋不至于群龙无首;二则以一无多大实权的官职出行,身份不显,被元军扣押的可能性也会小许多,更可以在低调中为“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留一手,即便是已经准备“不得爱身”,但“将以有为”或许于己于国更为有利。

(四)行之非艰,知之维艰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非但要拿,还得思考,获得比现在更丰富的东西。“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例如,古代年龄称谓有及笄、弱冠、而立、古稀、耄耋、期颐之类。古人常言“成家立业”,即先言弱冠成年,可论婚嫁,成家之后,方能为担起家庭的责任,故需心无旁骛去追求事业,事业才有可能成。再者言七十岁,相对于那个年代的平均寿命,几近翻番,怎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呢?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已达百岁之龄,年事之高,如何不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值得人们咀嚼回味的东西,当人们在黑暗中摸索,漫长地等待时,格斯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理想的追求,为那些正在追逐梦想的人们点亮了希望的明灯,鼓舞着人们前行,只要在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寸积铢累,終有一天能累土聚沙,化为己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确切指出了中国发展的困境,也提到了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中国到底为何能两千多年来一直屹立不倒?是文化,中国有世界上多数国家不曾有过的连续不断的文化。或许就是有了文化,独特的文化,才未曾灭国吧!语文在中国原就是本土化的东西,你我何不再多做一点,让中国味飘扬地更久远一些。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项伯项羽刘邦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梦遇项羽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