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与涓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实证研究

2017-07-01 20:07潘国清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潘国清

摘 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支点,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无锡为样例,首次运用“极化”效应分析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人力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削弱作用,提出利用“涓滴”效应提升农民教育有效性,并给出具体方案。分析了现有普适型农民教育资助方式的弊端,提出改变传统农民教育培训方法,采用“上、下”贯通、“点、面”结合、助强扶弱的机制,从建设学习型组织、布局教育培训体系、组建学习共同体、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和强化示范导向作用等方面着手,消弭“极化”效应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民教育;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3-0050-06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将新型城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八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论述,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对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极化-涓滴”效应是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对一个国家内各区域间经济关系进行研究后,用来解释经济发达区域(简称强域)與欠发达区域(简称弱域)之间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理论。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指强域的发展吸引弱域资源向强域流动,从而削弱弱域的发展能力;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指强域吸收弱域资源的同时,向弱域渗透积极因素,给弱域提供发展的机会,“反哺”弱域增长。城镇化进程是城乡间各类资源的重新分配,可以用“极化-涓滴”效应来分析相关过程。

城市作为强域,拥有先进的产业增长极,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促进增长极自身发展,同时拉大强、弱区域间的不平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强域越富而弱域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需给弱域直补,而是通过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在消费、就业、教育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政府资源可经由强域陆续流入弱域和终端方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弱域增长。

作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环节的农民教育问题,在各类学术文献库中并未收录有关“极化-涓滴”效应研究的文献,亦无关乎“极化-涓滴”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分析“极化”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力资源重新分配的影响,立足市域范围这一微观而又具典型性的场景,以江苏省无锡市这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等二线地级市为例,分析了“极化”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存量人力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影响;提出改变传统农民教育培训方法,采用自上而下、以点盖面、助强扶弱的机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集约式重点投放,借助“涓滴”效应提高农民教育的有效性。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农民教育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对城乡空间布局、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Unwin(1989)首先提出了城乡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流”的观点,并建立了总体分析框架[1]。Kenneth(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城乡的相互作用,揭示城乡间各种“流”对缓解贫困的效应影响[2]。城镇化的参与主体是农民,他们的基本素质包括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3],这从文化、科技和经济三个层面确立了新型农民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农民教育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农业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能是经济系统中最不同凡响的特点”[4],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新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其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将直接影响新城镇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城市化率都在9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也均在85%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重视农民教育培训[5]。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状况不甚理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系统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寥寥无几,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延缓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因此,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美国最早的农民教育是通过创办高等农业院校来实现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教育的中心任务[6];韩国和日本开展农民教育时,政府积极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载体[7]。薛晓阳用霍华德社会城市理论研究了乡镇社会的伦理建构和转移农民的道德教育[8]。李华玲提出,建立以农民企业家成长要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立多渠道的农民教育资金体系[9]。陈正华提出,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民培训的有效实施[10]。

农民教育是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需要。农业人力资源中富余劳动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绝对富余,指在某一区域、时期和生产水平条件下,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边际效益为零时,农业中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另一种是相对富余,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时,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多数研究采用上述两者中最大值。以无锡为例,农业富余劳动力以本地转移为主。2016年底,无锡市农村劳动力中有17.88万人进城务工,其中常年外出的有5.85万人。随着农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中转移的速度非常快。

三、新型城镇化对无锡农业发展的“极化”作用

截至2014年,无锡城镇化率为72.9%,城镇化质量在全国排名第14位,属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11]。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中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城镇化的进程从有序发展趋向无序发展;在生产力驱动下,传统农村生产关系中各类要素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持续流动;农村人力资源向非农行业非规划流动,削弱了农业经济的人力资源基础;农业升级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由于专业人才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劳动者的流失而受到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农业经济发展。

(一)“极化”效应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影响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和农村是两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区域,且通常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好于农村。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做总体规划时,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禀赋,二三产业自然适合布局在城镇,而第一产业适合布局在农村。产业分工中,二三产业处于高端,一产处于低端。由于城镇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需求上升,尤其对掌握技术的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城镇的人力资源价格高于农村,形成人力资源增长极,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驱使下向城镇流动。结果,城镇因人力资源流入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农村则因人力资源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活力的青年劳动者的流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贡献(包括智力贡献)减小,使农村的发展更趋劣势,形成人力资源的“极化”效应,见图1。

(二)“极化”效应对无锡农业发展及农民从业的影响

无锡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推进的局面下,一、二、三产业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极化”现象。

1.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不断下降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无锡生产总值增加值7568.1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137.22亿元,占全市所有产业增加值的1.81%;全市农业社会总产值16653.22億元,农业总产值为224.15亿元,占农业社会总产值1.34%。不论从农业在无锡市经济总量中占比,还是从农业总收入在无锡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占比来看,农业在无锡经济结构中比重都较低,并且在较长时间内下降趋势非常明显。长期的工业化建设和城镇化推进,使二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大量社会生产资源从农业经济中流向二三产业。

