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音乐课堂

2017-07-03 07:52邵明明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方法

邵明明

摘 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只靠语言,音乐也能起到沟通的作用。通过对音乐地聆听,我们能听到作曲家和歌唱家的心声,美妙的旋律能沁透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够达到心与心地沟通。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对音乐这门课程,使学生在对音乐地聆听中得到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方法

音樂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在小学阶段,音乐可能并不能称之为高雅艺术,这时的音乐多是一些通俗的儿歌,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能从音乐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品质。所以,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明确这一点,要让学生学会去品味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高雅。但在现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大多忽视了这一点,并且没有抓住小学生自制力不足的特点,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容易产生跑神的现象,降低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这时教师要采取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这不仅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在现如今得到广泛运用,更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能以动态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音乐教学这个问题的。

一、以境融情,促进聆听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上地利用,避免了传统音乐课堂的尴尬,即教师在上课前要做许多繁琐工作。如,准备与这节所讲授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而且这些内容地展示都占了大半节音乐课,使教师还没教会学生唱这首歌下课铃就响了。而教师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在课前把这些内容压缩到一个课件中,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动态课件展示与学生互动,提高音乐课堂讲课效率。

以小学音乐(鲁音版)四年级上册《大海啊故乡》这一单元中的《赶海的小姑娘》这一节为例。教师在让学生学这首歌前,自己要先明白这首歌所要凸显的感情,即热爱家乡和祖国之情。教师在课前先做好本课的课件(课件所展示的内容要生动形象,并在后面的教学中能做到与学生互动),教师上课前,先播放第一张课件,即一幅动态带音频的海边图像。教师让学生闭上眼,听着音频想象一下,假如是自己在海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赶海吗?这时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学生说赶海是在海边居住的人要在潮起落的时,到海边捡一些海产品。教师说:“这位学生回答的很对,那你们想跟我一起去赶海吗?”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紧接着播放第二张课件,是一个小姑娘在赶海,然后点击音频播放《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听着音乐想象,假如自己和这位小姑娘一起去赶海会怎么做,通过肢体语言向下面的学生展示。通过短短几分钟对这两张课件地展示,学生对《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已构建起具体的情境,下面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感情融入进去。教师接着播放第三张课件,即这首歌的一段段音频,教师一段段的播放,让学生慢慢体会小姑娘欢快的心情,然后教师先教一遍学生唱这首歌,一遍后教师进行独唱,让学生伴唱“找呀找呀 找呀找呀找挖呀挖呀 挖呀挖呀挖”这两句,教师唱完后问学生:“你们感受到小姑娘在赶海时的感情了吗?”学生说:“知道了”。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成三组,依此对这首歌进行演唱,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你们很棒”等鼓励式话语,以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这一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以境融情,提高其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教《赶海的小姑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

二、激发想象,拓宽思维

音乐的教学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会这首歌,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对这首歌的学习中可以了解更多音乐知识,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而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达到音乐教学的这一目的。

以小学音乐(鲁音版)四年级下册《小鸟请到这里来》为例,教师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把课时分为2节,这里着重以第二节课时为例。教师在上第二节课时,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遍《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然后教师问学生:“在这首歌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欢快”。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第一张课件是一张动态图片,即有很多鸟在飞,然后教师播放《百鸟朝凤》,播放完后问学生:“在这个音频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欢快”,然后教师进一步询问学生:“你能猜想一下这首音频中所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吗?”教师为了降低难度,可以播放第二张课件,这张课件所展示的是几种乐器,教师分别点击每个乐器下面的音频,并让学生结合乐器的音频猜出刚才那首乐曲用的是哪种乐器,这时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是唢呐。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乐器没?”这时可能有一部分学生说没有见过。教师在播放第三章课件,即一个介绍唢呐的视频(大约8分钟)。播放完视频后学生对唢呐这一民间乐器有了认识,然后教师在说出刚才所听的乐曲是用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并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百鸟朝凤》这首曲子诞生的过程。然后教师提议让学生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模仿一下你自己所能想到的小鸟叫声是怎么样的,然后教师再次播放这首音频,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叫声融入进去。从这一过程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了民间艺术唢呐,开拓了音乐的视野,拓宽了对音乐的思维,并激发了学生对鸟叫的想象力,使这节音乐课变得丰满起来。

三、重点突出,提高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并不成熟,对一些歌曲的唱法可能并不能很好掌握或对一些歌词有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中的重点进行理解。

以小学音乐(鲁音版)五年级下册《北国之春》这一单元中的《美丽的家乡》为例,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这首歌的时候,要先明确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即让学生了解北国的风光和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生唱《美丽的家乡》这首歌前,先让学生对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即这首歌是《傲蕾一兰》歌剧的插曲,讲述了傲蕾一兰面对危难不畏惧,保卫家乡的故事,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傲蕾一兰》这一歌剧的片段(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美丽的家乡》这一首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重点教学生《美丽的家乡》这首歌的二声部的部分,即歌曲的第二部分,并让学生多次听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然后教师跟着多媒体播放的音频对《美丽的家乡》这一首歌的第一部分进行哼唱,等学生熟练能哼唱出《美丽的家乡》这首歌的第一部分时,再让学生带着歌词跟着音频进行跟唱练习。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歌曲第二部分的二声部进行学习,把二声部剥离开来,依次让学生对这两个声部进行学习。等学生熟练掌握后教师可以弹第二部分的一个声部并让学生跟唱一个声部。然后教师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并让学生进行交叉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音准到位,并且两组在和声时要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不能只关注自己演唱的部分。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知道《美丽的家乡》这一首歌曲的重点在哪里,并利用多媒体减轻学生对这首歌在理解上和演唱上的难度,从而促使这节音乐课顺利开展。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音乐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晓红.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音乐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369.

[2]黄穗.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J].才智,2011(24):10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