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待见 韩校鹏 宋园园 刘剑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郑州 450014
氟哌啶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刘待见 韩校鹏 宋园园 刘剑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郑州 450014
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10-2016-05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伴躁动症状的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精神神经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660,P<0.05);观察组PaO2上升及PaCO2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77.42%,对照组为5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躁动、谵妄或焦虑症状的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短时间应用氟哌啶醇,安全有效。
氟哌啶醇;慢阻肺;肺性脑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期,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躁动、胡言乱语、谵妄、精神错乱、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即肺性脑病,严重影响慢阻肺预后[1]。氟哌啶醇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具有很好的抗焦虑、抗兴奋躁动、抗幻觉妄想等作用,镇吐作用亦较强。为探讨氟哌啶醇在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中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收集我院2014-10—2016-05住院的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2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10-2016-05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67.1±7.2)岁;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66.0±6.7)岁。2组年龄、性别、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选标准:均符合2016年更新版GOLD制定的慢阻肺诊断标准;符合肺性脑病诊断标准[2];并选择伴躁动、谵妄或焦虑症状的轻中度肺性脑病。排除标准:(1)重度肺性脑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2)所有患者排除支气管哮喘、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肺癌、气胸等肺部原发疾病;(3)呼吸道分泌物多且自主排痰能力差的患者;(4)因脑卒中、感染中毒性脑病、精神分裂症、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及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呼吸兴奋剂应用、间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S/T模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5 mg肌内注射,2次/d,疗程2~7 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治疗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变化,并记录精神神经症状改善的时间[3]。(2)观察2组治疗前后12 h、24 h、48 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3)疗效评价,显效:治疗24 h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神经精神症状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正常;有效:治疗24~48 h内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神经精神症状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治疗48 h后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无改善或恶化或死亡。(4)观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肌肉痉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口干、便秘、乏力、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2.1 2组治疗后精神神经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精神神经症状改善时间(6.9±2.7)h明显短于对照组(14.5±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5)。2.2 2组治疗前后12 h、24 h、48 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治疗前,2组PaO2和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 h、24 h、48 h,PaO2和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PaO2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12 h、24 h、48 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2.3 2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对比 [n(%)]
2.4 不良反应 2组均未发现明显肌肉痉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口干、便秘、乏力、皮疹、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病死率高达56.4%[4]。肺性脑病发病机制是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内酸中毒,脑水肿发生,脑循环障碍,神经细胞膜电位异常改变,神经细胞传导功能下降,从而出现精神错乱、躁动、胡言乱语、睡眠昼夜颠倒、表情淡漠、嗜睡、昏睡、昏迷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由于精神错乱、躁动等神经精神症状,患者不能配合呼吸支持等治疗,导致治疗效果差,甚或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通过应用纳洛酮、醒脑静等促醒剂及地西泮、咪达唑仑等镇静剂改善患者精神神经症状[5-6],但仍有部分病人肺性脑病症状未得到控制,甚至加重。
氟哌啶醇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阻断多巴胺受体作用较强,具有很好的抗焦虑、抗兴奋躁动、抗幻觉妄想等作用,镇吐作用亦较强,但镇静作用较弱。临床上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谵妄、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等疾病,在肺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甚少,曾有研究报道显示,早期应用氟哌啶醇治疗肺性脑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精神神经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2 h、24 h、48 h,观察组PaO2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aCO2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提示氟哌啶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肺性脑病患者的躁动、谵妄或焦虑症状,促进患者配合无创通气治疗,进而能较快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无明显并发症,提示伴躁动、谵妄或焦虑症状的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短时间应用氟哌啶醇,安全有效。但本文具有局限性,选择伴躁动、谵妄或焦虑症状的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譬如,针对实施有创通气并不能配合的患者是否有效;并需进一步探索肺性脑病时使用氟哌啶醇的起效时间、疗程及禁忌证等。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1] 刘开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内科,2014,9(3):278-280.
[2] Díaz GG,Alcaraz AC,Talavera JC,et al.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to treat hypercapnic coma secondary to respiratory failure[J].Chest,2005,127(3):952-960.
[3] 叶艳平,李宁,陈谨,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中重度肺性脑病的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3):186-187.
[4] 姜世洁.肺性脑病的诊治[J].成都医药,2003,29(2):110-111.
[5] 于碧磬,古力巴哈尔·热孜克,杨晓红.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疗效[J].中国实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93-94.
[6] 金超阳.BiBAP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32例[J].2013,16(18):97-98.
[7] 刘浩.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87-88.
(收稿2016-12-23)
R563.8
B
1673-5110(2017)10-0125-02
△通讯作者:刘剑波,男,博士,研究方向: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E-mail:11566848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