2.大量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业产业

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无锡农村经济已经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形态,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岗位工作,涉农人员持续减少。截至2016年,全市乡村人口数196.33万人,乡村劳动力124.13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和种植业的劳动力数为34.41万人,仅占乡村劳动力的27.75%。飞速发展的乡镇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吸引本地农民重新就业的重要途径,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有利的条件。大批年轻力壮、受过教育的外地农民也进入无锡农村的二三产业,本地大龄农民被挤出,被迫向农业返流。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持续向非农行业流动,削弱了农业人才的基础。

3.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无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587元,增长11.2%。许多农民不再从事单一的传统种植业,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重要来源。由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数额较大,获取途径较农业收入省力,容易使人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所以农民主要工作兴趣必然转向了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类。种养殖业成为农民获取生活资料的途径,而不是获取和积累财富的主要方式。

四、“涓滴”效应提升农民教育水平实证分析——以无锡为例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胜利标志是能让农民增收,显著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要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传统行业的文化传承,就必须重视农民教育。要警惕“极化”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负面影响,重点是要消除“极化”效应对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异常导向。通过“涓滴”效应的收敛作用,可以使整个区域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发展,这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区域(城、乡)社会发展的发展极理论。

教育学中的涓滴效应与经济学中的涓滴效应不同。经济学中的涓滴效应能否发挥预设效果,目前争论较多。在教育学中,这种涓滴效应经过循环累积是可以实现的。农民教育中,上游受益者通过产业技术引导,对下游农民的个体生产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符合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涓滴”的具体方法是让有比较优势的社会、经济组织率先开展学习,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然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传播,逐步向组织体内外的个体转移,促进个体的智力技能发展,缩小需求与现状间差距。

(一)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培育发展各类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多,占总人口比重大,农村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完成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成果。打造能引领、管理和服务农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是农民教育的有效抓手。

“学习型组织”的主体是“组织”,可以采用“委居站办”(党委,居委会,管理服务站,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具体分工是村(居)党组织领导、村(居)委会依法自治、社区管理服务站承接公共服务、村(居)综治办负责综治维稳工作。无锡在2016年实现了“委居站办”全覆盖,这种自上而下推行的管理体系可以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

第二种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是农民基于生产生活需要自下而上建立的团体组织,如村级合作社、种养殖协会、活动小组、社区业主管理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数量可观,和农民联系非常紧密。至2016年5月,无锡已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2967家,基本实现以高效种养殖业为主的产业环节全覆盖,入社农户约7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区域全覆盖[12]。

学习型组织第三种载体是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学校、公司、农业实训基地,他们大多是农民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可以承担农村学习型组织的教育职能。其中,农村种养殖生产基地正逐渐发展为农业园区,其是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主阵地。无锡按照“政府主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政企积极联手”的思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创建和扶持学习型组织,依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和相关经济组织、二三产业领头企业、乡镇教育机构、农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农民新型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培训工作。

(二)合理布局立体式教育培训体系

在农村教育工作中,教育培训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必须十分关注农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分布在城乡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作为农民教育中心实施单位,在教育基础设施、实习实训条件、师资力量和办学资金等方面具备优势,交通便利,信息渠道通畅,能够拉动和吸引周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要素和教育学习活动不断向其聚集,不断积累农民教育培训成果,成为农村人力资源“成长极”。这些教育实施中心在推进农村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的同时,持续向乡镇周边地区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涓滴”效应,使周边地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在无锡地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各类单位已经搭建了农民培训“立交桥”,形成中心带动周边、以点辐射块面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见表1。

(三)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积极性和有效性

最早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的是Boyer,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共同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13]。

在乡村开展农民教育过程中,着力建设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农民学员进行交流讨论,持续习得知识和技能。学员在学习共同体中会产生一定归属感,能够感受到来自团体的友善、尊重、互助和价值观趋同,从而表现出积极参与学习的需求,使学习活动持续发生,对学习效能产生正反馈。学员与同伴、授课者进行合作与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理解问题的多种角度,获取丰富的新知识,重构知识体系。

在“学习共同体”中,农民学员在社区学校、农业公司、种养殖基地以及致富骨干的组织下,创设轻松、合作的学习氛围,开展团队学习。他们收集、分析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学习信息,寻找解决问题、增产致富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分享交流学习资源和信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之间构建一个开放、弹性的学习空间,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农民个人的素质和学习组织效益的全面提升。

