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工艺品不仅有很强的艺术性、民间性,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凤翔泥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凤翔泥塑造型特点、色彩特征、纹样寓意等方面的论述,探究凤翔泥塑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特征、艺术特色以及发展机遇。
一、凤翔泥塑概述
凤翔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邻岐山、西连千阳、南邻宝鸡、北接麟游,是古代絲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凤翔更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彩绘泥塑更是陕西省宝鸡市民间工艺的首推代表,当地人把这种手工艺品称为“泥货”,历经选土、砸泥、擀泥片、上模、脱胎、拉粉、勾线、上光等十几道手工工序才能完成。凤翔县境内两三千年前的古墓中出土的泥塑制陪葬陶俑,足以让人感叹其泥塑工艺历史源头之远。凤翔泥塑制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凤翔泥塑”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泥塑文化成为重要课题。
凤翔泥塑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凤翔泥塑借鉴了古代一些民间工艺品中的纹饰等特色,造型生动、色彩亮丽,让当地人爱不释手。每逢过节和集会时,当地人就将泥塑作为礼品送出,寓意有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可见泥塑在当地人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如今彩绘泥塑的聚集地凤翔县六营村的农户几乎都还在生产泥塑,凤翔泥塑的加工还会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采用晾干定型,有的在制作过程中还要高温火烧,因此制作泥塑的泥土选择尤为重要。黄土是凤翔的一个重要特色,由于各地水土、地理条件的不同,泥土的物理性质也不同,而凤翔就拥有这种先天的优越条件——当地有一种黄土,被称为“板板土”,几乎不含沙石,是凤翔泥塑制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凤翔泥塑的艺术文化特色
(一)凤翔泥塑的类型
凤翔彩绘泥塑共有180多种花色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小孩喜欢的泥玩具,包括巨型蹲虎与方寸大的小狗、小狮等,基本借鉴动物造型,做的几乎都是十二生肖的形象;二是装饰挂片,有戏剧脸谱,虎、牛头等动物头像,还有富含寓意的麒麟送子、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等浮雕式的挂片;三是立人,主要根据各种民间传说、历史事迹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塑造。其中大多都是空心的作品,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神态都会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其视觉效果更是别具一格。
凤翔泥塑一般都以对称的方式表现,点线面的运用恰到好处,布局巧妙,严谨得当。最主要都是以中国吉祥物为题材,这更是大大加强人们对其的好感与喜爱。凤翔泥塑善于运用历史素材,西周青铜器上的纹样就被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泥塑艺术。
(二)凤翔泥塑的造型、色彩特征
凤翔泥塑艺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凤翔的泥塑作品三分靠坯子,七分靠画工。既说明了形塑和彩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后期的装饰在彩绘泥塑中的重要地位,又点明了凤翔彩塑强调概括、夸张、灵巧造型的原因,目的就是将具有象征、寓意性的符号通过简单易懂的彩绘方式展现出来。凤翔泥塑的色彩主要分为彩绘和素绘两种。彩绘主要以红、黄、绿三种为基本色,加上黑色和白色,正好印证了中国传统的五色五行。凤翔泥塑色彩纯度高,又用流畅的墨线勾勒,使得作品流光溢彩、对比强烈,有着农家乡俗审美性。而其色彩的美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整体色调稳定统一,突出了凤翔泥塑别样的色彩特征。素绘则受中国传统书法影响,独创出淡雅素洁的白描泥塑,白色的底上用墨线描绘出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象。作品上黑白相间,既体现了它的优雅,又表现了它的美观,形成清新脱俗、别具一格的风格。
例如,“坐虎”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见图1),彩色坐虎的上色手法是在白底上勾绘墨线图案,再局部上色,最后使用清漆增加光泽;而黑白坐虎用色方法相对简单,用墨色勾勒出流畅的线条,再用简练的笔法进行涂染,不用上清漆,给人以淡雅、素洁的感觉。
