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昌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城关中学)
摘 要:在英语学习中,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凭借“兴趣”去好好学习英语。因此,英语的学习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针对丰富课堂趣味教学,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做出分析。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一、英语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凭借这份“兴趣”去好好地学习英语。但是,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可能他对英语的学习就会不重视,不爱学习英语,甚至拒绝、讨厌学习英语。可见“兴趣”在英语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但凡学生有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那么就能够使学生重视英语学习,进而就会学好英语。所以,想要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就得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课堂中需改进的教学方式
1.枯燥乏味的教学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在上课时打瞌睡。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打瞌睡是因为个人原因,但可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觉得无聊而打瞌睡。因此,课堂教学的内容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简单地说,如果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那么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认真听课,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呢?就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好英语,作为老师,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有趣生动的课堂,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学好英语。
2.老套教学方式
有相当多的老师因为教学观念传统,所以会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学方式。例如,有些老师在2012年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到至今2017年仍然在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时隔5年。且不说教学方式的好与坏,质量如何。首先,已经时隔5年的教学方式至今沿用,多少会有些误差。其次,如果一直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好的因素。其中,最严重的可能会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影响是良好的,就会使学生喜欢上学习。如果影响不好,后果不堪设想。老套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果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课堂枯燥乏味,使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不好好学习。
三、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如果老师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给同学们上课,那么可能会有一大部分同学会认真听讲。但是,为什么这一大部分同学会做到认真听讲呢?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因为本来就喜欢学习英语,所以他们会认真听课。可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是被老师的教学方式所吸引。因为老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有趣、新颖,所以才使他们能够认真听讲。
四、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学好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例如:某学校初一级的小敏同学。她是一个很愛学习的人,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但是,小敏唯独对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拒绝学习英语。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小敏说,因为她觉得英语学习过于枯燥乏味,整天都是读读背背,没有一点儿新意。所以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不喜欢学习英语。但是,自从初二时小敏所在的班级换了一名英语老师后,小敏渐渐变得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小敏认为,新来的老师的教学方式生动、新颖且有趣,使小敏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现在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呢!小敏的例子告诉我们,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
五、丰富多彩的课堂
1.创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
除了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外,作为老师,我们还得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丰富多彩的趣味英语课堂的教学,就会更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会好好学习英语。所以,作为老师,丰富课堂趣味教学会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应如何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讲课时使用一些较为有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老师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中进行。例如,Tell jokes 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几个jokes,在上课前请准备了jokes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分享。既能活跃气氛,还能使学生们在用英文tell jokes中锻炼口语,何乐而不为呢?除了tell jokes外,老师还可以设置各种不同的环节。例如:speaking writing grammar等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最终喜欢上学习英语,不仅要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作为老师,我们还得对学生做积极的正面引导,最后还要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使学生被英语课堂所吸引,使学生喜欢上学习英语。所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会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岚岚.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J].英语广场,2016(6):155-156.
[2]张小琴.让兴趣引领学生学习初中英语[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30):116-118.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