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2017-06-30 05:07刘丽萍
新课程·教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分析学习成绩

刘丽萍

(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学)

摘 要: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讲,其身心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会使其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自然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面对较重的学习负担,以及中考压力,初中生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再加上很多家长、教师都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關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关系分析

初中是基础文化学习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大部分家长、教师关注的重点通常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未考虑到在面对巨大的中考压力与学习负担下,学生的心理是否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进而导致初中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时,经常会产生畏难、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也导致其学习成绩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必须重视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析

调查显示,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师与家长都比较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却经常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教育、医学层面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原本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论针对何时何地来讲,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有高低之分,这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对这一现象的存在做出深入思考与理解。

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劣除了会受到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对学生成绩的认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在很多学校都是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与同学的歧视也就越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甚至还会导致他们之间产生某种敌意,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经常会产生强迫症、偏执等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情绪波动等问题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在这种不良性心理健康状况下,必然会对学生正常学习能力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因此,学习成绩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教师都应给予全面分析与把握。

对此,不论是学生的监护人,还是指导者,都应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与保护。通过分析相关调查结果可知,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学生,不论是从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学习成绩来讲,普遍都要比其他学生要高,这可能就是因为这些父母对学习成绩有更恰当的认识,也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学习成绩,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优等生方面。一方面,优等生易产生抑郁心理问题。通常情况下,在学校,优等生都会受到各科教师的广泛宠爱,也一直都是学生羡慕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导致优等生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家长对其提出了太高的期望,学生经常会因为自己可能无法达到目标而郁闷,再加上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挤进重点学校,会将学生生活上的一切都包揽,以便于让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很多教师也都是加班加点的培养,对此,优等生能够汇报给家长、教师的似乎也只有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失衡,进而形成抑郁。此外,社会化往往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而对于日常都处于自我专注中的优等生来讲,根本无暇与外界交流。长期处于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形成抑郁心理;另一方面,优等生不论是智力、还是个性发展往往都要快于同龄孩子,这也使其关注的事物、问题通常都有别于其他孩子,难以产生共同语言,或者是由于较大学习负担、压力而没有交流的时间,从而很容易形成人际交往问题。

二是后进生方面。对于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来讲,主要涉及两方面:首先,是学习基础产生的焦虑。后进生其实也拥有较强的进取心,但是由于其未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发展中往往都要面对重重困难,再加上教师的疏忽,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与渺茫的前途,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学习挫折也会形成心理阴影。后进生在经历了多次考试失败之后,很容易会认为自己注定无法得到好的发展,并对考试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长期以往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其次,是敌对性,后进生在群体中经常都处于落后位置,面对家长的埋怨、指责,同学的歧视,以及在教师、家长批评下产生的自卑感都极易导致其对周围人产生敌对心理。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在落实各项教育工作中,应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全面考虑,积极优化学生、家长在学习成绩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与自信心,也以此来有效缓解强迫症、偏执等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发展。对于父母来讲,应注重相关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正确处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正确认识学习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则应注重教育心理学理论、相关技术在具体个案中的积极引用,以此来尽可能地避免、缓解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优化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对于优等生来讲,其家长、学校在重视其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对尖子生良好个性品格的培养,在落实各项教育培养工作中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严禁出现特别对待等情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尖子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失误,而对此,家长与教师应坦然接受,并积极鼓励优等生积极、坦然地面对自身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与打击,以此来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不断攻克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其次,对于后进生来讲,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将其各种优势、潜能全面发挥、挖掘出来,即使是一些小小的进步,也应给予及时、积极的认可与鼓励,以此来减少其焦虑、畏难等情绪的产生,促进自信心的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后进生的自信心较弱,且自尊心相对较强,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为其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尽可能避免其自卑感、敌对心理的产生,也通过日常鼓励与指导来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在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同时,促进其学习成绩的逐步提升。

最后,应加强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各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多方面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而密切配合,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咨询,以及矫正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初中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水平的协调发展与同步增长。此外,也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来为学生真正构建一个积极的学习、身心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应正确认识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身心状态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且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与学习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教育培养中,应对二者的关系做出全面分析与把握,并结合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探索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养策略,真正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其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杜欣柏,李平善,刘兰香,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青海医药杂志,2004,34(9).

[2]王芳芳,李雁杰,张胜良,等.初中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9).

[3]杨丽君,林平,次仁曲宗,等.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分析学习成绩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关于德育移植的一点思考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