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光
(福建省福鼎市第九中学)
摘 要:农村高中生物课堂导课环节存在教法单一、设计随意、过程冗长等低效率问题。从分析问题入手,探究高效导课方法与途径,构建适合农村中学学情、校情的高中生物高效导课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物;导课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当前开展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课堂教学中的导课环节高效与否是关键。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有着导向、激励、铺垫作用,为即将进行的情感交流、思维活动营造了积极的教学氛围。因此课堂导入不仅要依据教学目的,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做到扣住学生心弦,引导学生参与,促使学生的学习心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本文主要根据农村高中生物导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导课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一、农村高中生物导课存在的问题
1.导课方法单一,缺少激情
在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很多教师对导课功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课方法较单一,平时不管何种类型的课都是把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当作导入新课的主要途径,这种“课堂导入”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其导课功能,无法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致教学枯燥无味,效果大打折扣。
2.导课设计随意,课堂无序
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教師经常凭自己固有的教学经验导课,缺乏对新课导入策略的思考与探索。不注重挖掘教材的内涵,对导入问题没有设计,经常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或即时“灵感”随意提问,这种缺乏相应的对策和方法的导课,不仅让教学的衔接出现断链,还导致整个课堂节奏被打乱,使课堂处于一个无序状态。
3.导课过程冗长,课堂低效
有一些年青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把控能力较弱,导课过程冗长。例如:提问与导语在知识连接点上过散、过缓,讲点和接点错位,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讨论时迷失方向,不知不觉间就离题万里,最后,教师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过渡到新课,还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
二、农村高中生物高效导课模式
笔者认为农村高中生物课高效导课模式应建立在农村中学学情、校情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及农村高中生物导课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导课效率为目的,主要包括“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导入新课”三个过程。
1.情境创设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有良好的学习背景和环境,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要充分结合生物学科趣味性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特点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深入体验生物学科内涵并产生愉悦心理,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奋感,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必须做到“新”“趣”。
(1)新
教师进行情境创设要有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高中生物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情境创设时不仅要根据教材特点,还应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能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在执教“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课时,刚好遇到冷空气,我发现个别学生穿得比较单薄,于是立即捕捉这一情境,在导课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1)今天由于冷空气到来,个别同学穿得比较单薄,特别容易引起感冒,发高烧,那么发高烧时你是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头痛,人不舒服等。(2)发烧时医生通常有没有要求你多喝水?当你大量喝水后你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有,会频繁上厕所。教师在此基础上强调现在天气转冷,大家要及时增添衣服,不然容易感冒发烧,如果谁有感冒发烧,要记住多喝水。这样通过简单的几个问题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将学生的关注重点集中到本节课教学内容上。
(2)趣
教师进行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因此,情境创设时越是能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越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情绪,越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的核心内容上。例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教师通过古诗和音乐来创设情境,在导课时与学生一起朗诵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夕》。同时多媒体展示该诗的画面,并辅以《虫儿飞》的音乐作为伴奏,这时学生都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对萤火虫的发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创设是导课的关键,由于刚上课,虽然学生已回教室,但他们的心思却还停留在课间的活动或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只有做到“新”“趣”,才能消除其他无关的干扰,将注意力立刻集中到课堂,迅速地投入新课学习,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
2.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南宋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在导课时要善于利用问题投石“激漪”,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将旧知识融汇到新的认知结构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新的知识,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化为已知。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时必须做到“序”“动”。
(1)序
教师进行师生互动要有秩序。师生互动是通过教师设计一系列有“序”的问题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随便地提几个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做到从易到难,还要兼顾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兼顾到新旧知识联结处,使问题的延伸性得到合理的发掘。例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接下来以学生提到的萤火虫作为问题材料提出问题。(1)萤火虫发光是为了什么?(2)萤火虫发光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第一题学生回答比较容易,是为了求偶。第二题对学生来讲可能有点难。教师可根据学生前面学过关于能量的化合物,又增加第三个问题: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的储能物质是什么?这些物质能不能直接提供能量?第一、二小问比较简单,学生回答糖、脂肪,针对第三个小问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葡萄糖和ATP是否能直接提供能量探究实验,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很容易回答出:直接给萤火虫的发光器提供能源的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学生通过解决后面几个问题,实际也就间接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这样不仅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目的。endprint
(2)活
教师进行师生互动要灵活。师生互动是从教师灵活设计问题开始,好的问题犹如“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激起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因此,问题创设不仅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展开,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例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节课,接下来教师以学生回答的生活现象作为问题提出:为什么发高烧时会感觉到头疼,人不舒服?为什么当你大量喝水后,就会频繁上厕所?这些问题正是平常困惑学生的生活现象,是他们很想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导入一下子让学生产生求知欲,调动思维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师生互动是导课的难点,问题设计不仅要做到难度适当、有序,还要结合学情,紧扣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才能轻松从容地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3.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引出新知识的过程。经过前两个环节,导课任务基本完成,这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快速完成旧新知识转换,还要让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中产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保持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做到“悬”“简”。
(1)悬
教师导入新课要有悬念。亚里士多德讲:“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悬念,让学生陷入难以解答,或者似是而非,或者前后矛盾中去。例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节课,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与否暂不作评论,而是故作悬念地说道“预知正确答案,且听本节内容”。这样,不仅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的心里形成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强烈欲望,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不知不觉地爱上这节课。
(2)简
教师导入新课要简洁。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精神亢奋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投入新课学习。例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接下来教师讲述:葡萄糖里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我们把它比作存折里的钱,那么ATP能直接供能,可以比作现金,即流通的货币,简称“通货”。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陷入无限遐想之中,也不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导课效果。
導入新课是导课的目的,在整节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通过精心设计,进行旧中引新。或者通过巧设悬念,再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快速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谨防学生发生兴趣抑制,实现导课功能的最大化。
总之,农村高中生物高效导课模式要做到“新”“趣”“序”“活”“悬”和“简”,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的状况,发挥教师的个人特点,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灵关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不仅会不知不觉产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课的作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6.
[2](英)扬.给中学教师的100个创意[M].张婷,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3.
[3]朱荣海.生物课堂教学中导课的艺术性[J].新课程(教师),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FJJKCG14-539)的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