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搭建农民教育培训“学习共同体”。一是通过自媒体平台(如博客、微信等)搭建学习圈,展示自我学习的简况,让每位农民学员的实践和思考都呈现在学习圈内,接受大家的评论和建议。二是实现网络环境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利用BBS论坛等工具,创设一个农民学员能讨论、提问、及时解惑的虚拟教学空间。三是改变乡村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常规要求,通过改变“听课记录本”的形式,让农民学员在“学习活动参与意见书”的引导下,伴随学习过程,记录自己对学习活动的即时感受、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实现即时、高质的教学沟通,使双方都获益。

(四)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新型城镇化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投资,农民教育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保障教育经费来源,是保持农村教育和农民学习工作长久生命力的关键要素。在构建学习型农村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用于学习型农村建设的专项经费。政府在整合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资源过程中,要通过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各类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无锡城镇化水平近年不断上升,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支出所做贡献最大。截至2016年,无锡持各类农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达2.7万,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15.8%,居江苏省首位[14]。无锡农民教育经费投入形式大多是普惠式的,对有劳动能力、有参加培训愿望的农村法定劳动年龄人员发放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补贴券,在全市范围内培训对象可凭券报名参加某个涉农劳动力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這种普惠政策尽管保证了农民受教育培训权的公平性,但不能很好地区分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对相关产业的贡献度,使有限的财政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支农助农作用。需要改变政府买单让农民全员培训的普惠性培训政策,转而将有限的农民教育财政资源投入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重点投向长期扎根农村的种养殖业大户、农村涉农团体、支柱型企业和骨干农户。

应发挥好乡镇企业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资金支持作用,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和乡村中小企业,在财税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励他们努力提高生产经营利润。鼓励乡镇企业搭建农民教育培训的帮扶平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的渴望,会自发投入相应的人财物资源,用于农民教育培训,而且此时农民学员所学的知识技能正是各产业急需的。农民在提高了技能水平后,进一步提升了乡镇企业人力资源价格,可以获取更高的报酬收入,同时加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实现“留得住”的农民教育目标。

行政执法部门要考核企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从生产利润中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员工培训费用,并提供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政府可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支持对农村发展急需的教师、农技人员和医生等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团体和有能力的个人通过资金、物资或各种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捐助农村教育工作。

(五)强化示范导向作用

在农民教育中,做好优秀学员的筛选,表彰、激励和宣传农村实用人才模范典型,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对优秀毕业生加强跟踪服务,发挥好优秀学员和毕业生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提醒农民学员关注身边的优质学习形态,关注身边同伴好的学习过程。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做好教学记录,总结成特色案例,及时推荐宣传,通过让农民学员相互讲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回味自身取得成功的经历等方式,搜集和提炼学员自身或身边的优质学习过程,进一步显性化优秀案例中的典型行为,帮助学员探寻优质学习方案中的关键节点。注重专家、企业家讲座与农民学员互动交流,邀请优秀企业家介绍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增强学员的经营意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拉动更多的农民学员创业致富、共谋发展,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农民教育问题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无锡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并实践了通过“涓滴”机制,对周围落后地区产生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促成各种教育学习要素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进行有利于本地城镇化进程的农民教育,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地区间人力资源发展差距的趋势。但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掌握农民对文化知识、农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诉求,不断推出新的学习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才能适应城镇化高速推进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UNWIN, TIM.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C]//In POTTER UNWIN, eds. The Geography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says for Alan B. Mountjoy, Routledge, London,1989.

[2]Kenneth Lynch.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the Eeveloping World [M]. Routledge Perspective on Eevelopment,2005.

[3]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 2005.12.31.中发[2006]1号.

[4]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昊珠华,译.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2.

[5]韩新宝,刘志红,王鹏程.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经验的视角[J]. 江苏农业科学,2013(7):415-417.

[6]沈淑霞,吴洪钟. 当代美国农民教育对中国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11(9):75-77.

[7]韩新宝,范在源,张楠.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 世界农业,2011(2):79-86.

[8]薛晓阳. 霍华德社会城市理论及其教育遗产——关于小城镇伦理建构及其新农民教育的启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5-102.

[9]李华玲. 基于农民企业家成长过程的农民教育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12(13):74-78.

[10]陈正华.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J]. 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9-113.

[11]类铖,南国良,李思潆,张星. 无锡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14(4):37-39.

[12]中共无锡市委农办信息处. 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EB/OL]. [2013-07-02]. http://nb.chinawuxi.gov.cn/web101/xxgk/zdgk/tjsj/6438296.shtml.

[13]Boyer,E.. A Basic School: A Community for Learning[R]. Princeton, NJ: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5.

[14]无錫政府网. 无锡职业农民比率居全省首位[EB/OL].[2016-11-16].http://www.wuxi.gov.cn/zxzx/bmdt/6234082.shtml.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