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摘 要:在如今的学前教育音乐电子琴教学课程中,教学更加追求的是新的理念和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乐曲演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内容,涉及音乐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被延伸拓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所以,在音乐教学领域尤其是学前电子琴教育实践领域的新方法也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
关键词:学前教育;电子琴教学;实践探索
电子琴教育是器乐课中独特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子琴进行学习之后,可以通过电子琴所展现的音色和节奏进行音乐的学习;在进行电子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聆听的方式辨别不同音符的音色、音高、长短、速度、力度和和声,从而提高自己的乐感。并且每个民族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歌曲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电子琴的强大功能就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细致具体的理解,为学生不断地学习音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就学前电子琴教学实践的新式方法做出了具体的阐述。
一、学前电子琴课程的相关内容
1.课程性质
幼儿歌曲演唱是根据如今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所开设的特色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所用到的教材为吴雁泽编写的《全国少儿歌唱考级歌曲集》和西南师大出版的《高考声乐强化训练》,通过教材的内容结合实践来帮助学生进行学前电子琴教学。而作为教学主体的电子琴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是拥有自动伴奏系统;第二是电子琴乐器音域广;第三是能够连接电脑,从电脑上下载音乐资源;第四是学生对它展现出比较强烈的兴趣。
2.课程作用
在对本课程进行学习之后,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电子琴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的了解,学生还能够对电子琴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框架产生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还能培养学生课外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会提高一个层次。在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学前电子琴教学知识投入到实践之中去。
3.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之中不能盲目,因为,现在的电子琴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基本教学能力所创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电子琴的技巧课,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且还要对电子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二、学前电子琴教学实践的新方法
1.技能训练创新法
电子琴是一种键盘乐器,所以,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电子琴的训练之中,对音阶的学习和训练又是基础。虽然,音阶练习十分枯燥,但是在音阶训练中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改变速度、变换音色和加入自动伴奏的方法来配合学生的弹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弹奏大调式音阶,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相同时值的奏法但是不同节奏的方式去演奏,例如可以选用不同的附点和切分节奏,或者是加十六分音符和加休止符节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时候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音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同时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节奏,教师还可以给出2/4拍、3/4拍和4/4拍的指令,学生就可以运用不同的节奏加以不同的音色来重新诠释歌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而电子琴技能训练和创新的目的也就会
实现。
2.多种演奏配合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一种单一化的演奏方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齐奏、合奏、联奏、伴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就会得到增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组织小型电子琴演奏会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或者,可以采用合奏训练的方式来激励促进学生进行学习。首先,可以师生合奏,教师弹奏主旋律和和弦,学生弹奏副声部;其次,就是简单的声部合奏;最后,可以尝试多声部合奏或有领奏的合奏。
3.弹唱结合训练法
在教授学生进行电子琴演奏的过程中还不能忘记学生今后所要面对的受众是少儿,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通俗歌曲的演唱,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儿童歌曲弹唱之上,不断提高学生对儿童歌曲的演奏能力与演唱技巧。以儿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小燕子》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再把合适的节奏、音色、和弦融入这首歌曲之中让学生演奏,同时还可以将词曲配合起来展示。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掌握好电子琴节奏与音色之间的转换,并且控制好单指和弦与多指和弦的问题,让学生在弹奏和演唱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和咬字,实现真假声的互换。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的电子琴教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它需要学生反复对曲子进行训练,反复对教学理论进行揣摩。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教育者的考验,只有教育者在对学前电子琴教育进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最符合电子琴教学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周毓平.有效提升农村中职校学前生电子键盘演奏技能之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5(5):78-80.
[2]孙建海,张媛霞.从音乐审美心理要素来解析学前教育的音乐技能教育[J].青春岁月,2016(1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