坐虎前腿站立,后腿卧坐,神态凶狠,五官紧凑,耳朵夸大、嘴巴大张、牙齿锋利,额头正中间有一个“王”字,巧妙刻画出虎的威严。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艺人在它的装饰纹样上根据当地风俗习惯以及装饰部位的不同,运用了不同且适合的装饰符号。身体用莲花、牡丹等寓示吉祥的花草图案进行装饰,中间配有云勾纹、卷草纹及变体花草纹,整体美观又不失大方。纹饰线条也变化多样并且极为舒展流畅。所有的花纹运用巧妙,疏密得当,总体构图在基本对称的前提下又将局部掌握得均衡得理,整体形象充满幻想与较强的生命感。在色彩运用上,多用红、黄、绿等色为基调,色对比强烈、颜色鲜亮醒目、浓艳大方,充满喜庆与欢乐,富有乡土气息,由此也显示出当地人民对传统美的崇拜与追求。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地艺人仅凭借自己对虎丰富的想象以及外人的描述,在未见过虎模样的情况下,创造出了自己心中理想老虎的形象。虽然造型与真实的虎有形象上的差异,却把虎的神韵和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凤翔泥塑图案特点及寓意
凤翔泥塑图案以“绘”为主,在泥塑图案的表现手法和取材上十分讲究,不管什么形状的泥塑制品,艺人都会在它们身上空白的地方绘制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与传统泥塑不同的是,凤翔泥塑以简单易懂的艺术表现手段,将其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的图案用千变万化的线条与颜色呈现出来。凤翔泥塑图案基本以植物类为主调,如生肖猴身上(见图2),就是以牡丹花为主,其中还加有少许的贯钱图案,以及一些辅助的变体花草纹,很少运用动物图案。从图案中的牡丹,人们就可以看出来凤翔人民向往美好、华贵的生活,而贯钱图案表现了其对金钱的渴望。因为在凤翔人心中,他们并非想要靠着读书、科举来实现这些,而是靠着勤劳,靠着自己的双手实现这些。凤翔泥塑的创造者本就是陕西的农民大众,陕西地区民俗淳朴,而这些图案恰好体现了当地农民善良、热情、勤劳的品德,代表了其审美取向。除了这些,凤翔泥塑还以其他花草的变体纹图案为辅助纹,表现出一种简练、大气、神秘的审美色彩。其生肖猴中植物图案主要分布在头部和身体这种面积较大的地方,而动物和事物类的图案,则是以辅助装饰性的功能出现在身体尾巴的部分。
泥塑图案本就是以多种图案组合而成。除了花草类图案的频繁运用,少许的动物图案也被运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蝙蝠。因为蝙蝠取其谐音寓示“多福”,寄托着凤翔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们既营造出一种神秘美,又不会让人产生低俗的审美感觉,使这种与众不同的情感载体在陕西地区得到传承,受到陕西人民的喜爱,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无论从凤翔泥塑的花色种类、造型色彩还是图案特点来看,它都寄托了人们热烈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形成了凤翔泥塑质朴自然的美学特征,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工艺与创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凤翔泥塑的艺术价值随着商业价值的提高更是备受重视。
三、凤翔泥塑未来发展的思考
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资源、传承发扬泥塑文化、打造民间美术精品关乎凤翔泥塑未来的发展。六营村的彩绘泥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胡新明是现阶段凤翔泥塑传承中最具代表的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大师”的殊荣,他是2002年、2003年国家生肖邮票泥塑马和泥塑羊的设计制作者之一,他设计制作的“五毒青蛙”、“关公钟魁”被首届中国吉祥文化艺术节评为金奖。目前,艺术市场的不够规范、凤翔泥塑创新性不够、泥塑生产组织方式单一等因素仍制约着凤翔泥塑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联合高校传播泥塑文化、培养传承人
许多高校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这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每年都会带学生来这里采风、学习、参观,凤翔作为采风教育基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和高校合作,设置相关课程联合培养泥塑的传人,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凤翔泥塑文化。此外,每年都有大量到访者来六营村了解、参观、购买,传承发展泥塑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凤翔泥塑在传承中创新
从最原始简单到只有形的泥塑到如今的彩绘脱胎泥塑,凤翔泥塑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供人们选择的泥塑题材越来越丰富,为正在发展中泥塑的造型和纹样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凤翔泥塑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特色品牌,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如旅游开发,包括特色纪念品系列、用户参与创作体验、设计游戏界面等。
(三)网络时代提供了更好的传播、销售渠道
凤翔泥塑必须顺应时代来发展,不能局限于周边地区和一些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销售,讓凤翔泥塑走向世界舞台。
(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传媒学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育苗项目(项目编号:16SKYM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书英(198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