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诗意课堂教出语文味

2017-07-05 13:54陆亚楠
成才之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陆亚楠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 要:语文课堂要打破沉闷的气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享受到我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文章从交流情感、散发张力,渗透美感、诗情画意,传承文化、提升境界几方面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意课堂;语文味;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57-01

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文味儿,要展现出文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运用情感激发、语言品味、境界感知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

一、交流情感,散发张力

过于枯燥的语文教学会使学生失去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使语文课堂有内容,而且要有内涵,饱满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才能得到学生的响应。教师在预设时,要精心挑选出文本中的情感点。例如,教授《爱之链》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使学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主动给予无私的帮助。教师可以用富有张力的语言导入文本的学习:“爱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爱能让人在严寒之中感受到一丝温暖,能让人在孤独的旅途中感受到一丝安慰。大家是否想过,如果每个人都付出一分爱,世界将会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之链》,思考爱要如何传递、延续。”这样的导入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带着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设置富有张力的问题,促使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情感。“大家试着找一下文本中的细节,看看这些细节如何表现乔依的善良。如‘乔依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凄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这个细节?”在品读文本后,学生了解到乔依当时身处困境之中,但是他却依然热心地帮助别人,这体现了他的善良。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让他们思索一下,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点,用满怀激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展现出张力,令学生沉浸在教师制造的美的氛围中。

二、渗透美感,诗情画意

在语文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从平面的文本中感受到立体化的诗情画意,充分体会文本的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教师要在授课时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促使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文本体验之中。《三亚落日》用清新的文字描绘了三亚落日美景,体现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渗透着诗情画意,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文本,感受其语言之美。“作者笔下的三亚有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种地方看落日,是不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情呢?尝试说说作者用哪几幅‘画来描绘三亚落日的场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了解文本将三亚落日描绘成像“孩童、灯笼、跳水员”,这三个比喻各不相同,分别体现了落日快乐、温和、敏捷的特点,给原本无生命的落日赋予了生命,体现出落日独特的美。将文本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找到落日金红一色、光芒渐渐收敛、慢慢下沉、蹦跳、悄然进入水中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同正在观看优美的连环画一样。从文字品读之中,学生感受到了文本渗透出的美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之美,就要在授课时展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不能直接照搬教科书的内容。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就不必要求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可以用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之美。

三、传承文化,提升境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促使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的接班人。教师要促使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境界,更要让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特征,这样才能让文本学习变得更富有乐趣,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讲述了司马迁在逆境之中不忘初衷,忍辱负重,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最终完成惊世之作《史记》的故事。在阅读本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矢志不渝、发愤著书的精神,让他们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司马迁认为,人总是会有一死的,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则轻于鸿毛,对于他的话,你如何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资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句子,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诗是否和司马迁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司马迁和臧克家,这两个人相距千年,他们为何会产生相似的想法?”學生在对比思考后认识到人生价值有不同,若要让人生更有价值,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有意义的事。继而学生会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思考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在文本学习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能拓宽学生知识量,启迪他们的智慧。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运用情感激发、语言品味、境界感知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儿。培养学生的美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养成优雅的文化气质,在成长为社会人之后他们将体现出健全的人格、独到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徐婉琪.建构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2]曹金梅.让语文味儿重回语文课堂的有效路径[J].阅读与鉴赏,2011(09).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