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山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我们接触到的学生所具有的意志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着微妙的变化,好的变化往往会使教师感叹学生真是越来越有灵气了,而坏的变化常常令教师感到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面对学生的不断变化,教师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学生管理上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自己,既要把持住自身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教学工作做到原则性和针对性的兼顾。
学生在学校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学习,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学生的学习无论是难度还是强度都难以削弱。要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取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定位,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意志品质。然而,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我们的学生已经越来越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品质,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以,学生的意志品质需要得到纠正,需要融入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是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意志,即對实现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意志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意志坚强者,即使智商不太高,其成就往往也大;意志薄弱者,智商再高,也常常无所作为。意志的强弱并非取决于“天赋”,坚强意志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逐步形成。意志锻炼需要长期从事无直接吸引力但又很有意义的活动。
数学本身是反应符号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它与语文等学科相比,自然是抽象、枯燥、缺乏情感内容的。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需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行为和拥有坚强的毅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比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就必然要锻炼学生的意志,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必然包括学生意志的培养。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基本保障。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进行了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的训练。在代数运算的学习中,学生要进行多项式、分式、根式等的学习,其中涉及多种代数运算的基本技巧,如因式分解、通分、拆项、分子分母有理化,这些在高中学习中都十分有用。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基本运算能力普遍薄弱,高一的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的运算出现很多问题,学生对步骤较多的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磕磕绊绊进入高二的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后,更是一头雾水,学习上进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详细演示运算、解释运算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许多学生在长期数学学习中养成了畏难、偷懒的习惯,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障碍,要突破这些障碍,就必须增强意志品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的意志品质差异较大,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使每个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完善。有的学生自觉性差,在学习中表现为自己不能判定结论的对错、齐答问题时滥竽充数或轻率坚持错误见解等。对于这些学生,重在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其言必有据、扎实学习的好习惯,还可多做个别提问,督促其独立思考,要以知识为依据,启发学生自我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有的学生自制力差,数学学习中表现为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甚至抄袭等不良习惯。对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及时提问、检查;对作业不认真和抄袭者,可通过面批等措施予以纠正。有的学生缺乏耐力或者固执,数学学习中表现在用预定方法解题时,边用边怀疑,或用无效方法解题碰壁后仍固执坚持、不思改变。教师在发现这种情况时,应帮助学生分析方法可行性,理解思路的核心和解题方法的内涵,启发学生正确的思维活动。
总之,学生的意志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样,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锻炼,需要不断反省、自我监察、不断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意志问题,及时纠正,提出积极的导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磨炼意志,在意志的提升中搞好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相应的锻炼。
编辑 任 壮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