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全纳教育思想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2017-07-05 18:04丁爱平
成才之路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策略文化建设

丁爱平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江苏 泗阳 223700)

摘 要:“全纳文化”是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向所有学生提供同等的优质的学习与活动机会,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力和特点,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杜绝排斥”“营造氛围”“创造机会”“加强合作”等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全纳教育思想;文化建设;创新人才;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02-02

先从听课中遇到的一件事讲起:一次,学校举行新教师汇报课。在一位年轻数学老师的课堂上,有个学生孤零零地坐在教室的西北角,手一会儿摸摸课本,一会儿玩玩笔,似乎数学课与他无关。而教师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也不曾过问这个孩子。出于好奇,下课时和班级的一个学生聊起该生,得知这个学生有多动症,上课老是和同桌讲话,不注意听讲,老师怕他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便让他单独一个人坐在那里。由此想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像上面这位年轻老师一样的老师也许有很多。即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纪律观念差的学生以及其他不合群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老师缺乏一种全纳思想观念,使这些问题学生被排斥、被歧视,没有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最终导致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面对这些问题生,教师需要具有一种全纳教育思想,努力为他们营造和谐共处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中,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从而使他们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全纳”(Inclusive)的含义是包括、包含、容纳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全纳文化”是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向所有学生提供同等的优质的学习与活动机会,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力和特点,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会合作,注重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运用全纳教育思想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保护学生幼小心灵,为他们创造同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温暖的集体生活中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呢?

一、杜绝排斥,接纳每一位学生

从全纳教育的人权观角度出发,教育要接纳每一位学生,接纳学生的各种特殊性,要杜绝所有排斥、歧视现象的发生。因此,创建班级全纳文化,首要的一点是要建立一个没有排斥、没有歧视的班集体。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来共同创造班级全纳文化。对教师的主要要求是:要杜绝对“问题生”罚立墙角、罚抄作业、罚不准其参加集体活动等排斥现象;不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成绩,不用歧视的语言和举动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不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好、中、差分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成绩好坏而使学生受到不同的对待。对学生主要要求是:不准给问题生和有残疾的学生起绰号,不准嘲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准讽刺有残疾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通过营造容纳氛围,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是受欢迎的。

二、营造氛围,促进所有学生和睦共处

全纳就意味着共处,而不仅仅是身在其中。要建立班级全纳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和谐氛围,使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和睦共处,“共处”是全纳教育首要的内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来实现。例如,“和睦共处是最美的”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中,教师先描述小品《起绰号》的故事情境:一个同学给班级一个腿有毛病的学生起绰号,造成两人互相厮打,结果头破血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件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全纳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件事。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和睦共处集体生活会更美好。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他们之间能成为好朋友,或朋友之间有哪些难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从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看短剧,思考遇到下面的情况时该怎么做: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另一个同学,这位被踩到的同学很气愤,结果两人吵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最后,通过“互相赞美”活动,学生指出自己最想赞美的同学,并说出赞美的语言。比如“你画的画很漂亮,我一直很佩服你。”“你学习勤奋,我一直很崇拜你”,等等。接受赞美的同学要表示感谢。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感恩。长此以往,就会逐步形成和睦共处的班级文化。

三、创造机会,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参与是指每一个人积极的、有意义的、主动的活动状态。如果说共处是全纳教育首要内涵的话,参与就是全纳的第二内涵,“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是全纳教育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胜心强,谁也不甘落后的特点,通过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来。例如,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跳绳比赛活动,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跳绳的次数最多。再如,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规定几本必读书目,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在班级举行“读书素养大赛”活动,將班级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个队,按总分的高低来决定比赛的名次,并对参与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些活动,只有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能认真地对待,才能取胜。开展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四、加强合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会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全纳教育之所以把合作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提出来,就是要使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实践中,首先,要使每位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合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三,要使学生乐于合作。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些事情一个人很难完成,但通过合作就会很轻松地完成。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会了合作,还会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纳是一种关爱,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育人的艺术。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会合作,注重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具有全纳的意识,并运用全纳思想建设班级文化,使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从而实现公平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志诚.全纳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0.

[4]廖建霞,胡金水.全纳:育出新型实用人才[J].中国德育,2011.

[5]董绍才.基于全纳教育的和谐班级建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06).

[6]邢俊友.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2).

[7]邱伟光.论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1(08).

[8]卜春梅,孙清磊,朱周斌.班级建设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及路径[J].北京教育,2013(08).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教育策略文化建设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